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书法史》随想

偶得了一本书,写给小孩子看的书法史,但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已是高大上的"天书",正好可以作为入门读物。翻看浏览,得了几点“没上没下”的感触,集结成文,权作为一篇文章。

1.你能想象出祖先们没有文字时的生活状态吗?在文字没有创造出来时,祖先们采用结绳记事,但在绳子上简单的打个结并不具有所记之事的特征,更多的是给大脑增加了一次刺激。我很好奇当文字未出现人们大脑的状态,那或许是一种朦胧状态,人们无法表达所见之物,分不清所见之物,叫不出它的名字时,在脑中一定是一种模糊状态。然而,当人们开始记录,一开始通过结绳,后来通过契刻,再到最初的象形文字,事物逐渐清晰条理起来,人的大脑也应该通过这种不断的刺激得到发育。

2.我很喜欢仓颉造字这个传说,尤其是他有四只眼睛。这是古人对于他拥有的强大的观察力的美好想象。为什么需要四只眼睛呢?因为为了创造文字,他到处观察,“他看尽了浩瀚天空中千万颗星辰的分布,广袤大地上山峦起伏、长河蜿蜒的样子,厘清了鸟兽虫鱼留下的足印和爪痕,草木器具的纹理和形状”,每件事物都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测出这件事物,仓颉就抓住了这一点来观察自然特征,创造汉字。其实,这个传说最美丽的地方是他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探索,然而,从文字的产生过程中也隐约可以感到为什么后世会产生书法艺术,因为我们的文字本来就是产生于天地万物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之中的呀!(是不是因为这呢?或许吧)

小观《书法史》随想_第1张图片
仓颉像


3.再次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不禁产生一个困惑。古人何以就这么开始专门的勤练书法?王羲之写兰亭序时是东晋永和九年,即353年,而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公元前221年,中间隔了574年,也就是这五百多年间,便产生了很成熟的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家。按理说,当时的社会文明发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经济文化还是有很大限制的,而书写应该更多的只是一个工具,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可以从书写上解放出来,再去看待它,何以就出现王羲之临池学书二十年,把池水都染黑了这种现象?这是我最不解的地方。

小观《书法史》随想_第2张图片
兰亭集序


4.突然发现,对一本书忽略了。即东汉时蔡邕所写的《笔论》,是他写书法的心得体会。未能得见其书,但书中有一句讲书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此句一出,可谓一语中的,令人有茅塞顿开清朗舒畅之感。人生贵在行胸臆,或许正是这个道理。另外,东汉时流行隶书,蔡邕所书写的汉碑石刻《熹平石经》(176年)便是隶书最标准的规范,其最擅长者也是篆书、隶书,但他的《笔论》却具有明显的通适性,可见在那个年代,书法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已经被确定了下来。不得不赞!

5.在中国武术内家拳中,不刻意训练肌肉,讲究整劲,所以会有站桩,筋骨之说。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当习练者摆好一个动作时,身上是放松的,但可以感到由内而发有股劲力,有挺拔不可撼动之势。看到一些碑帖里的字,似乎也可以用整劲来形容。

小观《书法史》随想_第3张图片
民国前辈拳照


6.像这样的故事小时候恐怕听过不少,说智永禅师为了研习书法,在永兴寺给自己建了一座小阁楼,无论风风雨雨终日潜心练字,三十年未下过阁楼,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有多么多么勤奋刻苦。而如今时隔多年,再次看到这样的小故事有点震惊,震惊于古人的几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这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有着许多不可思议。就像身心合一,就像修禅打坐。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状态。


(齐悦梦想社群第二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观《书法史》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