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挂钩个人征信 可以破解“过马路”难题吗?

  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热议,从7月起,南京交警部门正式启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抓拍。与以往不同的是,违法抓拍不再一次性处罚了事,而是将曝光个人信息并与个人征信挂钩。新政施行以来,效果如何?这样的处罚能否对交通违法行为产生常态化震慑作用呢?不妨随便至信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交通违法挂钩个人征信 可以破解“过马路”难题吗?_第1张图片
闯红灯

  “非现场执法”有了证据支撑

  “能否核实一下照片?我记得当时没有闯红灯啊!”7月10日上午10时,收到交通违法短信提示的刘先生来到南京市兴隆大街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人现场教育点。当4张照片清晰呈现在刘先生面前时,他连称“确实没在意”,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这4张照片,来自南京交警部门最新启用的抓拍系统。新系统在原系统基础上增加了“2秒抓拍、5秒人工确认”的电子抓拍即“非现场执法”,不仅可以逐一识别人脸,还将比对后台数据,匹配相关个人信息,并发送交通违法短信提示。一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电子抓拍系统会截取4个画面展示在路边大屏幕上。以闯红灯为例,第一张照片显示当事人站在斑马线前;第二张则是红灯状态下当事人踏入斑马线的照片;第三张照片上,当事人闯红灯后正走到路中间;第四张是当事人走在路中间的截图,并配有一张大头照。

  “利用高科技手段,破解市民对非现场执法的质疑。”南京交警四大队民警贾耀富说,此前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取证较难,管理和处罚无从下手,即便处罚,几十块钱的罚款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因此很难形成常态化管理。

  目前,南京市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电子监控抓拍路口已设有多处。南京交管部门人士表示,将在此基础上辐射周边路口加装电子监控抓拍设备,加强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交通违法挂钩个人征信 可以破解“过马路”难题吗?_第2张图片
闯红灯

  行人累计5次闯红灯将影响征信

  近年来,各地对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治理招数层出不穷,从口头警告到罚款,再到大屏曝光甚至通知单位,大多见效快,但真正达到长期治理效果的并不多见。

  早在两年前,南京交警就在新街口设立电子屏,对闯红灯行为实时曝光,但以警示教育为主。“对于曝光个人信息及关联个人征信,不少市民觉得‘有点狠’,但是从近几日情况看,违法起数逐日下降,主动前来接受处罚者人数不断攀升。”南京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还不知道未来将有哪些具体影响,但还是尽量避免比较好。”一名前来接受处罚的市民现场坦承,除了被曝光个人信息有点“难看”,自己更担心的是与个人征信挂钩产生的长期影响。

  作为社会信用机制的组成部分,江苏省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已将机动车违法记录与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记录全部纳入。

  对此,南京市还出台了更细致的规定。去年施行的《南京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一年之内闯红灯、骑快道累计达5次以上的,将构成一般失信,一年之内一般失信达到3次以上还将升级成较重失信。一般交通信用失信记录有效期1年,相关部门将对一般失信人进行信用提醒或诚信约谈,敦促其纠正违法行为、诚信守法。而较重交通信用失信记录有效期3年,同时失信人员被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较重失信库,将受到多部门的联动惩戒。

交通违法挂钩个人征信 可以破解“过马路”难题吗?_第3张图片
闯红灯

  社会治理还需长效机制

  “对于治理新举,在点赞的同时,还应当冷静观察效果。”业内专家表示,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引导和规范。

  在德国,完全靠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来引导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一旦出现诸如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相关人员则要付出巨大代价——不仅需支付一笔罚款,还会被记录在案,信用受到影响,第二年的保险费用相应上涨,其名下各种贷款也会因此缩短还款时间,银行或许还会提高贷款利率甚至停止提供贷款。

  “当前,我国各地正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形成诚信守法的长效机制,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人也将遭遇联合惩戒。”有关专家认为,应尽快制定规范各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公开与应用的制度办法,真正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有效制度。

  除了实行信用管理,不少专家还提出,应多管齐下,既严格执法,又要创新道路规划,充分保障行人路权,解决好人与车的路权冲突,建立社会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破解“过马路”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通违法挂钩个人征信 可以破解“过马路”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