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之前,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茶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茶经》之 成书时间
一般认为,《茶经》初稿完成于上元二年(761)之前。因为在此年陆羽写了《陆文学自传》,其中记述他已完成的著作中有《茶经》一项。
在此之后,陆羽又陆续对《茶经》做了补充修改,最后的正式刊行时间大约在780年左右。
略说《茶经》之最
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茶学专著。
是刊行量最大的茶学经典。
是翻译成其他文字最多的茶学经典。
是字数最少的茶学经典(之一)。
《茶经》之历史意义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被奉为茶文化经典,正式开启了中国茶文化之门,在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
众多文人都认为陆羽及《茶经》对茶业、茶文化贡献巨大。
晚唐诗人皮日休作《<茶中杂咏>序》:“岂圣人之纯于用乎?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季疵始为三卷《茶经》,由是……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疠去,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
宋欧阳修《集古录》:“后世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
明陈文烛在《茶经序》中更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陆羽及《茶经》如此被古代文人推崇,除了本身是史无前例的茶学经典,也有其时代文化背景。
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统一。他们遵循道德礼教规范,以著述立文为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终极的人生理想。
到了唐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精神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开始质疑并反抗社会与传统赋予给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而此时,陆羽通过茶饮提供给社会新的东西,提倡“精行俭德之人”的茶饮行为规范。他通过制定茶叶、茶具、煮饮茶程序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序,提供一种传统道德礼教之外的价值审美和行为规范。这正是当时中国文人所寻求和认同的。
在中国,社会文化根据自己的特性有选择地接受了陆羽《茶经》的核心精神。
茶的礼仪、程序等最终大多进入到重视礼仪规范的宗教和一部分民俗之中。
而文人士大夫及众多茶叶消费者对茶的定位则更多的是享受自适。享受茶的清雅芬芳;利用茶养身健体;也在茶饮茶艺的乐趣中,修身养性,提升生活品味,甚至形成一种茶事美学艺术。
所以说,陆羽及《茶经》对中国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
《茶经》 之国际影响
陆羽《茶经》也同样影响到了世界其他地区的茶业及茶文化。
在海外,《茶经》被翻译成有日、韩、德、意、英等多种文字刊行,是史上翻译成其他语种文字最多的茶学经典。
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东南亚地区的茶俗及北美和欧洲等的茶文化,都是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茶经》 之刊行奇迹
《茶经》也是刊行量最大的茶学专著。据不完全统计,历来相传的《茶经》版本约有六十余种。现存至今的版本自宋代至民国约有五十余种。
如此大的刊行量,堪称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之路上,《茶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经》之精简与丰富
《茶经》是字数最少的茶学经典。全文上、中、下三卷十章 ,约七千字。
字虽少,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可以说是茶叶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茶叶栽培、采摘、加工、药理、茶具、茶饮、历史、文化、茶产区等方面的内容。
卷上: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助、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每一章的具体又讲些什么呢?我们将在下一次正式开启它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