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1. 人工管理阶段;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外部存储器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没有磁盘,软件只有汇编语言,是批处理方式。
    特点是: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2.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外部存储有了磁盘等,软件领域有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有批处理也有实时联机处理。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阶段;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
    数据库系统提供以下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一: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二:数据库的恢复;
    三: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始终是正确的);
    四:数据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破坏)
  4. 高级数据库管理阶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对象数据库系统。
    网络数据库系统。其中涉及到的有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网络环境中保证不同的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DBMS之间进行对话、互操作的软件系统,例如ODBC和JDBC技术

先后经历的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21世纪以后出现了对象数据库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等。

2、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 的概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各种情报集中在一起,存储到计算机中。

数据:是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数据语义的解释。

数据管理: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递等操作。

数据库(DB,DataBase):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1. 特点是:用户共享、具有较小冗余(Redundancy)度、数据间联系紧密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1. 作用是: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2.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

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是使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课程,是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需要用到数据结构的知识,例如链表、树、图。
  2. 应用程序是使用数据库系统最基本的方式。
  3. 集合论、数理逻辑是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3、数据描述

3-1、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采用以下四个术语: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2. 实体集(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3. 属性(Attribute):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
  4. 实体标识符(Identifier):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的标识符称为实体标识符(主键、主码)。

3-2、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是根据概念设计得到的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表达方式和实现方法,采用:

  1.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命名往往和属性名相同;
  2.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能完整地描述一个实体的字段集);
  3. 文件(File):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文件是用来描述实体集的,例如所有的学生记录组成了一个学生文件;
  4. 主键(Key):能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

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中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1张图片

3-3、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是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有以下一些数据描述的术语:

  1. 位(Bit):一个二进制位称为“位”。一位只能取0或 1 两个状态。
  2. 字节(Byte):8个比特(Bit称为一个字节)可以存放一个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
  3. 字(Word):若干个字节组成一个字,一个字所含的二进制位的位数称为字长,各种计算机的字长是不一样的。
  4. 块(Block):又称为物理块或物理记录,块是内存和外存交换信息的最小单位,每块的大小,通常为210 - 214 字节,内、外存信息交换是由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管理的。
  5. 桶(Bucket):外存的逻辑单位,一个桶可以包含一个物理块或多个在空间上不一定连续的物理块。
  6. 卷(Volume):一个输入/输出设备所能装载的全部有用信息,称为“卷”。

4、数据模型

4-1、定义

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4-2、种类

  1. 概念模型(实体-联系模型);
  2. 逻辑模型(层次、网状、关系、对象等);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2张图片

5、数据库体系结构

5-1、三级体系结构

也可以叫数据抽象的级别,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3张图片

  1. 外模式(也叫视图,用户看到的样子);
  2. 逻辑模式(数据的表述形式);
  3. 物理模式(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形式)。

三个级别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了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射(Mapping)。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4张图片

6、数据库管理系统

6-1、DBMS的工作模式

  1. 接受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和处理请求;
  2. 将用户的数据请求(高级指令)转换成复杂的机器代码(底层指令);
  3. 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4. 从对数据库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
  5. 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格式转换);
  6. 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5张图片

6-2、DBMS主要功能

  1. 数据库定义(DDL),用来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两级映象,定义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保密限制等约束;
  2. 数据库操纵(DML),检索(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
  3. 数据库保护,包括数据库恢复、数据库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安全性控制四个子系统;
  4. 数据库维护,包括数据库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数据库的改组以及性能监控等功能;
  5. 数据字典,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DD),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DD才能实现。

6-3、DBMS的模块组成

从模块结构来观察,DBMS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 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式DML的预编译器及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 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权限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及缓冲区管理器。

DBS的全局结构:
数据库系统教程复习(一)—数据库概论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