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文艺和娱乐之间

我知道,我这篇文章怎么写,都不会令人满意。文艺青年会调笑你不懂文艺,娱乐一族会误把你的表达当成心灵毒鸡汤失效后的无病呻吟,奋斗一族会鄙视你浪费时间。

混吃等死的人说,我只是不屑;和时间赛跑的人,却娱乐至死。我只想选择体验生活,然后记录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很美的的句子和图片。心灵鸡汤和励志语录少了许多,露骨的发泄也基本上绝迹。的确应该赞许更多的人选择了新的一种生活方式。记录和拍摄确实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治愈功能。

但傲慢似乎是在所难免的。刘诗诗铺满银屏,有人会感叹:中国观众的审美暂时还配不上像郝蕾、余男这类演员的演技。于丹成名,有人会觉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吴晓波下海,更像是一个浑身铜臭味的男人在文化圈乱窜。文艺何曾有定论,可也不应被标签化。

文艺应该是思考、记录、精致,这没错。但不应该是慵懒,更不应该是偏见。如果是这样,那我选择待在文艺和娱乐之间。

柴静是文艺青年当中的灯塔,但她一点也不慵懒。

咪蒙不会被认为是文艺青年,但她有自己治愈苦难的方法。

宁远是生活家,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商人。

罗振宇很自豪地标榜自己是商人,但我倒觉得他更是一个实干的文人。

步履不停写的文字是为了卖东西,但还是有很多文艺青年为之趋之若鹜。

既然傲慢和偏见不可避免,那韩寒的嘲讽,陈丹青的揭露不是与之殊途同归么,为何一定要分出个阵营。


我对概念越来越模糊,却对生活越来越清晰。

大多数人只是想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可始终不遂人愿。我知道我不会去做研究,但我会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持续的学习;我知道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不会混吃等死;我知道我不会心无旁骛,可我不会贪嗔痴怨,我知道我不会也不想成为艺术家,可我会学着去欣赏和感受艺术带来的享受。

因为我不曾想把生活过成一首诗,也不想把生活过成一场比赛。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走于文艺和娱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