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我们已经忘记为何出发

       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曾经为了什么而出发。武则天时期,洛阳皇宫的一个拐角处每天都站着两个宫女,没人知道她们是干什么的,反正就天天站在那里,后来追溯原因才发现,在很早以前修建洛阳皇宫时,因为油漆未干,派了两个宫女站在那里,提醒大臣们不要蹭到油漆。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这样的事还少吗?

1、我们都忘了为了什么而学习

       也许我们小学的时候曾经都学过《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老师也曾经问过我们,你长大后要做什么,我还记得同学大多数回答的都是“警察”“老师”“科学家”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职业。至于我,早已忘了自己当初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学习?我想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觉得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似乎九年义务教育后,我们就该上大学,只有上了大学才是完成了人生的必经阶段。但上学目的却不外乎:“找个好工作”、“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交圈”、“改变自己的命运”等等诸如此类,但应该很少人是为了追求真理或者纯粹为了学习。应该说我们民族做事是很功利性的,这也导致了我们读大学似乎跟学习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很多人考进了大学,反而不好好读书了,彻底放松了自己。正如朋友圈感叹的那样:高考那一年才是我们知识最渊博的时候。这样的一种从众心态也让我们有了小孩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困惑:别人家的孩子学奥数,我们家要不要学;别人家学钢琴,我们家要不要学;别人家都补习,我们要不要补……。那如果我们按98%人走一样的路,那以后小孩也一样是同98%的人竞争。但其他国家对于上大学可没有像我们这样,他们只有从事特定的职业才需要上大学,很多特殊技能的工作只要去职业学校就可以,他们可以将感兴趣的知识可能与大学完全两码事。

2、你的工作是为了那点工资吗

      工作中我们也常这样,大学毕业那会,不管读的是什么专业、上的是什么学校,但我们个个都对有对未来生活怀有种种的期许,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雄心壮志。但只要经过社会这所大学的摧残,几年平淡无奇工作的洗礼,我想我们都已忘记了当初的雄心壮志,曾经的理想和抱负, 被现实打压的无影无踪,已经不敢再随意任性,已经不敢再轻易付出感情,已经不敢没心没肺的活着。现在的想法很简单, 只要每个月的工资照发,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变故,我们就不敢随意换工作、换行业、谈理想,总想着这样就能像其他人守护着目前的这点小确信,总把从事这份工作当做大学专业的延续,总把现实的不如意当地命运的安排。是否,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当初上大学真的只为了现在的那点工资吗?剩下就是自我的安慰: 简简单单就是梦想,平平安安就是幸福。

3、我们应该补充五种技能

       现在我们人人都想成为社会的精英,我从《吴军的谷歌方法论》学习到,要想做个独立自主的个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成为社会的精英,那我们至少需要学习以下五种技能。一要看透钱 精英的标准不应该是挣钱多,而应该是影响力大。但是这个道理对于我们这些财务并不自由的大众来说,通常不认同。现在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温饱都不是问题,但对钱的执着让很多人走不到学术、权力的金字塔顶尖,更不要说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了。 对钱的认知,美国精英阶层的一个共识是它是物质的媒介,而不是物质本身。 美国很多富豪为什么要捐钱?一个目的是通过捐钱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因为钱本身只是媒介。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喜欢守财,炫富,而不是善用钱财,这一点中国人相比同样有钱的犹太人差很远。二是先学会服从、合作、当助手。为什么学会服从很重要呢? 一个我行我素,不愿意服从的人,可能会成为杰出人才,但是通常难以具备领导力。 当然,光会服从肯定成为不了领导。 第二步是合作, 从几个人一起做实验,到一支球队一起参加比赛,都是很好的合作训练。无论是服从,还是合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为了全体利益牺牲一点个人利益。这才能学会当好领导,并且保护下面的每一个人。三是认清边界,学会在边界里做事情。通常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知识有限,经验不足,见识缺乏,做事情容易闯祸。但是年轻人,闯祸了容易获得原谅。因此,在大家对一个人成熟的期望值还不是太高之前,最好赶快成熟起来,不要在30岁以后还经常做越界的事情。  四是把自己培养成健全的人, 要谈恋爱,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要了解别人的心思,要和一些师长成为朋友。因为如果不了解社会,不了解生活的人当然不能日后成为社会精英了。 五是树立信仰 没有信仰,做事情就没有目标,遇到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 有了信仰,不仅做事情能理直气壮,百折不挠,就是和别人讲道理也能底气十足。

      生活不应该只有苟且,还应该有初心与远方。我们时常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当初是因为什么而出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着走着,我们已经忘记为何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