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专栏,第一篇文章居然是和技术无关! 不过,人生还长,博主会陆续梳理很多技术,分享给大家。
先分享一个博主创业失败的故事,往往失败的故事更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不是么?
这篇文章会从一个技术合伙人角度分享创业失败的感受,和从一个技术合伙人的角度分享一些创业公司选择的观点。
两年前,我通过校友会认识了我们的创始人,那时候邮币卡电子盘(邮票纪念币磁卡证券化交易,更多了解可以搜索南京文交所)正是发展的黄金时代,南京指数从初始的100点,涨到5000多点。成交量到80个亿,创始人通过早期做代理商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多次接触后,我觉得这个生意还有爆发的可能性,于是我撺掇了我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一起组建了技术团队加入了。不过因为创始人的优柔寡断和家庭内部想法不一致,正式加入的时间是2015年11月,我们打算以邮币卡为切入点,在互联网+搜藏领域做点事情。
因为早期产品是外包开发,并且外包公司不愿意提供源代码,技术团队前三个月用996的姿态完成了外包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开发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又投入4个月破解了各个交易所的行情交易协议,支持了更多文交所的行情和交易。再后来,我们又增加了包托管线上交易和咸鱼一样的现货买卖平台。
吭吭哧哧做了这么多后,一度萎靡了很久的市场,依然没有回暖的迹象。公司逐渐下滑的收入已经让供养技术团队有些捉襟见肘了;中途接触过几次融资,不过最后都失败告终;想着转型,调研了多个项目后,无果,创始人决定解散技术团队,而我们,也在纠结中对创始人失去信心,股份按照赎回协议转让给了创始人,集体退出了。
到最近,几乎所有的文交所都停盘等待整改消息。而当时选择留在公司的市场和运营合伙人也决定离开。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也会回想这些事,或许会对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在我看来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为这两点吧。
1. 没有核心优势
在加入之前,其实在这点上并没有多想,那个时候,我以为早期占据市场的代理商就是一种核心优势。
早期可以一毛不拔成为一级代理,到后面至少要50万才可以申请到。而我们在任何一家文交所都是顶级的代理商,并且入局很早。行情顶点的时候,公司月营收有200-300百万(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加入,数据可能有出入),但是伴随着行情的萎靡,下滑到每月10几万入不敷出的程度。
这个优势被我下意识的瓦解了,因为这个优势是建立在行情的基础上,当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时候,这根本不是你的核心优势。
我们的App想成为业界最好的平台,因为上线早一路也积累了很多铁杆粉丝。早期的版本只有社区和行情,不能支持交易,而交易才是刚需。后来我们用技术手段破解各种文交所的交易协议,让我们的软件支持所有的文交所的交易功能。用户好评度也大大提高,因为我们的行情和交易体验都是参考了股票业界最好的交易软件,而交易软件供应商做的App-宗易汇,交易体验真是强奸用户。
但是很快,宗易汇在政策上和技术上对我们围追堵截。因为各交易所依赖宗易汇的交易系统,所以政策上,宗易汇公告我们是非法软件不让用户使用,技术上,升级了几次版本后,就无法破解协议了。然后我们就只能默默看着,交易功能被下线。
又一次,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只有到我们开始运营了现货交易平台,才觉得命运在自己手里,但是现货交易平台很难赚钱,这个做O2O的应该都有体会,再加上搜藏品现货市场体量也不大,所以没等到命运可以被掌握的一天。
2. 有一个不提升的创始人
当然这点我觉得有点不好多说,总觉得怕被人肉,影响到我们创始人未来的声誉。但是我确实觉得这可能是比核心竞争力更关键的因素。
我们这个团队有点特殊,因为创始人早期打了江山的底子,所以其他合伙人股份都不多。其他所有合伙人的股份加一起都不到15%。在这样的结构下,公司成败与否,创始人的影响更为关键。现在想想创始人有几个致命的弱点促成了最后的结果吧。
不共赢,乱树敌
这快到两年里,我们几乎没留下什么可以用的资源,看我们不顺眼的倒是感觉好多好多。
当初和外包的合作,虽然前后给外包公司将近100万,中途却遭遇外包公司转移数据库,留后门删用户数据等严重结果,最后十分不愉快,真是钱没少花,还得罪了人。
在我们公司名下,有116条商标申请,全是各类竞品的商标。这也就是为什么宗易汇可以对别人破解交易接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我们却丝毫不留情,因为宗易汇在被创始人注册了。
不长进,不作为
(请允许我这里点到为止,所以可能会觉得有的句子好像没说完)
以前看到过一个观点说,一个创业公司的发展速度和他CEO改变的速度成正比。
如果当一个公司普通员工技术都开始讨论,如果公司解散的时候怎么处理的时候,创始人还在忽视问题存在还每天大量时间玩王者荣耀,这个公司应该不会有逆转吧。
当然对于成败,每个人应该有不同的定义,我觉得之所以到最后,创始人之所以还能心安理得的玩王者荣耀,可能是因为他根本没把我们这些合伙人的眼里的成败当回事。毕竟这个生意他早期赚到了,也积蓄了不少现金,即使失败,也无非只是一个尝试而已。
如果要找技术的原因,唯一能想到的也就是技术团队开销过高,提高了公司运营成本。公司每月固定开支将近30万,而技术人员的工资就占据大半。所以,如果用其他方式能运营产品就不要自己弄团队开发App,首先团队不好凑,另外这个成本真的太高了。
再分享几点我对于选择创业公司的几点拙见,我的观点难免有局限性,因为创业公司阶段不同,加入的也姿态不同。博主也会针对从0到1阶段的创业和从1到10的创业阐述一些自己的拙见。
作为一个技术,你遇到的场景一般可能是,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找到你神神秘秘或者激昂的分享了他的商业蓝图或者是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可能是很多次接触之后,邀请你作为合伙人或者早期骨干跟他干!或者是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说XX刚拿到A轮,发展迅速,您可以考虑一下。当这样的选择来临的时候,我觉得可以从两点来考虑这件事。
是否做对事
当然世间万物本无对错,只有因果。
对的事,是你自己认可的事。而这个认可和个人的价值观,视野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最高的境界是乔布斯演讲中所说的观点,每天早起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自己明天会死掉,今天你是否依然选择做这件事。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恭喜你。
作为一个技术合伙人(也包括技术线的小股东),其实通过创业套现是很漫长的,即使公司发展的很快,一路顺风顺水,至少也要5-10年。如果创始人和投资方比较慷慨,中途可能分到一些红利,但是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身边参与创业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到瓶颈期,这个时候,可能创始人的生活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其他小股东,基本得不到什么实惠。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丧失信心,选择放弃。
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认可做的事,这样在团队遇到困境,公司前景不明朗的时候,你才会坚持下去,迎接到可能的曙光。
是否跟对人
什么是对的人,我觉得要跟一个你觉得值得追随的人创业。
什么商业敏锐度,招人能力,融资能力都是大家经常提的,这些能力对公司的成败都是决定性的。但是作为一个早期的技术,其实你很难一眼看透这些。
你能看到的,也就是创始人的人品。而人品,我觉得更重要一些。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公司做大了,但是当年一起打拼的小伙伴却被T出局或者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不要和那些只是给你口头承诺的人合伙,因为将来真的变数太大,一切都很难说了。永远记住,不是你参加了创业的过程,就会收获到最后的成果。
提到人品,格外欣赏那些敢于All-In的创业者,听罗永浩的自述,他曾经用个人名义借下了9000万的巨款,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他家人要继续偿还。如果有这种All-In的态度,我觉得在公司做不下去的时候,创始人肯定不会心安理得的去玩王者荣耀了,会想尽办法让公司起死回生。
以上,就是对这一年半创业的总结和一些关于选择创业公司的想法,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当然每个人都有逃不出思维的局限性,也希望欢迎留言讨论。
传送门:https://zhuanlan.zhihu.com/p/27808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