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学习记录8

知识躁狂不是因为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知道得太多,能应用的却太少。

能力有4个层次: 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 。分别对应: 不知道,知道做不到,知道做得到,不知道(无意识了)但是还能做到 。

其中最有快感的,是从不知道,到知道做不到。因为知识获得是瞬间行为,非常有趣。

接下来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践行把知识升级为能力,慢慢地提高能力;一条就是继续刷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瞬间快感。时间一长,能力越学就越强,而且习得的速度更快;但是知识其实是越刷越多,永远无法穷尽的。

1、两个相似的人,比两个互补的人更有可能走到一起。


2、相似性不是指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的门当户对,而是指价值观、消费观等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

为什么精神上的一致性这么重要?

因为一致性意味着这两个人目标一致、判断相近,只不过分工不同;即使有了冲突,为了一致的目标,也更容易调和,这是一种进化上的优势。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两人的核心观念不冲突,又在行为、能力上互补,也许是最佳的组合状态。

我们最爱的,终究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理解了好的爱情是找个相似的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对了,找的人才能对”——不再是鸡汤,而是有一定道理。

因为你的 Mr. Right 是和自己相似的陌生人,如果一个人不认可自己,没把真实的自己活出来,他就会把这种批判性投射到相似的人身上去——讨厌跟真实的自己相似的人。所以,等你自己接纳自己了,喜欢自己了,合适的人也就变得可爱了。

2.    别被所谓的“门当户对”绑架。

门当户对,尤其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门当户对只是一种社会学概率,而你自己的感觉才是大概率事件。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代,门当户对是一种选择方式,掺杂了更多社会因素;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恋爱,有足够长的时间互相了解,更容易实现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3.    在感性中寻找相似性,在理性中走进婚姻。

如何验证相似性?最靠谱的方式还是在深度接触中的“感觉”。所以恋爱是要“谈”的,只有“谈”才能看清两个人的相似性。恋爱需要感性,步入婚姻则需要理性。

愿你爱上熟悉的陌生人,遇上重逢的灵魂。


“相似性”往往代表着,你最欣赏恋人的那个方面,可能是你最爱自己的地方,或者你最欠缺的地方。

生涯规划学习记录8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大部分的爱情里,相似性是起作用的;

2.  如果你一直等完美选择,很容易连最优选择也错过,优秀的人要在确定自己价值以后,主动给别人机会,完美选择是等不来的;

3.  如果你的“竞争力”不高,又非要和高分结合,也许就需要承受有一些“婚内不平等条约”,比如多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一般来说,越是稳定的环境,大家就越倾向于从众,越是不明确的环境,自我探索就越有效;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上学的时候会有班花校草,而进入多变的社交圈后,这种象征就会变少。

人类择偶的抄袭策略,也给我们增加自身魅力提供了一些小的“作弊”神器:

1.  及早入场:身边有追求者,本身就会提高你的竞争力——不是成为花花公子,而是尽快学会和异性自然、融洽地相处,这会让你更受欢迎——不要等到确定要结婚,才开始谈恋爱。

2.  提高竞争力:千万不要把爱情想得太纯粹,爱情包括了精神部分,同时也包括了动物性和社会性的部分——永远不要排斥健身、化妆、展现潜能、秀智力等让自己外在更有竞争力的东西,毕竟,别人首先是通过你的外在来了解你的。

3.  在新的赛道取胜:越是稳定的环境,比如学校、单位、相亲角……“抄袭式择偶”的风气就越重。如果你不是社会主流的“优胜者”,一定要找个新的环境换个赛道。比如组织出游、集体培训、义工活动,在新的环境里,大家开始切换到“自我探索”模式,你的分数会被重新设定,别人会有机会从更多角度发现你的魅力。

生涯规划学习记录8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把孩子看作是一种家庭需求的特殊“商品”,不同家庭对这种“商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中产和富裕家庭抚养孩子的目的,是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精神收益和心理满足。这就像购买名贵汽车、音响一样,是“消费品”——孩子教育、成长的过程,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快乐。父母并不期待孩子成长后获得高额收益,过程已经足够了。

收入较低的家庭则相反,孩子更多的是一种“生产品” ——他们期待孩子能参与劳动、带来经济收入,并给他们养老。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抚养费用要少于孩子将来带给父母的收益。

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基本靠体力劳动,老人赡养主要依靠孩子,人丁意味着生产力和安全感。这个时候主要是“家本位”观念——无后是件影响很大的事。

到了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生产力靠脑力而不是体力,社会保障机制越来越完善,这个时候主要是“个体本位”——孩子越来越像“消费品” 。生产品是多多益善,而消费品则是少而精最好。

优势

选择生娃——继承家业,延续社会地位

很多企业家,尤其是“创一代”,即使工作非常忙,也依然希望自己能养育几个孩子。他们一方面是受传统的开枝散叶的价值观影响;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延续自己的社会地位。

选择生娃——缓解面对死亡的恐惧

趁早的创始人王潇,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我选择生育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因为害怕……暮年到来时我对如何应对那巨大的虚无感没有把握。子女是劈杀这种虚无感的利器。”

选择丁克——更好地活出自己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选择不要孩子,她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选择丁克——更自由地探索人生可能

我有一个选择丁克的朋友,她和先生共同创办了一家公益机构——她为患艾滋病的婴儿服务;去约旦河西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许多地方做公益事业。她说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和先生既亲密,又各自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而养孩子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太大,自己没有把握做一个好妈妈,所以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产生价值。她说过一句话很震撼我,“ 一个无意义的生命并不会因为延续而变得有意义,质量比数量重要。 ”

以上四点都是收益,在这个损益表里,最需要聊一聊的是家庭伦理压力,以及父母没有做好生娃准备的风险。

劣势

选择丁克——家庭伦理的压力

本期联合策划人,吴宝沛老师提到,在中国,子女的问题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两个家庭的问题。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没有孩子的话,双方老人的心理期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老人晚年的期待就是看着儿孙长大,没有儿孙对他们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也是很多人最后选择生育的理由之一。如果你选择丁克,一定要做好父母的心理工作。

选择生娃——没做好当父母的准备

做律师都需要学习、考证,但是难以想象,做父母这么复杂的事情,却很少有人受过系统教育,大部分的父母在生育前,都并未做好财力、精力和心理上的准备。

当然,因为谁都是第一次生,并没有人能做好完全的准备,但很多人会留出时间、空间,以及心理准备来陪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在孩子成长期间,你的成长是孩子教育的上限,你对自身的提高,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如果没有把握,你可以提前和有孩子的朋友聊一聊,也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甚至可以帮着朋友带几天孩子,体验一下,都会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件事。

其实,只要你考虑好自己的现状,提前做好风险准备,生和不生都是很好的选择。之所以做这一期内容,一方面是先给你多一些的角度看问题,另一方面是提醒你,除了生不生,你需要避开一个风险——那就是懵懵懂懂地随着社会的大流,顺应自己的生物本能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然后发现自己无力负责,也并不喜欢这个选择。

生或不生不是一道辩论题,而是一道选择题。重点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选择,这是一个自由人很重要的权利。

生涯规划学习记录8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涯规划学习记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