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吴梦雄
校 对:赵满满
日前,德勤Deloitte发布RPA系列报告,对RPA技术在国内外企业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
报告内容含国内发展、全球调研、企业级RPA应用、RPA实施规模和周期、RPA项目管理等内容。中国软件网在本文中仅对国内发展、全球调研、RPA实施规模和周期做出解读。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是一种企业级软件,通过模仿用户在操作端上的实际操作方式,来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
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代表,RPA具有4项突出优点:
1·运营效率提高,替代人完成重复性工作;
2·提高工作准确率,监视、跟踪和控制业务流程的执行,因其可记录的特性,让工作日志可审计、可追朔;
3·灵活的部署方式,方便部署“虚拟”员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4·增强协作性,让IT支持人员和业务人员协作完成工作流程。
德勤作为RPA的推广者和先行者,其报告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对德勤的报告观点进行解读。
1
国内发展:历经三大阶段
德勤将中国RPA发展总结为了三大历史阶段
1.1|2016-2017年国外厂商入场制霸阶段
2016年是RPA的爆发之年。在这一年很多企业通过POC项目验证(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验证RPA技术在企业实际业务场景下应用的可行性,使得RPA应用迅速获取了市场份额,并完成了早期的市场教育。
这一时期以UiPath为代表的大型独立RPA软件供应商开始进入国内。
1.2|2018年国内厂商发力期
2018年起,整个RPA领域飞速发展,国内软件厂商也开始了自己的RPA征程。有的脱胎于自动化运维工具,有的基于Python封装RPA产品,也有借鉴国外经验自研RPA平台的公司。起步较早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
这一年,被一些人称为“RPA元年”,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型企业陆续将RPA提升到了IT战略的高度。
其中的主要代表就是大型商业银行。因为银行的很多业务和报告流程都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非常适合自动化。同时,由于RPA能够实现自动记录,有可追溯的属性,在合规上具有天然优势。
中国软件网采访发现,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交易纠错、风险监测、合规、应付账款、信用卡审批流程、抵押贷款审批流程、反欺诈-欺诈检测、KYC流程、总账、自动生成报告、同业对账、总分行对账、申报增值税、票据验真勾选自动化、关账流程等数个常见的商业银行工作流程中开始尝试RPA技术。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中国建设银行。建设银行早在2017年就开始应用RPA技术,到了2018年,已经成为RPA应用最成熟的商业银行之一。
而这一年世界三大RPA厂商均下水中国市场,之前提到的UiPath,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RPA厂商之一,2018年在中国的5个城市设立了5个办事处;BluePrism在2018年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其定价过高、操作复杂饱受质疑;AutomationAnywhere进入中国的时间最晚,一直到2019年才在中国开设办事处,但是其“RPA+AI”的产品理念和低价竞争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而国内的传统IT厂商,大多是在2019年才推出了自己的RPA产品。
1.3|2019年-至今供应商混战
经过了2016年以来的发展,RPA市场玩家多了起来,竞争升级。同时,经过几年的终端应用,市场逐渐发现了机器人维护、新需求挖掘和新技术孵化等方面的问题,暴露了RPA领域的前期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一部分下游企业客户,开始重视对供应商的筛选,甚至尝试自研RPA系统。
在这个阶段里,四大会计事务所、传统IT咨询公司、本土项目实施公司等开始接受市场的洗礼,各家成绩不一,其中滋味,冷暖自知。
作为本土传统IT厂商,用友、金蝶均在下半年推出了自己的RPA产品:小友RPA和金蝶小K。用友选择在技术和模式寻求突破,支持用友云服务软件与外部系统的快递和无侵入集成;金蝶则选择在市场策略上发力,专攻财务场景。
本土云厂商中,也以阿里云RPA、华为云RPA、RPA安小蜂(平安云)、苏宁RPA为代表,各自推出了不同业务场景的RPA产品。
2
全球调研:“满意度低于预期”
德勤的报告显示,德勤对40多个国家共计550位客户回收问卷900多份;同时对200多位RPA从业者进行了采访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数据来源 德勤Deloitte 中国软件网整理)
基于此,中国软件网总结认为,当前RPA在中国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满意度低于市场预期。很多企业在部署RPA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规划,导致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
据中国软件网实际采访情况,应用RPA并没有给企业的实际工作节约太多时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公司系统太多,且操作复杂,即使采用RPA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二是有很多RPA产品本身成熟度还不够,导致系统本身经常出现卡顿、闪退,也额外浪费了大量时间。
另外,RPA厂商一般销售的都是通用产品,而其应用到客户时,都需要个性化。但如果想要实现RPA的个性化可用场景,则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个性化定制,增加了应用的难度。
导出数据、浏览器操作和文件储存等RPA热点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RPA市场规模仍然在快速增长。海比研究预计,2020年中国RPA市场规模将首次达1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00%。
3
竞争格局:中国厂商挤进视野
今年,前文中所发的Gartner的RPA厂商统计中,也开始出现了中国厂商的身影。I-Search(艺赛旗软件)、AlibabaGroup(阿里巴巴集团)、Encoo(云扩科技)均有露面。
近年来,来也科技、云扩科技、弘玑科技、达观数据等RPA创业公司也陆续获得了融资。
(数据来源 企查查、表中公司官网 中国软件网整理)
4
RPA实施规模和周期
据德勤公开的调研结果显示,RPA技术虽然陆续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目前的实际应用中业务范围和项目规模都不大。
德勤调研的结果中,47%的企业,实际RPA实施规模均在5个流程以下,82%的企业在实际RPA应用中实施流程不超过10个,有能力一次性部署并管理超过50个大型RPA项目的公司,仅占2%。
德勤将这一现状的成因归纳为三点:
海比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RPA的应用是一个催化剂。它会促使企业考虑尽可能用RPA来代替人工操作。
5
未来趋势:本土厂商将占优势
综上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流程自动化程度其实都还没有达到预期。中国软件网认为,前期规划不充分、业务逻辑不明确、操作流程标准化程度不够等实际情况,将非常考验RPA厂商的交付、部署、服务以及对业务场景的理解能力,也需要他们更多的资源投入。
未来的RPA发展趋势有三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四大会计事务所、云厂商、传统IT厂商的入场,导致之后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对供应商的品牌能力、服务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何完善自身系统,提升服务能力与应用场景落地能力将是RPA厂商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
“RPA+AI”是Automation Anywhere的一记猛药,但也会成整个行业的共同方向。算法和算力会成为RPA厂商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只有让RPA实现更大更深程度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才能让对RPA缺乏理解的客户一步到位的体验到RPA的价值。
从疫情期间各路本土厂商轮流为各地政府提供RPA服务,以及一些项目公开的招投标结果来看,国产RPA潜力巨大,且更受本土客户青睐。
数据来源 表中公司官网
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引用:
【1】【德勤全球RPA调研解读系列】之一:从市场变革看企业RPA应用旅程
【2】【德勤全球RPA调研解读系列】之二:近三成项目延期交付,这些问题常被忽视
《曹云社》
往期回顾
《曹云社》乘“协同”东风 破“数字化”浪潮
2020-06-24
《曹云社》对话天威诚信:投身新基建,电子认证铸造数字经济信任基石
2020-05-22
《曹云社》对话百家云:直播迎来的那些生态机遇
2020-05-13
《曹云社》论道中国企业管理 剖析八家企业落地中台实践
2020-04-24
《曹云社》对话云智慧: 新基建与智能运维的互利共赢
2020-04-03
《曹云社》对话“华为云WeLink”:如何与钉钉、企业微信错位竞争?
2020-04-01
活动&研究
生态伙伴 混沌破局
CDEC2020 中国数字智能生态大会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扫描【二维码】
立即报名活动
报告详情【联系电话】
石永静:15712907321
王玉庆:1863227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