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表基本操作2(查看表结构、修改数据表)

1、查看表基本结构语句 describe

语法:

describe 表名; 或简写为 desc 表名;

其中,各个字段的含义分别解释如下:

null : 表示该列是否可以存储null 值。

key : 表示该列是否已编制索引。pri 表示该列是表主键的一部分;uni表示该列是unique索引的一部分;mul表示在列中某个给定值允许出现多次。

default : 表示该列是否有默认值,如果有的话值是多少。

extra : 表示可以获取的与给定列有关的附加信息,例如 auto_increment等。

2、查看表详细结构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语法: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G;

使用show create table 语句,不仅可以查看表创建时候的详细语句,而且还可以查看存储引擎和字符编码。

3、修改表名

语法:

alter table <旧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其中to为可选参数,使用与否均不影响结果。

4、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其中“表名”指要修改数据类型的字段所在表的名称,“字段名”指需要修改的字段,“数据类型”指修改后字段的新数据类型。

5、修改字段名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字段名> <新字段名> <新数据类型>;

其中,“旧字段名”指修改前的字段名;“新字段名”指修改后的字段名;“新数据类型”指修改后的数据类型,如果不需要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可以将新数据类型设置成与原来一样即可,但数据类型不能为空。

6、添加字段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字段名>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first | after 已存在字段名];

新字段名为需要添加的字段名称;“first” 为可选参数,其作用是将新添加的字段设置为表的第一个字段;“after” 为可选参数,其作用是将新添加的字段添加到指定的“已存在字段名”的后面。

7、删除字段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字段名” 指需要从表中删除的字段的名称。

8、修改字段的排列位置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1> <数据类型> first | after <字段2>;

“字段1” 指要修改位置的字段,“数据类型” 指 “字段1” 的数据类型,“first” 为可选参数,指将 “字段1” 修改为表的第一个字段,“after 字段2” 指将 “字段1” 插入到 “字段2” 后面。

9、更改表的存储引擎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engine=<更改后的存储引擎名>;

10、删除表的外键约束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约束名>;

“外键约束名” 指在定义表时 constraint 关键字后面的参数。

11、删除没有被关联的表

语法:

drop table [if exists] 表1,表2,...

如果要删除的数据表不存在,则mysql会提示一条错误信息,“ERROR 1051(42S02):Unknown table '表名'”。参数 “if exists” 用于在删除前判断删除的表是否存在,加上该参数后,再删除表的时候,如果表不存在,sql语句可以顺利执行,但是会发出警告(warning)。

12、删除被其他表关联的主表

数据表之间存在外键关联的情况下,如果直接删除父表,结果会显示失败。原因是直接删除,将破坏表的参照完整性。如果必须要删除,可以先删除与它关联的子表,再删除父表,只是这样同时删除了两个表中的数据。但有的情况下可能要保留子表,这时如要单独删除父表,只需将关联的表外键约束条件取消,然后就可以删除父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