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就是 To business,面向企业或者特定用户群体的面商类产品;
To C 就是 To customer,产品面向消费者。
B端产品经理与C端产品经理- http://blog.csdn.net/qq_37697037/article/details/75235151
> 技术和业务
作为开发人员,如何面对“CRUD,天天写业务代码”这个事情,可以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技术和业务
2.业务和技术的关系
3.业务与为解决业务而衍生的业务
4.对待业务的态度因你在团队的角色不同而不同
5.如何从所谓的业务代码中学习深入
技术与技术之间,有如下的两种关系:
1.在解决同一个业务问题的前提下,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技术,会淘汰低效,高成本的技术。这是人类利益诉求所决定的。
2.一般刚开始解决根本问题的技术(钻木取火)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只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这一点上来说,技术才是业务的 促成者)。然后就会有提高效率的需求出现,要求改进这个技术。这个技术的低效率部分就会被其他人(或者技术发明人自己)加以改进,这部分就会形成新的技术。
逐渐的不再满足于纯技术领域的探索,而是思考更多的问题: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什么技术在什么样的场合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技术团队应该怎样构建;在一家公司里面,我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技术能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 理解pm只是那个设计原型的家伙,那太小看PM了,需求更新:
1、收集需求。多和业务待在一起,做一些业务需要做的事情,然后会发现...“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的问题就是业务需求了。
2、分析需求。需求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解决方案先从业务流程上分析,然后再依据业务流程给出产品建议和优化方案。
3、设计需求。其实做好了第一第二点,设计出来的原型基本就满足了业务的需求。业务逻辑清楚了,其他的慢慢优化都行。* 最难的地方就是收集和分析需求,不是几天就能做好的。深入业务,深入业务,深入业务,重要的话说三遍。
> 产品文档
1、PRD是产品需求文档。
产品需求文档是将商业需求文档(BRD)和市场需求文档(MRD)用更加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
2、MRD是市场需求文档。
文档在产品项目过程中属于“过程性”文档。
3、BRD是商业需求文档。
BRD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早的文档。
> To B业务
-- 关于B端产品的用户体验,你要知道这些- https://blog.csdn.net/g2V13ah/article/details/80972359
B端产品(To Business)是企业在工作中使用的或出于商业需求而使用的系统、工具或平台,比较典型的如百度云各产品、百度统计、监控平台及企业内部的ERP系统等。B端产品的目标人群多为专业用户,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才能使用。B端产品虽比较注重功能和效率,但用户体验较差的产品也会使用户丧失使用的热情,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To B运营那些事儿(一)到底什么是TO B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5858933266730&wfr=spider&for=pc
To B业务数据分析系列二:To B 业务 VS To C 业务- http://www.sohu.com/a/165115595_187948
B端产品经理与C端产品经理。
To B更多讲求的是对企业价值的传递,而To C更多的是向终端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价值,这是最大的不同。所以两类产品的目标人群是完全不同的。这决定了我们的产品To B和To C应该怎么做的方法的不同。
To B的产品,它不像To C的产品;可能我提供了某个工具或应用到终端用户身上,它就可以产生价值,产生消费。而To B的产品的整个决策链、价值传递非常的长。同时To B的产品不仅仅卖的是某款产品或者某个工具,它需要背后强大的服务支持,有可能产品只是整个服务环节中的一部分。
作为To B的产品经理,不能仅仅是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聚焦在产品本身的打磨上,还要有更宽的视野去纳入更多的因素。所以To B的产品不仅仅是在做产品,其实也是在做一款服务,这个是最大的一个基点。
To B,人力成本上涨、生产效率下降、营销推广线上化、同业竞争白热化等诸多问题。
用户想要什么?即,教育用户需要什么,对于To B的企业,常用“父爱经济”引导用户需求,与之对应的是“母爱经济”,大多用于To C的企业。我们通过专业会议、直播、白皮书、直播、知乎、微博、公众号等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教育)。
To B企业要关注覆盖率、转化率、渗透率三个指标,要以最低成本、最快方式去覆盖,并密切关注转化率,关注业务环节中的每一步转化数据。
TO C与TO B业务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决策是个体行为,后者决策是公司行为,而公司决策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包含非常多的利益相关方。
TO B服务(企业级应用服务)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企业级服务。用友、金蝶,都是属于传统的企业级服务。另一种是在这一两年,企业级的SaaS服务非常火;
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1)是对业务的改进优化;(2)是帮助业务发现机会;(3)是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数据分析最重要的是基于对业务的理解
> To C 产品
To C 产品是发现用户需求,定义用户价值,并准确的推动项目组达成这一目标;而 To B 产品是根据公司战略或工作需要,构建生态体系,或者推动将流程系统化,提高效率。
To C 产品是你去挖掘用户需求,是创造,从无到有;To B 产品是公司战略或相关方给你提出要求,产品经理将这类「线下已有的需求」系统化,达到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的目的。
To C 产品的用户直接是用户个人,所以更关注人性或者说用户体验,强调的是刚需,痛点,高频,体验,而 To B 产品存在的前提就是为了满足「组织完成业务信息化」的需要,所以 To B 的产品非常关注组织和业务,核心是功能服务、效率以及系统。
构建完整生态,或者提升效率,就是 To B 产品经理的价值所在。
对于ToC用户产品,客户和用户是重合的,满足客户至上就等于用户第一,用户量上去后,付费客户的比例就有可能上升,之后流量也有变现的能力。
对于ToB的业务产品,要考虑业务场景,比如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一个复杂的业务场景:企业或自媒体等入驻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内容和服务的发布,个人用户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方,使用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或服务。
C类产品的流程一般是,发现用户需求,定义用户价值,并准确的推动整个项目组去达到这个目标,而且产品需哦那个0到1的周期很短,甚至一周时间就有可以完成一款产品的研发并推出市场。但是B类产品则不然,B类产品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或者工作需要,构建整个生态体系,或者说是为了推动流程的系统化,提高效率而为。
to C 产品是站在用户的当下需求去设计的,而to B 的产品路径是针对用户长远性的需求去设计的。
To C 产品针对普通用户,受感性思维影响大,而To B 产品大部分针对企业用户,决策者的理性思维以及产品使用流程要复杂许多,to B的产品路径比to C 要规范和专业的多。
B端与C端产品相比,B端产品更多的是讲究产品对一个企业的价值传递,而C端产品更多的是向终端的消费者去提供一个服务或一个价值。对于B端产品经理而言,产品的打磨只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做服务。
面向企业端的产品:从最早的百度搜索推广,到后来的凤巢系统,以及围绕整个商业体系的这些产品背后的运营体系搭建,面向销售的、面向客服的,以及面对终端消费者(也就是企业用户)怎么把他们对产品的诉求反馈给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后来我加入“去哪儿网”,也围绕终端消费者,包括供应链以及第三方支付,都是面向这种企业级的产品。
To C的产品更多是让用户体验好,让用户用的爽,To B的产品其实是在解决企业的内部流转企业的内部效率的问题。
-- 产品:
设计中间产出物(流程图、线框图).
1.业务目标:产品的商业目标是什么,UV/PV/留存要达到多少,满意度要达到多少,等;
2.用户目标:面向的用户,用户的痛点,用户使用的动机,用户深层的欲望和需求,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等;
3.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完成初稿,什么时候内部评审,什么时候项目方评审,什么时候交付,什么时候跟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