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礼仪_第1张图片

老板新开了家店。集服装、餐饮、咖啡、酒吧、绿植、工艺品、书吧……集成店。这家占地900平米的店位于宁波书城4号楼。离我家挺近的。环境也很好,因着新店开业,我来来回回去了好多次。

昨天快下班时,领导让我们几个晚上去书城集成店吃饭。顺便看看哪些货品(玩偶)需要加单或改进。

晚上吃的是西餐,意大利面、牛排、冬荫茹汤什么的。在桌上,被同事说来了个不会吃意大利面的人,还说用筷子夹牛排,应该用叉。我笑笑,是本能呀,我筷子用得更好。

虽然不至于不开心,但是觉得怎么吃是我的自由。为什么一定要很死板地按西餐的礼仪来吃呢?桌上还在说某大老板指定要配个小碗吃西餐,说好好的西餐硬是吃成了中餐。我在想:西餐本土化也许更有生命力吧。肯德鸡不也卖起了米饭?新店开张本就在夹缝里求生存,要想办法打开局面,引导客人进店消费,服务好每一位进店的人,让客人真正意义上宾至如归,生意才有可能红火。客人怎么吃西餐,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让客人吃着舒心。哪怕多配个碗又有何妨呢?

在物质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吃饭很简单:有饭吃即是幸福,而被请吃饭,就是对你客气。平时勉强吃饱,能吃份大餐,一定感激不尽。而现在是营养过剩年代,进店来吃饭,是要付出健康的代价,这些多摄入的营养,立马变成腰间堆积的脂肪。现在的吃饭,对于我这个易胖体质来说,已经变得很惊险。不吃吧,扛不过诱惑,吃吧,更要被人怀疑是否有了二胎。还浪费一整晚的时间。

不知道这时代变化的人,将陷入很不利的地步。别人进店消费,真是给足面子,所以想办法让进店的人还有激情再来才是关键。

某小学同学聚会,一直住在乡下的同学,从容端起洗手钵,将里面的水一饮而尽。而另一位大使夫人,一声不响端起洗手钵,将里面的水喝尽。(吃西餐时,违反礼仪,可符合“礼仪”,为不让对方蒙羞而突然做出的体贴之举,是优雅的表现。)

另两位大师的一段佳话:顾颉刚口吃。一次在火车上,他和一位年轻人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吗?”说了几句,那人只是微笑点头看着顾颉刚,并不答话。顾并未介意,临下车时,他发现一张字条:兄弟,我叫冯友兰,刚才很抱歉。因我也有口吃的毛病,越急越说不出话。我没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你误解,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冯友兰的尊重与睿智在于当下的沉默。

顾颉刚心中感动,记住了这个年轻人。不久后,冯友兰考上北大,恰巧分到顾颉刚所在的学院。顾颉刚再见到这个师弟,十分开心,对他格外看重与照顾,经常一起讨论学问。冯友兰最终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顾颉刚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两位大师的相交,成为一段佳话。

“想引人注目”,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做什么特别另类的事情,最能让人留下好印象的是,以优雅的姿态示人。温和的微笑、平和的语言、若无其事的关怀、彬彬有礼的举止,知道害羞的谨慎态度,这样的人一定走到哪儿去会受到欢迎,也一定会让更多人喜欢,这个衡量标准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我肯定会有很多失礼的地方,以后学着,做个优雅的人,会体贴照顾别人窘迫或失态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