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tone)是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我们认为句末语气词有增添口气和消减口气的语用功能。
一、增添口气
在以下四种句类中,用不用“啊”都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呗句,也都分别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呗这四种语气:
这件事并不难办(啊)。—陈述句
你叫什么名字(啊)?—疑问句
你千万要小以啊)!—祈使句
这种品格多么高尚(啊)!—感呗句
可见,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呗这四种语气的手段是相应的句调,而不是句末语气词“啊”。“啊”本身虽然并不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呗的语气,但是它具有给各类语气增添口气的作用,如上述四例不用“啊”时,口气相对急促,用“啊”以后,口气相对舒缓,“舒缓”的口气是由“啊”本身增添的。
“啊”的音变也能起增添“舒缓”口气的作用,例:
今天我没有休息(呀)。
他到底有多高(哇)?
我的天(哪)?
上述三例不用“啊”的音变形式时,口气相对急促生硬些,用了“啊”,口气舒缓一些,可见“舒缓”口气是“啊”的音变形式所赋予的。
能增添口气的句末语气词主要有这样几类:
(1)的、的了、啦、楼—能增添“肯定、确认”等口气。
我会尽力帮助你的。——“的”表示对事实的确认。
煤够烧一年的了。——“了”表示已经如此或表示新情况。“的”和“了”叠用,“肯定”和“确认”的口气更强烈。
你早就把我看透啦?——“啦”是“了”和“啊”的叠用,是用舒缓的口气陈述已然的事实或情况。
那就太晚喽!——“喽”是“了”和“哦”的叠用,除了表示陈述已然的情况之外,还带有“轻松、庆幸”的意味儿。
(2)嘛、呗—能增添“显而易见”的口气。
如今是婚姻自由嘛!
去就去呗!
在近代汉语中,语气词“么”可用于疑问句句末,如:“周大娘在家么?”(《红楼梦》)“么”也可用于非疑问句句末,在现代汉语中,把前一种用法的“么”写成“吗”,表示“可疑”,把后一种用法的“么”写作“嘛”,表示“显然”。“嘛”是表显然的“么”和“啊”的叠用,是用舒缓的口气陈述显而易见的事情。“呗”是“吧”和“哎”的叠用,表意上接近于“嘛”,但“呗”和“嘛”有所不同:“嘛”带有解释说明的语意,“呗”带有勉强同意或让步的语意。
(3)哟、哦、喽、咧、哩—能增添“疏缓的提醒”口气。
咱们的胜利成果是用鲜血换来的哟!
娘子,看新衣裳哦!
开会去喽!
事儿能办才说咧。
他那爱人还是我介绍的哩。
(4)着哪—能增添“夸张”的口气。
这阵儿,四外八庄都起事儿啦,欢腾着哪!
舞厅里少男少女,歌声掌声,热闹着哪!
“着哪”中的“哪”是“呢”和“啊”的叠用,“着哪”,能增添夸张的口气,常用于描述性的句子。
(5)呢—能增添“不容置疑”或“深究”的口气。
“呢”有两种用法:
一是用在陈述句句末,增添“不容置疑”的口气。如:
他比我小好几岁(呢)。
看样子有十里多路(呢)。
我觉得热得很(呢)。
以上三例,不用“呢”,是一般的陈述。用“呢”,能增添“不容置疑”的口气。
二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增添“深究”的口气。如:
他在等谁(呢)?
我的书在哪里(呢)?
不用“呢”是一般的疑问,用“呢”增添“深究”的口气。
二、消减口气
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和非是非问(包括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
是非问句的句末可以用“吗”,不能用“呢”。
非是非问句的句末,可以用“呢”,不能用“吗”。
在是非问句的句末用不用“吗”存在着口气差异,如:
“你姓王?”句末不用语气词,疑多于问,疑惑的口气较强。“你姓王吗?”用“吗”问多于疑,“吗”消减了疑惑的口气。
“他能给我钱?”的疑问语气是靠句调负载的,在该疑问句的句末用“吗”有两种情况:一是句调趋降时,心理重音落在“能”上,意思是问“能不能?”,疑问信息并非“全靠句末的`吗’负载”,而仍然是靠句调来负载的,“吗”只起消减疑惑口气的作用。二是句调上升时心理重音落在“钱”上,句末的“吗”也并非起“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吗”也仍然是消减疑惑口气。也就是说,句调的升降只区分疑问点,而句末的“吗”都是消减疑惑的口气。不用“吗”,疑问句的疑惑口气较强,用了“吗”消减了疑惑口气。
“吧、不、啵、呗、了”可以用在是非问句的句末,也都起消减疑惑口气的作用。如:
大小适合(吧)?(李准《李双双》)
袁先生进来喝两杯(不)?(《曹禺选集)
天亮了(哒)?(周立波《暴风骤雨》)
多少年了,你记得我(呗)?(魏巍《东方》)
这么说,穷人的日子算是有个盼头儿(了)?(管桦《将军河》)
不用括号中的语气词时,疑惑口气较强。用了括号中的语气词,疑惑口气被消弱了。
“吧”用于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的句末,能分别消减相关的口气:
“吧”在疑问句句末,能消减疑惑口气,如“你就是马强?”疑惑口气较强。“你就是马强吧?”消减了疑惑口气,因为“吧”表示“半信半疑”。这时“吧”常与“大概、也许、恐怕”等搭配。
“吧”在一般祈使句句末时,能消减“命令”的口气,增加“商量”的口气。如:“这里水不深,从这里过去吧!”;
“吧”在命令口气较强的祈使句句末,更能消减命令口气,如“快去!”,命令口气较强、较生硬。“快去吧!”,削弱了命令的口气,使命令变得缓和一些。
“吧”在陈述句句末,能消减“肯定”的口气,增加了“半信半疑”的口气。如“这茶冷了。”是一般的陈述。“这茶冷了(吧)。”消减了“肯定”的口气,增加了“半信半疑”的口气。
“罢了”能消减“庄重”口气,如“说说罢了。”同时限制陈述的范围,前面常用“只是”与之呼应。如“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语气词“就是了(都念轻声)、而已”,也起消减“庄重”口气的作用,“就是了”用于口语,“而已”用于书面语。
节选自《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武汉国际汉语教育中心 公众号 yayantime
办公地址:华师培训大楼A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