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霜降》

《己亥霜降》

不经意间又到了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24节气中的“三候”关于霜降指的是:

一候豺乃祭兽;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忆起《蒹葭(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白露为霜”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

迎来霜降,秋天即将离去,霜降过后,寒冬即将到来。

年年秋色最深处,岁岁霜降日日寒。

霜降时节,天气骤冷水流入深涧。风吹落叶,不知不觉秋日将结束。

正如,白居易在《岁晚》里写到: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转眼间春夏成了故事,秋冬成了风景。人生何其短,愿我们能抓住秋天的尾巴,邂逅一位良人,相逢一处美景,拥抱人间的最美好。

霜降,以一樽温酒,敬秋月;以盛开的菊花,敬故乡。

正如,元稹在《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里写到: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菊盛菊败,繁华褪尽;芬芳不再,生命不息。趁秋色还在,趁时光未老,赏菊赏月赏秋色,品酒品茶品人生。一词一句,一颦一笑,都是我们在秋日里最宝贵的回忆。

霜降,到了一年暮秋时。

诗人刘长卿登高远眺,摘菊盈把,在《九日登李明府北楼》里写到: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秋色已深,雁过也,正伤心。秋色越深,思念越浓,远方的朋友,记得保重身体,愿一切安好如初。

秋深处,潮水涨,月光如雪。诗人韦建见那平沙落雁,闻那旅馆鸡鸣,

在《泊舟盱眙》写到: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他乡逆旅秋深处,忘不了故乡的好风景。给我血肉的故乡,永生难忘,永不能忘。

霜降日,最适合就是倚栏远眺,深秋山景。此时,诗人江定斋看到村外疏林,秋气渐深。

正如在《列岫亭》写到: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新的月份马上到了,新的季节悄然而至。秋天过去了,冬天还远吗?

江上水浅,正是深秋霜降季。

天高气清,正是吟诗作对时,苏轼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写到: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

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许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霜降来临,寒风微渐。止于劳作,屯物过冬。

正如欧阳修在《新营小斋凿地炉》写到: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王冕沽酒看山,吃肥美的螃蟹,心情是如此爽朗开怀。正如在《舟中杂纪十首》写到: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霜降时分,正是赏枫好时节。

跟着诗人黄琬璚赏枫叶去,在《如梦令》写到: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霜降敛尽世间的繁华,人间归于美食,世间归于美景,霜降在为最后的秋日做沉淀,收藏最美的风光,秋去冬来,岁月已然静好。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最后的秋日里,过得丰满,自在,安适,闲情。

人生也是一样,在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年,活得认真,过得开心,便有意义,便可释然,便不虚此生。

霜降至,愿我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相约不尽的花期,新的希望一直延续......

秋日尽,多情的秋,我们来年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己亥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