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个学科高度交叉的,知识高度集中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现代网络以及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可以通过各种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完成对各种环境或检测对象的信息的实时监控,感知和采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发送,并以自组织多跳的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进而实现了物理世界,计算世界和人类社会这三元社会的连通。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的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最早来源于美国军方。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采集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到网关节点,进而实现规定区域内的目标检测、跟踪和远程控制。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是同构的,成本较低,体积和耗电量小,节点不移动。
1.节点数量多,网络密度高。同城密集部署在大范围无人监测区域,通过大量节点协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2.分布式的拓扑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没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节点地位平等,通过分布式的协议协调各节点完成特定任务,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不影响正常运作。有很强的抗毁性。
3.自组织特性。节点所在环境不可预测,所以要求节点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就是说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的自动组网。自动进行配置管理。并使用合适的路由协议实现监测数据的转发。
1、20世纪70年代,热带树,在美国用于战争。
2、20世纪80到90年代,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讯能力。
3、21世纪至今,他点在于自组织和低功耗。
1、硬件资源有限。受价格体积功耗的限制,所以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程序空间弱。
2、电源容量有限。传感器节点小,携带的电池能量有限。分布地区环境不好,换电池补充能源不现实,电量用完,节点就会死亡。节能是设计的前提。
3、通讯能力有限。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覆盖范围小,几十到几百米。
4、计算能力有限。要求价格低功耗小,所以处理器能力比较弱。
5、节点众多,分布密集。数量很多,几百几千万,甚至更多。提高抗毁性。
6、自组织,动态性网络。
7、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传感器网络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而是感知的数据。
8、多跳路由。因为通讯距离有限,智能和相邻的进行通信。所以每个节点即是信息的发起者,也是转发者。
传感器节点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采集监控区域的信息数据格式的转换,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交流信号转直流等)、处理器模块(分为处理器和存储器,分别负责节点控制和数据存储)、无线通信模块(负责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和电源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能量)。
网络中,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其他的传感器节点逐跳地在网络中进行传输,过程中被多个节点进行处理,经过多跳路由到汇聚节点。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部分。包括网络协议分层和网络协议的集合。
分层的网络协议结构类似于传统的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时间同步技术
2、定位技术
3、分布式数据管理
4、信息融合
5、安全技术
7、操作系统技术
8、能量工程
智能交通,智慧农业,医疗健康,工业控制,军事应用,灾难救援和临时场合,家庭中的应用。
红外线数据传输,蓝牙技术,无线局域网(WiFi)。
1、网络拓扑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自组织的。如果有很好的网络拓扑控制管理机制的话,会很有帮助。拓扑控制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节点功率控制和层次型拓扑控制。
2、网络协议。因为各个节点比较简单,所以说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了网络层和MAC。MAC主要考虑节能和可扩展。
3、网络安全。一个方面从维护路由安全的角度出发。寻找尽可能安全的路由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4、定位技术。位置信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位置信息的信息是毫无意义的。
5、时间同步技术。要求节点的时钟必须保持同步。
6、数据融合。传感器网络为了有效的节省能量,可以在传感器节点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利用本地计算和存储能力将数据进行融合,取出多余信息,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数据融合减少数据的传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