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算法3—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邻域的算法是推荐系统中最基本的算法,该算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另一类是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1 基础算法

        在一个在线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当一个用户A需要个性化推荐时,可以先找到和他有相似兴趣的其他用户,然后把那些用户喜欢的、而用户A没有听说过的物品推荐给A。这种方法称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

        给定用户u和用户v,令N(u)表示用户u曾经有过正反馈的物品集合,令N(v)为用户v曾经有过正反馈的物品集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Jaccard公式简单地计算u和v的兴趣相似度,或者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

        

        但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U|*|U|),这在用户数很大时非常耗时。事实上,很多用户相互之间并没有对同样的物品产生过行为,即很多时候 N(u)与N(v)的交集为0。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 N(u)与 N(v)交集不为0的用户对(u,v),然后再对这种情况除以分母。

        为此,可以首先建立物品到用户的倒排表,对于每个物品都保存对该物品产生过行为的用户列表。令稀疏矩阵C[u][v]= N(u)交N(v) 。那么,假设用户u和用户v同时属于倒排表中K个物品对应的用户列表,就有C[u][v]=K。从而,可以扫描倒排表中每个物品对应的用户列表,将用户列表中的两两用户对应的C[u][v]加1,最终就可以得到所有用户之间不为0的C[u][v]。

def UserSimilarity(train):
	# build inverse table for item_users
	item_users = dict()
	for u, items in train.items():
		for i in items.keys():
			if i not in item_users:
				item_users[i] = set()
			item_users[i].add(u)
	#calculate co-rated items between users
	C = dict()
	N = dict()
	for i, users in item_users.items():
		for u in users:
			N[u] += 1
			for v in users:
				if u == v:
					continue
				C[u][v] += 1
	#calculate finial similarity matrix W
	W = dict()
	for u, related_users in C.items():
		for v, cuv in related_users.items():
			W[u][v] = cuv / math.sqrt(N[u] * N[v])
	return W
推荐算法3—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_第1张图片

        得到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度后,UserCF算法会给用户推荐和他兴趣最相似的K个用户喜欢的物品。如下的公式度量了UserCF算法中用户u对物品i的感兴趣程度:


        其中,S(u, K)包含和用户u兴趣最接近的K个用户,N(i)是对物品i有过行为的用户集合,wuv是用户u和用户v的兴趣相似度,rvi代表用户v对物品i的兴趣,因为使用的是单一行为的隐反馈数据,所以所有的rvi=1。

如下代码实现了上面的UserCF推荐算法:

def Recommend(user, train, W):
	rank = dict()
	interacted_items = train[user]
	for v, wuv in sorted(W[u].items, key=itemgetter(1), reverse=True)[0:K]:
		for i, rvi in train[v].items:
			if i in interacted_items:
				#we should filter items user interacted before
				continue
			rank[i] += wuv * rvi
	return rank

下面是MovieLens数据集中UserCF算法在不同K参数下的性能

推荐算法3—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_第2张图片

准确率和召回率:可以看到,推荐系统的精度指标(准确率和召回率)并不和参数K成线性关系。在MovieLens数据集中,选择K=80左右会获得比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因此选择合适的K对于获得高的推荐系统精度比较重要。当然,推荐结果的精度对K也不是特别敏感,只要选在一定的区域内,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精度。
流行度:可以看到,在3个数据集上K越大则UserCF推荐结果就越热门。这是因为K决定了UserCF在给你做推荐时参考多少和你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的兴趣,那么如果K越大,参考的人越多,结果就越来越趋近于全局热门的物品。

覆盖率:可以看到,在3个数据集上,K越大则UserCF推荐结果的覆盖率越低。覆盖率的降低是因为流行度的增加,随着流行度增加,UserCF越来越倾向于推荐热门的物品,从而对长尾物品的推荐越来越少,因此造成了覆盖率的降低。

2 用户相似度计算的改进

        两个用户对冷门物品采取过同样的行为更能说明他们兴趣的相似度。


可以看到,该公式通过1/(log1+N(i))惩罚了用户u和用户v共同兴趣列表中热门物品对他们相似度的影响。

所以代码变为

def UserSimilarity(train):
	# build inverse table for item_users
	item_users = dict()
	for u, items in train.items():
		for i in items.keys():
			if i not in item_users:
				item_users[i] = set()
			item_users[i].add(u)
	#calculate co-rated items between users
	C = dict()
	N = dict()
	for i, users in item_users.items():
		for u in users:
			N[u] += 1
			for v in users:
				if u == v:
					continue
				C[u][v] += 1 / math.log(1 + len(users))
	#calculate finial similarity matrix W
	W = dict()
	for u, related_users in C.items():
		for v, cuv in related_users.items():
			W[u][v] = cuv / math.sqrt(N[u] * N[v])
	return W
UserCF-IIF在各项性能上略优于UserCF。这说明在计算用户兴趣相似度时考虑物品的流行度对提升推荐结果的质量确实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