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321~330

一、成年人面临的发展挑战是什么?

天性与教养会在我们成年期经历的一系列转变中持续进行交互作用,作用因素包括有关年龄的文化规范以及延长人们的寿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新兴科技。

良好的成年个体在成年期需要经历一系列转变,每一次转变都以个体对过去阶段的反思以及对新方向的探索为标志。

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亲密性的发展,其特征为个体对亲密伴侣的长期承诺。成年初期的过渡期会在发展亲密关系与成年早期之前出现,在成年初期的探索与尝试之后,大多数成年个体都会结婚,美满的亲密关系依赖于有效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方法,以及将积极与消极互动的比例维持在5:1.

成年中期是个体在许多方面发展的高峰期,中年个体整合各种复杂思维技巧的能力促使他们过着复杂多样的生活,包括工作、人际关系以及健康应对应激生活事件等方面。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繁衍,包括为下一代做出贡献。大多数成年个体并不会经历中年危机,尽管那些没有顺利解决早期发展任务的个体更有可能经历中年危机

个体可以通过完成自我整合或者说获得接受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成功与失败的能力而顺利地度过成年晚年。日常生理与心理锻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显著减缓个体的认知与生理衰退,不仅如此,诸如词汇与社会技能之类的能力确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文化规范同样也会对变老的过程产生影响,使个体对随之而来的变化形成积极或消极的期望,在所有水平(生理、智力与社会)上保持活跃和投入是健康变老最关键的要素

二、应用批判性思维:莫扎特效应

很多人都认为在婴儿出生前给他们播放古典音乐,会提高他们以后的智商得分。但是,这种说法极度夸大了播放音乐产生的作用。智商得分的提高在15分钟之后就会消失,而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引起认知功能暂时提高的实际上是积极情绪

三、意识状态

你是否曾经留恋美梦,以至于想要赖床以便重返梦境?《暮光之城》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就是从梦中收获灵感,创作了一套轰动的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系列电影。从梦中获得灵感的不只她一人,从古代到现代,从作家、音乐家、科学家等,有很多人都有从梦境中收获灵感。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梦是否反映了无意识心理的活动?或者说梦境也许只是随机的心理“垃圾”,是前一天残留下的碎片?用科学手段研究梦的困难在于,梦这种心理状态是个人体验,除你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直接体验你的梦境。

梦是人类诸多意识状态中的一种,此外还有我们较为熟悉的清醒状态,以及较不熟悉的催眠、冥想和精神药物等化学物质引发的意识状态的变体。这些并不是意识状态的全部内容。在这些意识状态的背后,很多时候大脑是在意识之外运转的,包括从记忆中检索信息这样的琐碎任务,也包括脑的深部区域控制血压、体温等基本生理功能的原始机能。

四、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有何关联?

意识并不善于同时处理多项事物,如果你试图一边开车一边发信息,你必须将注意力在任务之间反复切换。

无意识过程则不同,并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同时处理多项工作,你可以同时走路、呼吸、嚼口香糖。

用更为技术性术语来说,意识对信息的处理具有顺序性,而无意识的脑回路可以平行地处理许多信息。

大脑同时在许多层面运作,包括意识层面与无意识层面。

意识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大脑活动过程,用于创造我们对世界的心理表征及当下的想法。将意识定义为过程意味着它是动态与连续的,而非静止与固态的。意识过程也与我们曾学习过的其他心理过程存在联系,包括记忆、学习、感觉与知觉。

另一种与意识相关的心理过程则是注意,也就是使得意识中的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

意识所扮演的角色还有最后一个要点:意识帮助你将现实与幻想结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创造出一种持续的“电影”

心理旋转

罗杰·谢泼德和杰奎琳·梅茨勒设计的经典实验证明,人们所说的在心里“把东西翻转一下”并不是比喻而已。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321~330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上图,让被试判断每组图画是否为不同朝向的同一物体,如果人们在心中比较图像时真的会将其旋转,那么,图像的角度相差越大,人们做出反应所花时间就会越长。

心理放大

我们的意识可以像相机一样“放大”心理图像中的细节。实验,让人们想象一些事物,所询问的细节越小,被试就需要花费越多的时间做出回答。当人们对心理图像进行更细致的检查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这些实验说明,我们对视觉图像的操作是有意识的,我们对物体进行心理操作的方式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操作外界真实物体的方式是一样的。

五、弗洛伊德的意识水平模型

弗洛伊德提出的意识模型将意识比喻为冰山一角,认为水面之下还存在着大得多的部分。弗洛伊德将这部分(无意识)视为需求、欲望、愿望与创伤性记忆的储藏室。他认为,我们注意不到的无意识过程可以影响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情绪、梦想、幻想与行为。

前意识

是指一些关于事件与事实的记忆,它们并未被意识到,但是非常容易进入意识之中。

意识具有顺序性,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但前意识没有这样的局限。前意识可以同时在许多地方搜索信息,这种能力被称为平行加工。另一方面,前意识也缺乏意识那样的精细思考能力,你可以将前意识看作记忆的储藏室,其中的存货不断地流转,所以最近使用过的与最具情绪性的信息就最容易获取。

无意识

无意识,储存着未被意识到的原始动机与威胁性记忆的储藏间。大脑活动产生的任何一种无意识过程(包括呼吸、转头等),包括意识层面以下的多种水平的过程。

六、詹姆斯的意识流

威廉·詹姆斯对意识提出了一个别样的比喻,他把日常的清醒意识比作流淌的水流,裹挟着不断变化的感觉、知觉、想法、记忆、情绪、动机与欲望。“意识流”包括我们对自己和环境刺激的意识。根据詹姆斯的观点,意识流也可以包括源自身体内部的感觉,比如饥饿、口渴、疼痛与愉快。

意识有两种水平:一个是聚焦区域,包括我们在任意时候进行关注的任意事物;另一个是边缘意识,包括各种感受与联想,为我们关注的内容提供意义与背景。边缘意识并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但是可以为我们的关注对象提供意义与背景。

七、现代认知理论

将意识比作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信息与图像,而无意识过程就像是屏幕背后的计算机内部的电路活动。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无意识机能安静地与意识平行运转,但在有的时候,无意识动机或情绪会变得非常强大,以致闯入意识之中,比如,闻到与某种情绪性记忆相关的奇怪气味,于是突然涌现出那种情绪;又如,饥饿的感觉越来越强,最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饿了。这些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识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3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