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圈外商学院学习结构化思维中的将信息归类分组,那所学便要为我所用,结果路边一只幽怨的垃圾桶映入了我眼帘
第一反应是这垃圾桶不符合逻辑分类呀?可回收物对应的应该是不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亦或是干垃圾对应的是湿垃圾;问过朋友圈里几个人,虽然大家都认为不符合常理,但一致认为应该有什么为百姓不知的隐情。结果专业人士徐哥道出了天机:上海市目前的垃圾分类为四类: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如果按照我刚才的逻辑分类便需要再添加一类不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成了五类,不符合总分类法则;
而路边因为湿垃圾较少,所以直接用干垃圾代替了其他垃圾。当然另外的以湿垃圾对应干垃圾分类更不成立了,因为垃圾桶分类中最重要的是可回收物在投放之初便被分拣。
对于垃圾,大家是不是避之不及?事实也的确如此。像我每次去公司总要经过一条垃圾车专线,走在路上,脚下踩着的是垃圾车留下的厨余湿垃圾的汁水,粘的打滑,泛着发酵后的腐酸臭味儿,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看到漏网之鱼的各色塑料袋在呼啸而过的垃圾车中跑出来,在飞尘中自由飞翔,还时不时跟你撞个满怀。
而对于被运走的垃圾,存在于你我看不见的地方,但并不代表它们不在了,它们有可能就在裸露在离你不远的郊区
而目前了解下来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烟气污染);填埋(严重浪费土地资源,渗露影响水质)。其实都不是特别好的办法,那对于垃圾们,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不,垃圾就如被耽误的人才般,是没有放对地方的宝贝。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垃圾分类。如果我们能够将可回收的垃圾如纸板,塑料瓶,牛奶盒等收集起来做生产原料;厨余等易发酵的东西通过机器搅碎,掺入泥土最终变成有机肥料。
那最终需要被焚烧或填埋的垃圾总量便会少很多,据统计通过垃圾分类这种方式可以达到70%垃圾减量率。
垃圾们的后半生仿佛出现了一线生机,期待着被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大干一场。然而事实是垃圾们的脸都被打肿也没迎来希望的曙光。
它们经常是被这样对待的:
或是这样的
估计有人会问垃圾分类怎么就这么难?它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在此,我咨询了环卫所的朋友,由他道出了真相:
1.民众对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不知道哪些属于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2.民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
3.硬件设施普及不齐全:垃圾桶配备不足,有些小区还是没普及四类垃圾桶。
4.宣传教育不到位或成效不到位。
当然他们也在做进一步的努力:在居委的协助下普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予以分类成功的居民以积分换购礼品的活动。走访幼儿园,小学,以期通过垃圾分类从小做起的理念渗透到下一代的习惯中;对于农村的垃圾分类处理则是依托农村土地的广博,条件合适的直接建立压缩站,将厨余垃圾搅碎后发酵成有机化肥,运送于田间供给农作物营养物质。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责任,而分类投放是我们责任。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虽然政府在垃圾分类这一块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在成都有一个叫绿色地球的一家专业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及资源化的企业却通过科技的力量做成了垃圾回收分类做得最好的企业。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1.家庭式参与
以家庭为单位,全员参与,从源头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离处理。
2.二维条码跟踪
有效跟踪住户的每袋垃圾。对住户的可回收垃圾进行量化,进而量化用户的环保贡献。垃圾投递、收运全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整体管理能力。
3.积分回馈体制
积分回馈机制对用户的环保贡献进行相应奖励,让居民感受到自己为环保做出的微小贡献能被看到,甚至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增强居民的积极性。
4.物流与分拣
可回收垃圾专业物流解决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混装运输的问题。专业的分拣平台,分类更加细致,回收利用率更高。并且在分拣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居民的分类不正确,客服便会打电话对居民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增强居民的分类意识。
对于大件可回收物的收集,该企业会统一安排穿着绿衣服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每个礼拜六早上九点到某个专门收取点收集。志愿者则是来自于成都高校的大学生,满足了绿色地球很大的人力需求。
现场排队的场面是这样的
也作过很有意义的宣传策划,与京东合作,将居民网购回来的快递盒纸箱完好地收回来,返回给京东。对京东的人来说减少运营成本,对企业来说提高售出收入,对居民来说可以得到京东的优惠券。从而获得三赢的局面。
截止2016年,绿色地球利用八年时间在成都市区服务于460多个小区,有16万户居民家庭注册成为绿色地球用户。绿色地球通过这种模式将垃圾从坑里,从火里抢救回来,这次我仿佛看到垃圾们肿起的嘴边悄悄地往上扬了扬。
就如绿色地球执行总裁汪剑超说的那样:不是少数人做很多很多事,而是大多数人只要开始做一点点,世界就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最后贴一张垃圾分类的宣传图:
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堕落,中国便堕落;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