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做到了?20170315

今天翻了下书柜,发现好几个曾经用过的笔记本,翻出来看了看,几乎全是学了一半或者一小半的各种笔记,有专业相关类的,有读书笔记,还有学吉他记的简谱学习笔记……

为什么重复学习会有用?因为第二次去学习的你已经不再是第一次的那个你了!

回头看看自己,持续健身的成果已经显现,每天的坐享也基本没断过,天天用英语到今天已经是第70天了,而曾经于我而言最最可怕的写作,我竟然也已经坚持写每日反思四十多天了,到今天为止Machine Learning的课程也顺利完成了第五周课程。回头想想,究竟是什么让我这么一个一向习惯利用小聪明突击通过考试的人,从来不愿耐下性子持续做一件事情的人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呢?

做得不好要反思改进,争取下次做好,做得好了,同样也要反思总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次就做到了呢?

我想,可能有下面几点:

1、危机感。虽然外在的很多因素都有影响,但发生改变的终究是自己,我想一切改变的起源在于深值于自己内心的危机感起了作用,让我想要挣脱现在的泥潭。笑来老师专栏中的重新理解落后也是一篇制造危机感的文章,醒醒吧,不要再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睡大觉了,你已经落后了!

2、好的方法论。不得不说笑来老师的专栏是我在努力挣扎而不得法的时候及时出现的一盏指路明灯。

想要变成一个牛逼的人,其实会是每个人偶尔的幻想,而曾经的我也经常会幻想那个遥远的牛逼的自己,于是充满激情的开始做,可是没多久热情消退了,当时的动机以及自我推演出的结果不断被怀疑,一两次的偷懒之后,就毫无例外的演变成了又一次的半途而废。

要有耐心,要有耐心,要有耐心。不管是元认知能力,还是活在未来,还是重视注意力的价值,这些概念的深入脑海都让我变得比之前更有耐心,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再去面对下一次的困难。好的方法论,能让一个人更坚定的走在应该走的道路上,持续的刻意练习,而不是走所谓的捷径。

3、过程中不断验证强化。开始做一件事情很简单,可持续做一件事情很难很难,因为过程你会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劝自己放弃,你也必然会有强大的让你回到舒适区的惯性,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也是笑来老师让我深刻理解了“打磨”这个词,有些东西是你刚开始觉得有道理,翻来覆去,左看右看还是觉得有道理,质疑过后再看还是有道理,直到践行之后再看依然有道理,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个不断“打磨”过的思想刻入自己的脑中,形成“肌肉记忆”。


专栏复习
今天的专栏复习看到一个之前或许根本就没看到的东西。是的,就在那里,可我当时真的压根就没看到:

去年11月BBC联合Hubbub做了一项关于休息得研究,调查了来自134个国家的18000人。结论中有一项是关于最有助于休息的活动,最后得出的前三名分别是:

  1. 阅读
  2. 亲近大自然
  3. 独处

有意思的是,即便那些在我们看来喜欢热闹的外向性格的人,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原文链接: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37444982


为什么我做到了?20170315_第1张图片
_91385202_restful_activities-b.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做到了?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