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这门课时,我想谈些什么(课程反思录)

当我谈这门课时,我想谈些什么(课程反思录)_第1张图片
《目标动力学》

在研究生阶段,有两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门是葛建华老师的“组织社会学”,另一门(也是最后一门)是章凯老师的课程。原因有三:第一,他们认真负责,绝不敷衍了事,同时上课的形式擅长启发学生辩证思考,因而不同于大部分课程(商学院学术课程设置是有巨大的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过于分散以及过于强调工具),最关键的是我发现章老师是一个很有智慧和思想的人,而且字字珠玑,信手拈来,这让我产生了敬佩之情,所以,这就是几乎不回答问题的我屡次举手表现的根本原因;第二,通过他们我才了解到真正做学术的人的态度和状态;第三,我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内容。其实,在课堂上,知识的层面的获得仅仅是战术所得而已,最可贵的所得是来自于思维、思考、思路和思想四个方面的沉底和积累,我想这对于一个人的认知升级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章老师的课程上,我最大的收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对于理论的含义、内容和意义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加深了对于理论意义的理解,为何呢?一年前的我坚信“实践为王”,所谓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可是,我渐渐意识到,管理理论不仅可以解释管理的问题、指导实践,而且可以预测实践的现象和结果。即便是纸上谈兵,谈得好有一二分的火候,谈得再好也许有八九分的火候,事实上,我们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于经典理论的窥探和分析而陷入一种困境:一直都在做自己认为的研究,但实际上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没有。例如,周围很多研究OB的人由于缺少经历和交流其实根本不了解人性,他们甚至连小说中的人性都不去揣摩,仅仅基于逻辑去揣测人的心理。因此,我准备在研究生毕业前开展“阅读管理经典(整理、写读书笔记)、整理商业案例”的计划;第二,章老师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带给我以巨大的冲击,该理论不仅统筹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提供了各个子领域对话的途径和机制,而且,目标动力学理论也给我个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指导,尤其是为2017的年度总结提供了一个解释的基础。鉴于此,我用了两天时间将他的《目标动力学 动机与人格的自组织原理》的理论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理,形成读书的输出。

除了章老师带给我知识层面触发的思考,更为关键的是我对个人发展的一些思考。

在2017年度的一篇反思中,我写道:“每一个节点结束,刻意否定,只接受断层式成长;十个节点连起来,客观接受,始承认线性成长。事实上,人生是线性成长,并无断层之说,但现在的我们不能任由前一阶段的成败、经验等舒适区阻碍下一阶段的新思考和新认知等带来的实质性进步,换言之,每次全面批判都是一种彻底的升级而非基础性改良,更是一次次的自我破碎、自我革命和自我重建。”其实,这段话实际延续了我一直以来个人发展的基本导向:“羡慕未来的自己,看不起(批判)现在的自己,敬佩过去的自己”,基于此,我提出了日后学习和工作的一些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完全可以用章老师的“目标动力学”来解释。其实,在课上,当章老师提到目标的破碎和重新建立时,我若有所思地在笔记中记录了一句话:人和目标最好的状态也许就是经历若干次实现、无数次破碎、一次次重建之后实现“人剑合一”。反观自身,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像如下的这张图一样:


当我谈这门课时,我想谈些什么(课程反思录)_第2张图片
无数次破碎,一次次重建 (近看是断层成长,远看是线性成长)

我写过17年的日记,直到今天依然喜欢写作。而我之所以有上述感悟,是因为在大学毕业时,我做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大学毕业时制作了三本小书,统称为《燃情岁月三部曲》。《燃情岁月三部曲》作为献给大学四年的毕业礼物,其创意源自2015年1月的思考,这三本书经过多年的素材积累,历时一个月(2016年5月25日-6月25日)制作完成,它们分别是文章集《燃情岁月》、回忆录《毕业纪念册》以及《守望未来》,第一本书和第三本书之前就已经有准备。我想通过《燃情岁月》和《毕业纪念册》沉淀过去,启示未来;通过《守望未来》这本小书展望未来。

《燃情岁月》的内容分为四年,通过四个主题以体现一种变化,共包含5篇序言,56篇文章,14篇朋友祝福。正文分为散文篇、诗歌篇、企业管理篇和好友留言篇。排版(5月25日-6月3日)按照目录、序言、前言、正文和后记的顺序在毕业设计期间独立完成。本书不属于出版品,不涉及任何出版商的出版流程,全部费用自己承担,不再二次印刷。我将所有人对我的的评价放在这本书中只为一个圆满,希望日后当他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会回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毕业纪念册》这本书属于纯手写,书写基础是200页A4纸,根据大学四年的29余本手写日记、计划书和读书笔记以及35G的照片、视频、音频和全部日志,选择并洗出相关的照片,将每一年发生的日期和故事记录在纸上,然后记录大事件的经过、反思和启示,并假设如果时光倒流,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我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年全部的经历串起来,清算和沉淀过去以求获得启示和回忆的圆满。这本书是一本回忆录,也是一本相册,仅仅为个人而写。书中所言,句句真实而坦诚,极尽客观,没有任何狡辩和隐瞒。在这个过程中,整理和记录的难度是最次的,最难的是回忆。如果过去流光溢彩,一切都容易,但如果过去惨不忍睹,那么回忆就需要勇气。但,那毕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做过这种事情的人都知道,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事情演变到今天,所有的可能性都变为眼前赤裸裸的一条路,体现为某种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不断地失去,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我能做到的就是适应这种变化,并且尽量避免重蹈覆辙或者因为同一个错误而伤害别人、辜负岁月。

其实,过去就是一个个的点,散开看没有任何规律性可言,但一旦放在一起串成线,那么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所有的一切都体现着偶然性中的某种必然性,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只是,我曾经以为认真反思过的错误一再上演,如果没有今天记起,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竟然还发生过那样的事情。所有的日期和故事如今在我脑海中都历历在目,大浪淘沙,该留下的人都留在了身边,离开的人被我记在了书中。

前段时间翻起这本书,突然发现,许多故事因为个人性格的不可改变而陆续重演,“剧本”相同,主角不变,只是换了舞台而已。因此,我认为,对于自身的问题,要进行彻底而深刻的批判,甚至是全面否定以求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毕竟,经历有限,只能反复咀嚼有限的经历,多想几步,多做一点。

值得说明的是,我放弃了毕业旅行而选择做这样一个令人耐人寻味的事情,结果便是意外的受益无穷。在考研结束后,我带着《燃情岁月》这本随笔集参加了商学院的复试,面试的老师可能觉得没有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实习经历,没有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这(经历的总结)是我唯一的财富。

尽管我个人以后不会做研究,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一年半的课程学习让我所得甚少,因此,最近一直在反思来人大读管理的初心,即:“我来人大学管理,就是为了日后将管理所学用于企业中以创造价值。”但是,在功利性学术考核占据主导的当下,学管理到底学习什么?我后来在随笔中写道:“今天突然悟到,其实到人大商学院学管理不是听几节MBA课程,不是模仿几句企业家名言,也不是仅仅满足毕业的发表要求,而是学习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同时必须学会用理论工具方法论与企业家进行有效对话。”事实上,一年以来,“管理”这一项我并没有做到,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进入商学院以后,由于被学院的发文导向误导,被许多人误导,所以我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曾认为实践就是一切,进而认为理论就是纸上谈兵,但必须明确,“发表论文≠学习理论”,绝对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仅仅因为发表文章的痛苦就否定理论的意义。当我看到很多高管为自己当初没好好学习而遗憾时,当他们目光中充满求知的渴望时,我就知道必须要有实践,也要有理论!换言之,实践的经验是术,而理论是道!尽管初心是“技术+管理”,技术应该排第一位;尽管新兴行业在呼唤,技术要学,但临时抱佛脚的技术积累已经无法跟上技术大牛!而且,其实技术绝对不是决胜要素,就像许多行业不缺技术但依然无法形成赚钱的模式一样,就像许多技术男依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一样,其实一切只是和个人思维有关,和环境、和学什么没关系。因此,我只能扬长避短!利用好管理资源,学好管理知识!

犹记得曾为长江商学院教授现在担任蚂蚁金服CSO的陈龙曾经说:“一个好企业若想发展,一位好教授若想成长,都必须同时具备框架思考、交流碰撞与实践三部分,缺一不可。”我想,一个硕士、一个博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既没有输入,未尽到学生的本分,也没有输出,未能学有所用,只为学历这一名分,又何必留在学校?

课程结束,言犹在耳,润物细无声,如果只对老师说一句话,我想表达深深的感谢——感恩章老师,感恩让我有所启迪的每个人!

冬天永远都在,危机感总是挥之不去,我会继续在北京的冬天里面朝大海、守望春天!


2018年1月18日坦诚执笔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谈这门课时,我想谈些什么(课程反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