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润物细无声
转自:兰州大学
转载人:黄秀
—— 1——
宋仁宗景佑三年的冬天,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
擅于治学的父亲与知书达礼的母亲给了苏轼最原始的启蒙。苏轼从小就博览群书、能说会写,才识过人,周围人多为赞赏。苏轼在一片称赞声中度过他的童年生活,暗暗骄傲的他在自家门前写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老者闻之拜访,拿书让之读,才一页一列,苏轼就读不下去了,因为有字不识,越读不识字越多,苏轼尴尬,继而羞愧。待客走后,他重改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不同于他父亲的大器晚成,苏轼初次进京考试及第时年仅21。
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脱颖而出,全文逻辑严密又平白晓畅,毫无晦涩做作感,令主考官欧阳修及小试官梅尧臣大为欣赏。优秀的文笔和创新的思维使得苏轼锋芒初露,欧阳修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年少成名总是好坏参半。它会给你勇往直前的信心,也会给你万物皆好的蒙蔽。
得到了当朝文豪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苏轼很快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必传遍京师。
苏轼自然而然地走红了。
这是苏轼人生中少有的得意时光,此时的他,眼有太平盛世、胸有远大抱负、心有治国良方,他也难免有些小骄傲。他不曾想命运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安排,有朋有友、有花有月、有诗有酒,当是人生好时节。
—— 2——
命运这双无情手给予剥夺都无定律。
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这得意时光,父母便相继去世,接着爱妻王弗也患病离世,没了属于他的温柔与心安,苏轼悲痛。她把妻子安葬在自己父母墓旁,并种下松树万棵。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松树三万栽”,他写下这伤心诗,把对妻子的思念栽进松树,种进天地。
生活并未给苏轼喘气的机会。就在这一年,震惊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变法争议不断,王安石是当朝宰相,手握重权,反对者自是困难重重,离京辞官者众,这是苏轼第一次感到世界的“不和平”,他隐约认识到了政治的复杂。
此时的他在困惑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一腔赤诚。他上书论新法弊病,惹怒了王安石,苏轼自知处境艰难,自请离京,去了杭州。此后,他又辗转密州、徐州、湖州,在苏轼人生的图景里,他的轨迹多是被调任,他总是循着自己的内心奔走,而他每到一处,就造福一方,他革新除弊,受人爱戴。
如果说这些或自请或奉命的出京任职是苏轼跌宕政治的开端,那么乌台诗案就是他的最低谷。
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因一篇《湖州谢表》遭人陷害。新党说他衔冤怀怒、包藏祸心。这时,早就妒忌苏轼才情的小人们接踵踏上政治舞台,一时间,朝廷一片倒苏之声。
苏轼被捕了。
狱中的日子很艰难,不断有人落井下石,苏轼的人格与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当时有言“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苏轼再有才,也不过是血肉之躯,面对小人的构陷与侮辱,他痛苦。昔日红极一时的大才子竟然锒铛入狱,还被人如此通宵侮辱,苏轼痛啊,换作他人,自我了结都不足为奇,但苏轼却说:“ 圣主如天万物春,草臣愚暗自亡身。”
林语堂曾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的确,即便在最痛苦时他也有对困境的接纳和敌人的包容。
在狱中的日子,是他思维和心理的重构期。
人处高峰,往往愚而不自知,因为身边充斥着风月与杯盏、阿谀与奉承。
相反,人处低谷,更容易自我反省剖析。
苏轼认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才华也是祸患的开端,对比以前的才华外露和现在的锒铛入狱,他感到惭愧。
很多有识之士帮苏轼说话,而最后救了他的,不是他人,而是昔日政敌王安石。
王安石上书:安有圣士而杀才士乎?只此一言,苏轼得救,103天的监狱生活结束。
——3——
命运的无情并非让人身处低谷,而是给人点甜头再旋即加倍夺走,这种高低落差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
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并无实权。
此时的苏轼伤心。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对周瑜的赞赏下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叹。
可苏轼到底豁达。
又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又苦又短,不如享受当下,与江月共饮美酒。
不同于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活,在情感上,苏轼是幸运的。
虽亡了两次妻,但终有人伴他左右,陪他终老。苏轼的才情和人格魅力吸引着他的身边人,而身边人也回馈给他同样的真心,这种真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的丰盈。
他的心灵并不孤独,人的心灵一旦有了栖息地,就很难真正被打倒,因为他有避风的港湾,有再战的勇气,它可以低下头舔舐羽翼、吸收爱的养分,然后再次出发。
此时,伴他左右的是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不及王弗的智慧,也不及王朝云的才情,但她却是苏轼的心头暖。她陪苏轼度过了二十五年的起伏期,辗转各地,任劳任怨。苏轼很感动,他比王闰之大十岁,却爱以“老妻”称呼她,并表示死后要与之同穴。
由于经济紧张,他们自己开荒种田,王闰之陪他耕田采茶、不亦乐乎。苏轼给垦殖的土地起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
他闲时与友人游赤壁,品佳肴、赏美景。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他的旷达在于对自我与世界清醒的认知:王侯平民不过三餐一宿,顺应自然方得自在之心。
——4——
政治就如人生一样,无常便是常。
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苏轼一路升为翰林学士。
如果说苏轼只是当年名动京师的学霸、备受赏识的才子,那么他的连连高升可能会令他膨胀。但死里逃生过的他成熟了很多,他的成熟不是逐渐走向乖巧与妥协,而是更加顺应自我和内心。
他认为,此时,极力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与当时的“王党”是一丘之貉。
于是,苏轼又上书了。
很难想象一个因上书入狱的人会为了同样的原因再次上书。他永远保持着清醒的自知以及对世事的公允心。
苏轼又被调去了杭州,他浚西湖、建三塔,筑苏堤,为民造福、自得其乐。人们感激他,过年时送猪肉以表谢意,而作为吃货的苏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做美食的好机会。他让人把肉切成方块,用绳子绑成十字结,放半碗油,肉皮向上,小火慢烹。最后连酒一起,发送下去,在送的过程中,人们误传为以酒煮肉,结果煮出的肉,味道更好,人们称之“东坡肉”。
苏轼不论何时都不忘了吃。在被贬黄州时,他惦记着长江里鲜美的鱼,研制各种做鱼的方法,手艺很好。
有趣闻说,好友黄庭坚来蹭饭,苏轼把鱼藏起来,被黄庭坚发现并打趣:蘇字中的鱼可以放在上面吗?苏轼说:不行。黄笑:“那你为什么把它藏在上面呢。”苏轼只好把又鱼拿出来。
——5——
经历了多次被贬,晚年的苏轼应召北还。
也许苏轼并不适合朝廷,在回朝路上,他与世长辞。
北归途中经过多个气候带,苏轼不适,染上疾病,可生性豪放的他还是吃了冷饮解暑,第二日又与友人约饭。他自知病情加重,也不请医生,在此期间,他和友人论诗赏文,好不快活,直到卧病在床,再无力气。
亲朋好友见状悲伤,苏轼倒很坦然:“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
方丈好友让他加油去极乐世界。
可苏轼回答:“着力即差。”
是啊,着力即差,这四字映照了他的一生:随心随性、旷达得乐。
苏轼的一生,如向上的大树,枝直而叶茂。天晴时,不贪阳光,不恋安逸;风起时,不惧摇摆,不畏打击。他有不开心就转身离开的孩子般的洒脱,也有不甘心就重头再来的孩子般的勇气。不论外界如何变幻,他始终守着他的清风与明月,也吸引着周身的鲜花与溪流。
这才是除才华外,旁人该妒忌的吧。
说完这话,他便撒手人寰,这是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苏轼辞世,享年六十六,亲人朋友无不哀嚎痛哭。
从此,他真应了自己的心,去了属于他的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