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问好朋友最近的心愿是什么,她说是来广州玩。
下一刻,我打开了旅游软件,询问她空闲的日期,下单了从南京往返广州的机票。
下单的前一秒,身边的同事按住我:“你不是刚说了这个月花了很多钱吗?怎么又开始冲动消费了?”
我停住了一下,在脑海中算了两秒钟的账,最后还是支付了账单,快乐地看着微信屏幕那端,好朋友发来了惊讶的感叹号。
有些人的爱好是花钱,是给朋友花钱。当然,这其中有大部分都属于别人眼中的「冲动消费」。
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一件事。
准确地来说,我的快乐源泉是给所有我喜欢的人花钱,爸爸妈妈,喜欢的男孩,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们,一个都别想跑。
就这周末,我躺在沙发上,吸溜着好喝的奶茶,突然想起几百公里外的妈妈,觉得妈妈也一定得喝上这么好喝的奶茶,就马上下单了外卖送到家里。
花钱,好像是我唯一能表达关心和喜欢的方式。
其实在给朋友买单的时候,我多少还是有点心疼钱的。
当我回忆起给自己花钱时的样子,好像只有下单那一秒是快乐的;至于给喜欢的人们花钱,我会忍不住联想到好朋友因为我而惊喜的模样——
我飞快地输入支付密码,并且很想隔空对那一位好朋友说:“你的快乐已经下单喽。”
好了,说到这里,我都可以想象屏幕面前的你的表情了。你一定觉得我傻逼,在消费主义的陷阱里自娱自乐,还懵然不知。
但我其实想说,给别人花钱这件事,我也是有尝到过苦头的。
有一次,喜欢的男生随口说了一句,好想拥有苹果手表啊。是,你没猜错,我又买了。
不过,我并没有收获到想象中的快乐。他收到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不适。
“是寄错了吗?”我回复完他之后,对话框上方的“对方正在输入中”出现了好几次,他都没有发来消息。
完了,我好像做错事了。这种想法冒出来后不久,我便看到他郑重其事地发了表示感谢的朋友圈。
照理说,自己的心意有被好好地回应,应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那一刻,我却感到有些失落。因为这条朋友圈看起来太礼貌了,仿佛代表着,我那一份想通过苹果手表传达的“你看,我喜欢你,喜欢到恨不得想把你想要的,都捧到你面前哦”失败了。
对于喜欢的男生来说,这份礼物带来的负担,可能大于快乐吧。
这个苹果手表开始在我们心里放上了一条关于喜欢的份量的计算公式。没过多久,我们都不再计算下去了。这段关系也便无疾而终。
写到这里,很多没能通过物品传达喜欢的画面,一一窜进了我的脑海里。
初中的时候,我有 5 个很喜欢的同学,常常玩在一起。这些朋友里,有长得特别漂亮的班花,有成绩排前的学霸,有搞笑的开心果,还有人缘特别好的。
而我,就是那个平平无奇的“普通”朋友。
“我要怎么才有资格跟她们一起玩呢?”
为了可以和她们待久一点,她们放学回家的路和我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是我会骑着单车和她们一起绕 10 分钟的路,在一个一定不能再往前走的路口掉头回家。
或者是,某一个下午,我会花掉一周的零花钱,给每一个人都买一杯茉香珍珠奶茶,一起在体育课上一边喝冰冰凉的奶茶,一边聊天。
其实现在想想,无论是绕远路,还是买奶茶,就是一种讨好的方法,好希望自己可以被接纳。
有天放学,我路过教室后门,低头一瞥,一杯我买的少冰少糖的珍珠奶茶没有开过,完好地躺在垃圾桶里。
“可能是太冰了,可能是胃不好,或者就是不想喝也没什么错啊。”当时,我还在心里给那一位扔掉奶茶的朋友,找了一下理由。
后来中考扑街,在重点中学排倒数,朋友们都去了重点高中,只有我去了一所无名高中。漫长的暑假里,没有一个人安慰过我。
中学时代的往事可能有些稚嫩,只是那种要花钱对朋友好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在很多关系里,我也常常是付出得稍微多一点的那一个。这句话的语气,不是埋怨的,而是快乐的。
我习惯性地把买某种物品当作借口,去关心朋友,去表达“我惦记着你呢,你看,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
朋友今天不开心了,我就给他摸一个他喜欢的盲盒;
和男朋友吵架了,就给她下单一份红玫瑰花束的外卖;
你说无聊是吧,我甚至可以搞一点活动给你玩。
只是很多回的经验已经告诉过我,这种感情是很脆弱的。哪一天我连钱都懒得花的时候,我完全没时间可以关心的时候,我和朋友的感情多半就凉了。
所以,我真的很羡慕那些可以自然地交朋友的人,他们身上有着天然的吸引别人的特点。
比如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对接同一个人,很多次碰面的时候,即使我们两个都在场,对方都会主动地走向我的同事。
没有嫉妒的成分,我只是真的羡慕这种人格魅力。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学物理的朋友蔡伦,出现的时候。
两年前,我们仅有见面的时间,包括聊天的时候,他都在跟我讲不知道宇宙的哪颗粒子叫天使粒子。
拜托,我物理考过 24 分,怎么可能跟一个物理研究者有共同话题。
我没有花心思和他做朋友,起初甚至还有些冷漠。
但是,蔡伦却异常地热情。每次我有机会去北京,他都会想着给我带点什么,有时候是他提炼的硫酸铜晶体;有时候是他亲手雕刻的葫芦。
每个月的某一天,他会像领导一样,说:“来,我要给你打电话。”然后聊上一小时互相关心彼此生活近况。可能聊的话题上次都提过了,他还是不厌其烦,重复地跟我提起:“要是再来北京的话,我一定要带你去吃故乡酒家。”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我说的话他不会觉得没有文化,不会不感兴趣吗?我对他有没有用啊?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然后得出了一个“他好像不在乎这件事”的结论。
特别是 4 月份的时候,他提起我答应过他要做顿饭给他吃,就说要飞过来广州。
听到他已经买好机票的时候,我吓了一大跳,我又开始担心“你确定要花这么多钱,来吃一顿我做的平平无奇的饭吗?这钱你花得不值得啊。”
他完全不在意,反而清楚地和我说,我们有 1 年 3 个月没见面了。
也许说出来会有些羞耻。但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不用花费钱,我就能轻松维系着的友情。
比起以前那一个总是考虑着「值得成为朋友的理由」的自己,现在的我,也终于遇到一个人,愿意无条件和我成为好朋友了。
我偶尔也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以前总是努力付出的那一个人呢?一点点地对朋友好,一点点地希望朋友获得快乐,总有一次,就该轮到别人对我好了吧。
不管怎样,现在我好像如愿以偿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在交朋友这件事上的想法有了一些转变,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朋友们对我的关心了。
而走到这一步,或许连我自己都不太清楚,我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以及钱。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和朋友聊天,认真复盘了自己的整个心路历程。才发现,原来在交友这件事上,我一直是自卑且委屈的。
有点伤心地发了微博后,可爱的朋友 Vivian 马上私聊我,问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是往常,我可能会一下子产生感动的情绪,并且重回「朋友关心我,我得加倍对她好」的死循环当中。
但这一次,我试着遏制住这种想法,只是开心地回她“没事啦”。
因为我渐渐发现,真正值得交往的感情,是不需要时时刻刻礼尚往来的,也不需要我那么用力地,用加倍的付出去交换。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正在为艰难维系的感情而感到困惑,下一次,可以试着不要有目的性地付出了。
不管是面对家人、朋友、还是喜欢的人,真诚的感情都是应该自然流露的啊。
更重要的是,你也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