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作文课”

   记得刚开始老师给闹闹同学布置写作文,他只会两眼无神的看着面前的白纸,双手插在头发中,犹如黄鼠狼咬乌龟——无从下手,以为这是一件极难完成的事。

    但如果是他母亲带他去哪个他喜欢的地方玩,他回来总是能说的头头是道。但要他写他却又卡了壳这是为什么呢?在说道辅导孩子写作对于个位家长来说也个非常头大的事,说是孩子写作文,可教到最后往往成为家长说孩子写,那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写作水平停滞不前。写作在如今是所有家庭的难题。学生学不会,老师教不懂。家长辅导更难。写作真的有这么难吗?

给孩子们的“作文课”_第1张图片

     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花萼与三叶》(花萼,棠棣树之花,萼蒂两相依,有保护花瓣的作用,古人常用“花萼”比喻兄弟友爱。叶先生所提书名,亦采此意。)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三位儿女(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20岁左右初学写作的文章,曾经看过此书的宋云彬先生(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都夸赞“其实像这样的“作文本儿”,现在的中学校乃至大学校里,如何找得出来。我以为青年看看这一类作品,也许比《精读文选》之类还要受用些。但三位兄弟都谦逊的表示“我们写这些文章,原为练习,合将起来的作文本儿?只是学校里同学间喜欢调看作文本儿,并没有先生所说的那样好。”除了宋云彬先生本书更有我们熟知的朱自清先生为本书写的序。更能说明三兄妹的文章的精彩。那为什么三兄妹能有这么好的文采呢,我想那和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我们是否能在本书中窥探出叶先生在儿女写作教育方面的独到之处,从中我们又能学到些让孩子写作进步的法子呢?

给孩子们的“作文课”_第2张图片

   《花萼与三叶》的“自序”里,叶之善记录着吃罢晚饭父亲为三兄妹围着桌边看父亲改我们的习作的情形“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 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也和三位兄妹围坐在叶先生身旁听叶先生和孩子们谈笑风生,低循循善诱,那融融泄泄的氛围让人好生羡慕。在想到自己辅导孩子时面对孩子的错误的烦躁和没耐心的唠叨,好生惭愧。看来以后在教育孩子上我的多些耐心。在说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放在当下很难想象是出自几个还在读书的年轻人之手,文章中那对生活和深刻的观察和细节的刻画都精细,而且三兄妹文章写作范围也非常广泛既有对人物描写的篇章(《江大娘》《门房老陈》等)也有对社会和校园生活描述的(《纪念册》《考试》等)


给孩子们的“作文课”_第3张图片

     整体说来这本是非常适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既能提高孩子写作水平还能让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有所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孩子们的“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