文丨周梵
就是不能接受他欺骗我
在《欢乐颂2》里,王柏川因为样品没过关因此和包总的生意黄了,为了怕樊胜美失望及责备,他叮嘱安迪帮他一起瞒着胜美。
而樊胜美又从别的地方得打听到了情况,于是她在车上跟王柏川对质,王柏川努力想告诉樊胜美还有希望,但樊胜美已经气急攻心认定了王柏川的欺骗,吵了一顿,愤然中途下车。
回去后,樊胜美不断地说,明明知道我最在意什么,还合起伙来骗我!肯定早就想跟我分手了,不然他怎么会到现在还不跟我联系!他就是骗我就是骗我!生意失败就失败至于骗我吗?!
前两天在餐厅吃饭,又听见邻桌的几个女孩聊天,其中一个说:我什么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他骗我。
另一个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坦诚相待,说明他根本就不在意你。旁边的点头称是:是的是的,我也是。
这么多坚信“我什么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他骗我”这个信条的拥趸者们都在犯着类似的错误,他们不明白,要求一个人保持绝对的诚实,这真的是个极高的要求。
这就和一个人并不是想停止焦虑就能停止焦虑,不是想不纠结就能不纠结一样,不是想真实就能真实的。
真实是需要力量做支撑的,或者说真实的程度和力量感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越真实越有力量,越有力量也越真实。
我们来看看在关系中大家都是怎么定义欺骗(欺瞒)的。
答应了或承诺了,做不到,叫欺骗,说明你不够爱我。
明明是做了A,非说在做B,就是欺骗,说明你对我用心不纯。
问你发生了什么,不说,叫欺瞒(骗)。而且他们还会想,如果你心里没鬼为什么不说,不说就说明你做了亏心事,心里有鬼!
首先,关于承诺这件事,随着一个人不同的成长变化,能给出的承诺的品质都是不同的。
我一辈子会对你好的
第一阶段——冲动承诺。
这个阶段是前理性的,他们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没有太多人生经验。
一个第一次恋爱的20岁男孩对女孩说“我会一辈子都对你好的”,本质上和我四岁的女儿说,“我保证,就只吃这一次冰淇淋,以后再也不吃了”的本质是一样的。他们都在承诺根本做不到的东西。
他们还搞不清楚状况,他们不仅仅是对接下来履行承诺要面对的困难预估不足,而是根本在那一刻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承诺意味着什么。
当然,即使想,在他们现有的意识框架中也是想不出什么,对事情的评估非常不足,也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能力范畴,这时他们还处在“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
所以这个阶段的人,会不知死活的,冲动的做出各种各样美好的承诺。
○“为了你,我一定会把烟戒掉”
○“只要你这边款能到位,三个月,我保证可以把这个项目做成型”
○“我一定会跟她离婚的”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发脾气的”
○“我以后都听你的”
如果听这话的人心性成熟,内心中正,自然看得清对方处在怎样的状态,以及说出这些话的深层动机。
假如内在没有攀附心,可以很自然的做到只是听听而已,不会把这些话当真。
但如果被承诺的人是另一种状态,比如一个恰好对爱有极强的匮乏感,没有安全感的人,这时如果爱人给出承诺,那他们就会丧失掉所有的智商和分辨力,像溺水的的人抓到木头一样,死死抱住,绝不撒手。
就像是我的女儿跟我说“我保证就买这一次,以后再也不买了”,我会告诉她,不要做这种保证,你做不到的。而且即使你不保证,我也会跟你买的。
而不是借这句保证来掌控孩子“这是你自己说的啊,你要说到做到!”,如果接下来孩子忘记了之前的承诺,你就会气急败坏对一个几岁的孩子说:“你不是保证过了吗?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什么样的人会把热恋期对方说的“我以后什么都听你的”当真呢?当然是和说这个话一样幼稚的人。同样的,把一个3、5岁的孩子的保证当真的成年人,心智水平其实和那个孩子相差不远。
接下来我再简单讲讲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能给出承诺的品质。
承诺的阶段
第二阶段——拒绝承诺
如果说上个阶段的人是不知死活的话,那么这个阶段已经试过深浅,得到些盲目承诺的教训了。
他们看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似乎怎么努力都完成不了最初的承诺,带着强烈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
这时的他们害怕让别人失望,更害怕让自己失望。那些说“再不相信爱了”“现在要的不多,找个人过日子就行”“现在已经爱不动了”……
那些在亲密关系里了无生气,瞻前顾后的人都在这个阶段。虽然相比上个阶段的激情活力,这时他们算是认怂了。
但也不失为一种成长,只是很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继续成长,而是停留在了这个状态。
第三阶段——谨慎(理智)承诺
来到这个阶段,过去经验带来的不仅是教训,还拿回了力量,所以又有激情和勇气往关系里深入更多。
而且和最初的冲动无知不同,这时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可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也不会为了讨好他人,或者获得某些短期利益,而去冲动地许诺些什么。
但一旦承诺,都是充分评估过的,基本能全部做到。
第四阶段——超越承诺
只有极少极少的人可以来到这里,他们已经不再给出承诺了。
是因为不再有这个必要,他们不再任何关系或者事物上非常用力,如同水一般顺遂臣服。
他们允许事情往任何方向发展,所以不需要去决定什么承诺什么。
关于这几个阶段,每个展开讲都能再写个几千字,所以就此打住。我们还是在来谈谈关于欺骗的问题。
你没有力量接纳真实
记得在一次的工作坊上,一个学员说我现在的问题是,孩子越来越大了,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我说孩子当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你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这不能算问题,之所以你认为这是个问题,是因为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对吧。对方说,是的。
你看很多人都是这样,我们真的希望对方真实吗?不,人们只希望对方的真实正好符合他们想要的样子。
如果你没有力量接纳你身边人呈现他们真实的样子,他们的真实会让你不舒服,那么在你们关系的发展中,必然会产生谎言和欺瞒。
很多人总是很无辜困惑的说,TA以前总是什么都跟我说,不知道为什么,TA现在学会对我说谎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承载真相的力量。
事实上,一个人的真实程度取决于TA评估对面的人是否能听的了真话。因为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人时,愿意真实表达的程度是不同的。
就像一个孩子会选择跟好朋友或陌生人吐露心声,但却对父母的探寻严防死守。这其实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智慧,感受到环境不安全时就要保护自己。
就像冲动承诺一样,很多人也会冲动的要去听真话,当你没有承载真相的力量时,执着要听到真相对彼此都会是一种伤害。
比如一个女人对老公说:“没关系,你说出来,我真的不会生气。”结果对方就图样图森破的相信了,全部都说了出来。
女人听到真话,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力量平静的承载下来,内心各种涌动,但毕竟有言在先,也没有当下发作。
但是一个月之后,两人的一次争吵,这个女人就这个一直压住的部分翻了出来“你那个时候还不是……”
这个男人才知道自己当时说实话是多么愚蠢的决定,把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接下来会如何吗?只要对方的智商基本正常,那么下一次,你再跟对方说“我们谈谈吧”“没关系,你就告诉我吧”,对方一定是打死都不会再吐出一个字的。
很多人来到我的课程,都会特别无辜的跟我说,“周老师,你说要沟通。可是TA什么都不跟我说,总是沉默。我真的很难过”。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是有因果的,如果你身边的人总是对你有所保留,你需要关注的是自己如何创造出这种模式的关系。
你要真正的明白,自己过去在生活中的每一次言行,都是一块小小的材料,你用这些材料堆砌出现有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欢,那也没办法,因为每一块砖都是你自己亲手放上去的。
哪有那么多的不小心
如果一个人喜欢问伴侣这些问题:
○在我之前你都有过几段感情?
○你们当时怎么分手的?
○你还爱那个人吗?真的一点都不爱了?你确 定?
○那你爱我吗?你会一直爱我吗?
当这些问题问出来时,你已经在传递不信任的能量了,其实这时候,对方的答案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些话问出口时,你有没有认真问问自己,什么样的我才会问出这些问题?
是自信的我?还是自卑的我?我到底想要得到怎样的答案?这些问题为什么对我这么重要?
我对它们有着怎样的认知?这些认知是真的吗?有助于让我变得更快乐更自信吗?
每次谈到被欺骗的故事时,开头总是“我不小心看了TA的手机。”
哪有那么多不小心。
你要把手机拿起来,划开手机屏保锁,有的还要输入密码,你还得试密码,然后点开微信或通话记录翻到对话框……
至少要六七个动作需要完成,你说你这是,不、小、心?
反正我不信。
每一个动作你都有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
我到底想窥探什么,我是怎么变得这么不自信的?但是你没有,你无意识的顺着本能性反应完成了每个动作。
其实你不如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你就是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所以总在自导自演创造被欺骗的故事,来坐实自己就是不够好不值得被真诚以待的信念。
受害者游戏
比如你看到对方微信里是被哥们约去喝酒了,他三更半夜回来却说被领导留下来加班。
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你知道真相了,但是你却要扮演一个兼具侦探功能的法官,诱导对方撒谎:
○“你们老板怎么把你留这么晚啊,是留你一个人还是大家都留下来了?”
○“哦,我们部门好几个都留下来了”
○“是吗?那都有谁啊?”
你就死死的盯着TA的眼睛,试图捕捉到一些心虚或者愧疚的神情,而伤心的是对方竟然可以如此坦荡的撒谎。
你感觉到身体发热,胃部收紧,这种熟悉的刺激的伤痛的感觉又来了。
很多人都熟练玩这种把戏。
无论是大人对孩子,还是对待伴侣,都喜欢掌握铁般证据之后再诱导对方撒谎,再亲手戳破谎言。
然后看着对方无言以对,无地自容的样子,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戏码带来的胜利者的快感,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快感里还有痛感。
这种复合型戏剧性的强烈情感是小我最喜欢的,而这份痛感其实本质,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因为拥有这份疼痛的感觉,你又可以稳坐受害者的宝座,手中又掌握了可以操控别人最好的筹码:
○你竟然当着我的面骗我!?(还有不当面的吗?)我太伤心了!
○我那么相信你,你竟然这样对待我!
○你太让我失望了!
只要你成功激起了对方的愧疚,这次辛苦布的局就算成功了,你不仅成功的用愧疚惩罚了对方,而且对方因为愧疚了自然就会想补偿。
那么对方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变得比较“乖”,愿意压抑自己真实的需要和感受来满足你的期待,直到实在受够了,然后反扑,反复循环。
于是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拿到关系中的掌控权。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补偿并不是爱,补偿更像是还债,而没有人会爱上自己的债主的。(推荐我的另一篇文章:《愧疚感,是你生命中最不需要的东西》)
可是一旦你开始玩这种游戏,在关系中已经没有爱了,你就成功的把你们的关系变成一种博弈的关系。
于是大家都各种斗智斗勇,你们都变成身经百战的高手,彼此都会发展出更多的方式来控制和反控制。
比如男人更多的选择是隔离、冷漠,女人更多是控诉,抱怨,还有一些男女老少都常用的方式来——发脾气和生病。
所有的考验都是一种自我实现,一种人性是不值得信任的假设,而所有对他人的不信任就是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不信任,(每个人的世界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觉得世界很安全有些人觉得世界很危险。)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内心强大的人面对什么都感觉自己的是安全的。内心无力的人,相信自己的弱小是真理,所以自然觉得外面的人都强大,在哪里都觉得危险。所以要处处提防,而且防不胜防。
不要说“我不信任TA”。真相是,“我对自己的不信任被TA勾出来了”,而更有力的表达是,“我选择把对自己的不信任投射到了TA身上。”
所以,不要问这个人还值不值得信任,而是问自己有没有力量去信任。
当小鸟在数米高的树枝上安心的闭目休息时,并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而是相信自己的翅膀。
你并不需要满世界去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你只需要的找回信任自己的力量。
end
○作者:周梵,两个孩子的母亲,资深沟通关系教练,幸福心理学家,自媒体平台优质原创作者,课程影响了数千家庭。著有书籍《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