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看《奇葩说》?可是... "

我还是看了。。。

《奇葩说》已经播到第4季,将近100期。在此之前我1期都没看过,一开始以为高晓松、马东他们只是为了奇葩而奇葩,但没想到我无聊时看了一期,竟发现这是个既奇葩又走心的节目。(原来套路玩这么深呐?)

图片发自App

读书那会就觉得学院辩论队的那些同学好牛X,每次看到他们台上辩论,我们都会在台下较劲,推测哪队会赢得比赛?不可否认,看什么都没有看辩论类的节目更让人觉得爽,一波又一波的攻防拆解,让我们这些围观观众暗自叫爽。

在这个奇葩的节目上,连何老师的光芒都被盖住了…这期的辩题是:父母提出住养老院你支持吗?

你不一定会记得何老师要去NBA的梦想,但你一定会记得刘楠说爸妈要的是生活的烟火气;你不一定会记得马东说他要去走维秘,但你一定会记得黄执中说我们不习惯和爸妈讲真话,彼此都是报喜不报忧;你不一定会记得宋佳支持与不支持爸妈去养老院,但你一定会记得马薇薇说父母懂事,难道我们就不懂事的由着他们懂事吗?

因为,这一期的辩题过于真实,以至于看过的人都表示纸巾不够用了。(当然了,我是不会哭的)咪蒙说她每期都看,而且还认真做笔记,这期就只顾着哭了。看节目,每个人care的点不一样,我也不例外。

我深深的记住了肖骁的说的:“我们赚钱是为了让父母过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去更好的养老院。每次奇葩说决赛pk都会聊到我妈,不是因为辩题跟我妈有很大关系,而是当我紧张,害怕,失措,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妈。我说她能让我安静,能让我放心,能让我觉得我咬咬牙这一关就过了。我妈是给我最后的一份安全感,所以我不愿将这份安全感交给别人去寄托。”

图片发自App

肖骁用“报复”爸妈的字眼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确实让人不得不说这就是个奇葩,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独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个体,都有权利活成一朵朵妖艳的奇葩。只不过,过去规规矩矩的教育环境,让我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相似。

记得初三那会,学校抓的最严的就是男生留长发的问题,班上有几个留长头发的同学为了表达对校规的不满,相约剃了极短的寸头,当时正值08年奥运会,他们就让理发师在头上剔出5环的图案,可是第二天就被校长从教室里揪出来了,结果第三天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光头。

那会,我不太理解他们为何如此叛逆,大概是教育环境影响了我,直到今天重新回审过去,那不就是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奇葩吗?他们有错吗?他们可能只想让喜欢他们的女生多看他们几眼,他们可能是想借着奥运精神回应校规的死板保守,他们可能就是想与众不同彰显个性。

可他们的个性没有得到理解,而是被活生生的煽了个大耳光。现在想想,如今的他们会不会也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淡淡,前怕狼后怕虎呢?也许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就此停止,但是面对生活可能没有当初那么潇洒张扬了。

这个时代不缺奇葩,缺的是一直坚持怀揣梦想,倔强到无人能劝的奇葩。所以当你朋友有一个奇葩梦想的时候,劝劝他,如果他放弃了,说明他还没有那么喜欢那个梦想,如果劝不住,可能他就会策马奔腾,最终成为少数奇葩中的佼佼者。而你, 至少是他的好朋友。

看100本书,你可能会觉得过于枯燥乏味,那么就看100期奇葩说吧,提升思辨能力的同时,顺便也找找当年那个奇葩的你吧。

这期节目辩题过于具象和真实,使我们夹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以至于最终辩题的对错变的无关紧要。我们一次次的落泪,一次次的鼓掌,其实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与反思,他们把我们想说的不想说的通通都说了,而剩下的就是我们该做的,每天多爱他们一点,一起相约去旅行去探险,去体验更多不一样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看《奇葩说》?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