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梦想与欲望交织的海上岛屿,在异想天开的青春期于我的意义,是命运和机遇之门随时开启的地方。
每一次的想象,都强化了坚持和信念,后来成为了去香港读研的注脚。
大学时,我逐渐明确了去香港中文大学深入学习文学的目标。
我花费了大把功夫着手准备申请材料,猛抓功课GPA和雅思成绩,甚至为了让校方看到我对文学的热情,我花了3个星期写了一篇6000字关于诗歌鉴赏的英语论文,厚着脸皮找本科的教授提意见反复修改,最后发给了学校。
数月没有回音,最后快要不抱希望的时候,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offer。
身边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花几十万去留学,还不如早点找工作。”
“留学还不是为了镀金,为了文凭那一张纸?”
“学文学有什么用?不好找工作啊。”
的确,在留学光环不断褪去、留学目的越来越功利的背景下,难免会有不少质疑。
但是对于这些说法,我想说,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01 要“钱景”还是“前景”?
文学可能并不是一个有“钱景”的专业,无法立竿见影地为我带来财富,也很难帮助我进入一个高薪行业一路升职加薪。
但那又怎么样呢?我只是追随着热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
开阔的眼界、提高的认知结构、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能用金钱来等价交换。
我们都习惯用付出-回报的收益比来衡量人生的选择是否值得,但往往问题在于,无形的回报始终无法被量化。
留学只是实现理想之路的一个途径,它所延伸出来的无数可能性,为我解答了一个个疑问,渐渐明确了安身立命的方向。
可以这样打一个比方,考虑“钱景”的人和我都在种植树木,只是他们种的果树成熟较快,收益明显;
而我可能种的是咖啡树,成熟期需要5年以上。
我抱着喜爱的心情和坚持的信念种下了树,它于我的“前景”是积极可观的,不管多久,它终究会开花结果。
其实检验选择是否值得很简单,看看你是否感受到未来可期。不抱希望的选择是无法说服你自己的。
02 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的转变
刚入学,我根本跟不上课程。虽然本科也是英语专业,但全英授课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仅要快速接收教授的英文授课的知识,阅读大量的文献和参考书目,用英语写论文考试,做课程展示presentation,种种挑战叠加起来几乎要把我累垮了。
进度快的同学自觉组成了学习小组,深入研读文本和参考书目,而我连参加的勇气都没有。
香港本地的同学们看起来总是云淡风轻,读材料丝毫不费劲,也能提出非常独特的观点。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Rachel,一位在香港政府工作的女同学:“这么多参考书目和文献,为什么你们都了如指掌?”她笑了,说:“我也是抓紧一切时间看的啦,午餐间隙和通勤路上都在读。Jack也是一样啊,时时刻刻都在读,还要备课,几乎日日熬夜啦。”
恍然大悟,同时又松了一口气,原来吃力的不是我一个人啊,只是大家把抱怨变成了行动。
所以就如那句话所说,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没办法,我只能在家里、图书馆里、地铁上抓紧一切时间读,反反复复地思考,做梦都是伍尔芙、卡夫卡、阿契贝。
后来上课的时候,教授提的问题我能回答上来,我也有问题可问的时候,我知道我迈出了一大步。
困境的时候,狠狠地推自己一把,练就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使得我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里,总能保持自己的方向,不被潮流裹挟。
亲身体验练就的本领,这是看多少本成功学和鸡汤文也学不到的。
所以,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笃定地去实践去行动,你总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03 无法复制的个人经历
电影《步履不停》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记到现在:“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我的人生。”人生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段时光,都是他人无法复刻的独特经历。
初到香港,一切美好的想象开始在现实面前不断剥落。
即将开始的“蜗居”生活就给了我重重一击,月租金5000港币也只能住到10平米的合租两居室的其中一个小房间,而这已经不算太差的情况。
要知道,寸土寸金的香港,还存着深水埗街头巷尾老唐楼中的劏房。
劏房,劏的意思是“割”,指一个住房单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据统计,约有20万香港人居住在这种阳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人均面积仅5.7平米,而租金约合2500~4000人民币/月。也正是这样,我看到了繁华背后的悲凉。
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粤语只能听懂只言片语,以前看tvb剧学的蹩脚粤语明显已经不够用了。
于是在课业得心应手以后,我抓着一部tvb剧拼命练习发音,下课回家和我的香港室友用粤语对话。
渐渐地,那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虽没有让我练就本地人般的粤语,但日常简单的对话是没有问题了,又解锁了一个小技能。
香港留学到底有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但我知道,如果当初没有踏上那一步,我可能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空有一副皮囊的上班族。
可现在的我,觉得未来可期。
文✍️/古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