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让男人成长的“男性计划” 第1节 帮助男人找到新的位置 对比过去,现代社会在文明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性别问题上,很多传统的观念和固有的习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19世纪下半叶起掀起了女权主义运动浪潮,经过女性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女性拥有选举权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在女性主义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今天,男性却陷入了一种迷茫的状态。尤其在最早产生女权主义的欧美国家,男性的传统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按照过去的社会分工,男人侧重于承担社会责任,女性则更多负责家庭事务。
的侵略守卫,到近代的工业制造、现代的科技发展,男性的社会身份随着时代在不断改变,他们是需要适应社会变化的主体,而女性一直被认为只有一个主要职责——照顾家庭。 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使得社会对于劳动力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原本男性可以从事的工作,女性也可以胜任,更多女性开始被推到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让大量青壮年男性奔赴战场,女性也不得不从家庭走向社会,承担更多工作和责任。这一系列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分工,男性对于社会职责的垄断正在瓦解。随之而来的男女平权运动,无疑挑战了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同时也剥夺了他们曾经的特权。
男性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的全新挑战?作为一名男性,应当具备哪些要素,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个社会里,怎样做才称得上是男人?这已渐渐成为绝大多数男性的困惑,同样也成了我的困惑。 说来也巧,我的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名为“男性计划”的课程。 我这个朋友以前是军人,退役之后在生活中碰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男性危机。他是一个白人男性,就和很多美国人一样,学着大爱无言的父亲的样子成长为一个男人。
参加这次课程的无疑都是男性,一共有四五十人的样子,大家都住在一个宿舍里。一般情况下,课程组织方都会筛选学员,因此我之前参加过的课程,其学员背景都比较相似。但“男性计划”课程仿佛只有一个标准——你是成年男性就可以了。在这四五十个学员里,有些很年轻,像大学生,有些可能已经六七十岁了;从这些人的打扮来看,有些人应该是经济条件不错的成功人士,有些就是很普通的白领职员和蓝领工人,或者干脆就是做苦力的。
当今社会,尤其在美国,如果一个男人说了“我要做男人”,那是会受到排斥的。美国社会讲得最多的是消除歧视,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我在《征途美国》一书里讲过,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特性就是种族差异。大家都会说少数族裔遭受到了多大程度上的社会不公平对待,女性群体又面对了怎样的歧视,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差异就更加不用说了。很多人都认为,造成这些差异或者说歧视的来源是主流群体——美国的男性白人。 所以,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女性主义者,会经常说要实现性别平等,男人就应该比以往多承担一些家务,应该表现得更温柔,因为传统的男性角色很少做家务,也很少表现得温柔体贴。
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担心,觉得“男性计划”讲的其实就是做男人,那很容易就联想到对立面——反对女权主义。因为社会上每当提到男权概念,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反对女权。但是这个组织所要做的是鼓励男性互相帮助,找到自己的男性特质。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男子汉,帮助你根据当下的社会情况,重新树立符合现代人所期待的男性形象。 尤其和他们当面交流之后,我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信息:女性主义非常好,解放了女性。那么男性在新时代下受到传统的束缚也很严重,所以也要解放男性,帮助男性找到新的位置。因此,就有了这么个“男性计划”。
第2节 回到印第安人的成人礼
第一天课程刚开始,组织者就告诉我们,这次课主要想探讨并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分别是:第一,传统男性的形象被打破之后,现在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新形象作为替代,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二,男孩与男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男孩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人? 这两个主要问题其实又可以引出更多的细分问题,可能涵盖了我们平时自己内心感到困惑的许多问题。例如当今社会,人们不断否定着男性的固有印象,说男人不应该这样说,不应该那么做,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那种行为又落伍了。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样子才是真正的男人呢?许多男性不论是否成年,他的很多生活表现始终还像一个男孩,到底怎么样才可以从男孩蜕变成真正的男人? 创办者们研究了印第安人许多种文化,这门课程就借鉴了印第安人的很多做法。
场地被精心布置过,充满了浓郁的印第安风格。地面铺满了地毯和毛皮,上面绘有各种动物的形象,出现最多的是野牛,也有一些羚羊和狼。四周的墙壁挂满了饰品,就连玻璃门也用厚厚的兽皮裹住,透不出一丝的光亮,这让室内非常阴暗。为此,四周的角落里点起了火把,有些插在地上,有些架在墙上,忽明忽暗的火焰随着气流跳动着,投射在地面的人影也随之颤动,再现出非常浓厚的古代印第安部落氛围。 在进入场地之前,所有人都被要求脱掉鞋子。大家光着脚踩在地毯和兽皮上,再加上四周火把产生的热量,不但不觉得冷,还微微有些出汗。
假设这个胆小的人被告知,自己心里有一名勇士。勇士,顾名思义就是“遇到事情绝不退缩,能够勇往直前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识,相信没有人会说勇士会逃走的。我们可以问他:“如果遇到困难,你心目中的勇士会怎么办?”人们通常会回答:“那他一定会冲上去,勇敢面对,并且解决问题啊。他怎么说也是一名勇士啊!”但是,如果你问他本人:“如果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他可能会不断找理由说:“这个情况很复杂啊,的确比较困难啊,我真的做不了。”因为他还处于自己的日常状态,他给自己设定的角色就是胆小的。
心里给自己定义的角色是爱人,那作为一个爱人,会怎样对待父母呢?他可能马上就像换了一个人,热情地说:“我爱你们,爸爸妈妈。”但是如果你问他本人,他可能就会说:“我爸妈讨厌我,他们对我这么不好,我一点都不爱他们。”这就是原型状态和日常状态的对比。
当时,每个人都被问到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动物。当我们说出答案后,酋长会告诉我们,各自代表了什么。比如说,有人说最喜欢红色,酋长会说他的能量是爱。有人说最喜欢的动物是老鹰,那么他的能量可能就是自由。 酋长介绍完之后,就要求我们跟着他一边念,一边做动作。我们就跟着他念,每种能量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动物是什么。这时旁边有人在用乐器给我们伴奏,嘴里还发出“呼哈”这种很原始的吼声,让人很有感觉。然后,当酋长说“东”,我们就朝东走,呼喊属于东方的能量、颜色和动物;当酋长说“南”,我们就往南走,大声讲出属于南边的能量、颜色和动物;当酋长说“下”,也就是指大地,我们就朝下指,说出能量、颜色和动物。 当时的场景很有拍电影的感觉,真的像生活在印第安部落里面,正进行一个神秘的仪式。我觉得挺有趣,但就是不太明白,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意呢?总不可能我吼了就真的拥有这些能量吧? 接下来,和之前的一些课程一样,我们也被要求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方面,组织者可以通过我们的故事来了解我们的内心;另一方面,讲述也是具有挑战的,我们必须坦诚地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平时我们不愿意公开的事情,这能让我们进一步打开心扉,投入课程。 酋长说,男人需要真正做到的事情,首先就是诚实,而且说到就得做到。但在现代社会里,这好像很难实现。虽然企业界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准也就是诚信。但是,当我们离开了工作环境,回到家庭或者处于一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我们就不那么关注诚信了。
在我看来,“原型”很有趣的一点是激发。每个人身上其实都具备很多不同的特征,而不是说只有一个人是勇士,或是只有一个人是国王,“原型”只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侧面。酋长给你一个“原型”,你就会格外注意这一点。尤其是在这方面你表现得不那么明显的情况下,它可以帮助你激发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 如果我心里没有龙的话,我想我会很高兴和另一个动物之间发生关联。一想到这个动物,我就会想到这个动物所代表的能力。一直以来,每当我想起龙,我都会感到自豪,龙给予了我力量。“原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了人的内心潜力。可能这些潜力之前你自认为没有,可一旦你拥有的动物有这种力量,你的能量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原型”的影响下,我们受压抑的部分被唤醒了。我们首先被赋予了某一种特定的颜色和动物,激发出了某一种力量,摆脱了自身的困境,克服了原来的束缚,坦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在坦诚表达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另一种力量,就是注重当下的身体感受,而不是沉迷于对未来的幻想,或者困在过往的遗憾和痛苦里。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这些古老的传统有些被我们视为迷信而取缔了,有些则因环境的改变而被我们淡忘了。但是在学了这么多之后,我发现古老智慧和现代科学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每个时代的根本问题是一致的。而这些仪式被重新启用,恰恰说明了这些古老传统是存在科学依据的。
第3节 共患难,成朋友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时已经很晚了,回到宿舍后,大家倒头就睡,为第二天养精蓄锐。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小镇,旁边是森林,给人很荒凉的感觉。其实宾州秋天的景色是很美丽的,尤其在森林里面,落叶缤纷。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办法感受到那里的美景,因为我们是在凌晨来到森林的。森林和城市不一样,没有路灯,而且林木高大,浓密的树冠遮蔽了天空,森林中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我们被告知,这么多人要从森林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唯一能够看见的那个人也不认识路,他可能会收到志愿者给的一些灯光、声音或者别的提示,其余人就只能听到声音了。加上当时正好是秋天,大概是在十月份,晚上挺冷的,所以大家都有点害怕。
出来,毕竟美国已经很少有大型野兽出没了,我们也不是在国家公园里。但我们是在晚上被叫出来的,可以想象,晚上的氛围总是比白天阴暗许多,而且大部分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被突然拖出来了,身上穿的还是睡衣,风一吹,感觉很冷,身体也在瑟瑟发抖。 森林里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你走在城市里面,起码你不用担心人行道上会有汽车行驶,因为城市里很多规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但是在森林这种自然环境里,什么都没有被规划过。路是不存在的,就算走的人多了,踩出了一条路,但这种路也是不好走的。你可能走着走着就磕到一块石头,一脚踩到潮湿泥泞的地方或者一条蛇的身上,也可能被旁边一棵树的枝条打到脸上。因为夜晚,因为寒冷,因为我们正闭着眼睛调动我们的想象力,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被不断放大,原本只是未知,慢慢就变成了恐惧。
说:“万一你跌倒了,我会扶住你的。”一路上,我们走得很慢,我也知道有人跌倒了,不得不停下来,但是大家都没有抱怨,而是帮助他。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温暖。 一路上,我们都能听到敲鼓和吹笛子的声音。因为看不见,所以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总算是有人提示我们朝哪里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间,我感觉到前面好像有光,一闪一闪的,像是一个火堆。这个时候,有人说可以睁眼了。我们扯下眼罩睁开眼一看,的确到了火堆前面。 然后,大家围成一个圈。组织者对我们说:“恭喜你们!你们过了第一关,作为男人,你们能够肩负责任,互相帮助,才能走到这里。” 记得在行进过程中,我前面的人提醒我要拉住他,因为他觉得他对我负有责任,他既要跟着前面的人,又要带着后面的我前进,不然我就不知道要去哪里了。
他们也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只要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就没办法前进了,整个团队的人都很清楚这点。如果要整体到达目的地,只有保持互相支持的姿态才能前进,有人倒下了就一定要扶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很明确目标是什么,也知道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社交中,也是这样和团队其他人进行着配合的,但因为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很容易就忽略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好像天生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忽略了许多人生必备的本质,坦诚就是其中之一,责任感是另一个。 从森林返回后,兴奋感、成就感和巨大的刺激混杂在一起,使得大家一时难以入睡,于是就开始闲聊。 我住的宿舍里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一个是看起来很友善的白人胖子,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他的长相很普通,身高大约1.65米,但体重将近200磅,头发修剪得很短,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看上去就像一个和蔼的邻居大叔。
当时的男孩,也就是现在新一代的男性,肯定也是学着父亲的样子成长起来的,但是他们发现在当今社会,这种男性形象行不通了。大家都在反对过去的旧式男性形象,攻击他们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会告诉这个时代的男人们,既然这些那些都是不好的,那么好的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舆论一直在呼吁男性做出改变,那么该怎么改变?新时代的男性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男性计划”项目就是为了让每个人找到相应的答案。
第4节 赤条条共舞,坦荡荡分享
第二天,大家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还是光线暗淡的空间,墙上安放着火把,地上铺着兽皮,场地中间有一个火堆,其实挺暖和的。“男性计划”在美国出名,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参与者被称为“一群不穿衣服的人”。有些人比较放得开,连内裤都不穿就冲进来了。 旁边的工作人员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鼓,有的嘴里哼哼哈哈地唱着古老的歌。扮演过去部落里的萨满祭司的人站在当中,他会指着一个人,问一连串的问题:你是谁,你站出来,你的颜色是什么,你的动物是什么,代表了什么,那你现在拥有这个力量,你会怎么表达你自己。 其实本质和第一天差不多,只是在形式上有些调整,但是因为有了第一天的铺垫,很多人慢慢从自己日常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是一个同性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男人。”他看上去30岁出头,身高超过1.8米,非常瘦削。平时眉头紧锁,看上去内向而柔弱,脸上布满了不合年龄的沧桑和萎靡。我发现他站着的时候,身体总是有些伛偻,好像要把自己藏起来。
然后,昨天在寝室里和我讲了个人秘密的胖子也上来了。他也讲了自己的能量、颜色和动物,然后果然就像他昨天说的那样,分享了他猥亵儿童的故事。他说:“我很惭愧,我做了这些错事,被判了监禁。在美国这样的事情是登记在案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所以社区里没人愿意租房子给我,这是我的耻辱。” 他接着说:“其实,在我小时候,我也被别人性虐待过。”说到这里我就明白了,这显然影响到他成年以后的行为。他表示:“正如我刚才分享的,我的动物是熊,色彩是金色,我拥有内心的神秘力量,我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在这个课上是没有鼓掌的,大家在他发言后通过吼叫和跳舞的方式对他表示鼓励。
组织者教我们一种印第安人的传统舞蹈,但随后建议我们脱光了衣服跳舞。他说:“我们生来就是赤裸裸的,如果要成为真正的男人,那我们就要像刚出生时那样坦诚相待。”于是,我们就开始脱衣服了。因为在场的都是男性,所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一起跳舞的时候,我就发现,在短短两天之内,大家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团体。而且这和之前在芝加哥经历的社群建设实验还不太一样,那个社群更多探讨的是规则,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好一个社群,是思维上、语言上的互动。现在这个群体从身体上就是自由解放的,给人的感觉是大家在一起,每个人对这个集体都有责任感。而且印第安文化氛围让我们感觉到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需要什么现代文明规则,只要互相坦诚就可以了。跳舞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了大家的全情投入。
第5节 汗屋仪式 第三天的项目也很有意思,叫作“汗屋仪式”(sweat lodge),这在印第安人文化里是很出名的。 所谓的“汗屋”,就是一座外面覆盖着兽皮的、密不透风的小石头房子。他们会在晚上把大块石头放在火里烤热,第二天再把烤热的石头放到小房子里。因为房间里非常热,大家都得脱光了进去,有点像桑拿房,里面又黑,又闷,又热。人一进去,很快就满头大汗了。 进入汗屋后,就有人坐在那里,拿着杯子让我们每人喝一口水。原本在印第安部落里的这个仪式上,杯子里会放入含有致幻剂的饮料。但是我们喝的就是一杯普通的水,每个人喝一口就好。那人说:“喝完之后想想,这几天你们上课有什么收获。”
因为这已经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仪式也终于结束了,所以大家真的就是在闲聊。很多人都说:“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经历,还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也有人说:“我原本希望逃离这个社会,但这次活动真的很好,我在这里想清楚了种种问题。我很希望尽快回到家人身边,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里,成为一个好爸爸、好丈夫。”甚至有些人说某某就住在我家附近,开车回去的时候是不是能捎上自己。 三天之前,大家都是陌生人;三天后,大家坐在火堆旁边,穿着短裤,披着毛毯,就好像是一群战友,彼此多了很多亲近感。这也让人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兄弟会在美国这么流行,因为它让一批人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和仪式,大家有了共同的经历,就会产生一定的凝聚力。 结尾的时候,我对大家说:“过去我的圈子都是所谓的精英圈子,斯坦福、哈佛、白宫、华尔街,身边的人的学历经验都差不多。但是这次的活动,我碰到的人是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和阶层,甚至有犯过罪的。
现在不管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说社会撕裂很严重,但是每个人所担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虽然不同阶层在焦虑上的落脚点和表现形式都不太一样,比如精英家庭担心孩子不能进好学校,一般家庭担心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可是焦虑情绪是一样的,故事也是相似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难和其他阶层的人沟通。就像没上这些课之前,我也没想象过自己怎么跟和来自农村的老人家、工人以及有案底的人沟通。很多人都说:“他们跟我们思路不一样,讲不通的,就别讲了。”但每当我回想自己站在火堆旁边的一幕时,我都觉得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我讲的他们听得懂,他们讲的我也听得懂,只是取决于你愿不愿意讲,愿不愿意听。
第6节 真的男人敢直面真的人生
“男性计划”项目结束之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第一天,每个人经过了一次内心洗礼,通过“原型”把自己内在的能量唤醒,开始活在当下,不逃避现实;第二天,每个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和群体负责,而群体对每个人来说,在这次活动结束之后,就可能是家庭、公司和社区,自己要为别人负责;第三天,通过汗屋仪式,当我们在一起流着汗喝下一杯水的时候,就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了。 有时候,某一段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这短短的三天就让我认识到,男人是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的,男人也是可以很好地照顾家庭的,我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也被打破了。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怎么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的男人,那就是能够面对现实,真诚坦然,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
传统社会赋予男人的意义是坚强和隐忍。人们也总是以此为借口,回避痛苦,不敢面对失败。而真正的坚强在于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这其中包括自己失败和软弱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男人必须要有责任感。那些对别人不负责的人,往往对自己也不负责。人如果一辈子都因失败而感到羞愧,或难以启齿,那他怎么能对他身边爱他的人负责呢? 就比如那个犯过猥亵罪的男人,假如面对他爱的人,却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过去,他们会有很好的发展吗?即便有,当对方哪一天发现了他的过去,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他。 但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很坦白地说:“这件事是我过去犯下的错误,我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如果你现在愿意接受我并给我机会,我会非常开心;但如果你不愿意,我也可以理解。”如果这么说的话,别人会怎么看他?会不会觉得这个男人很有勇气?这是不是更代表着他会对自己和别人负责? 这就是我在“男性计划”之后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当我说出了自己的过往,尤其是失败的经历之后,反而放松了许多,而我也相信,别人并不会因此而看不起我,反而会觉得我有勇气面对人生本来的样子。 说到底,我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我只能更有勇气面对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和做的事负责。这就是真正的男人,也是一位超越性别之分的真正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