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存储学习入门(二)

文章目录

  • 数据保护基础知识
    • 数据保护衡量标准
    • 数据保护技术实现的层次
    • 拷贝/FTP
    • 备份
      • 备份的feature
      • 备份的基本元素
      • 规划时间
      • 规划策略
    • 双活,灾备最强保护

数据保护基础知识

数据保护衡量标准

RTO:(Recovery Time Object,恢复时间目标 )
信息系统从灾难状态恢复到可运行状态所需的时间
用来衡量容灾系统的业务恢复能力 。数小时至一天。
RPO(Recovery Point Time,恢复点目标)
业务系统所允许在灾难过程中的最大数据丢失量
衡量容灾系统的数据冗余备份能力。一天。

数据保护技术实现的层次

数据面临着各种失效风险:比如火灾洪水引起的物理损坏,失效后的数据彻底无法使用。比如误操作、病毒引起的逻辑损坏,失效的数据仍可以部门使用,数据间关系错误,潜伏期长。
为了应对这些失效风险,为数据保留多份副本:备份、镜像、复制、快照。。。

主机层:备份、拷贝
网络层:复制、镜像、快照
存储层:双活、异构虚拟化、复制、镜像、快照、克隆

拷贝/FTP

是比较常见的方案,无策略,手工进行。
1、只支持文件格式,无法拷贝正在使用的文件。不能判断数据变化增量。
2、RTO无法估计;RPO:损失所有自上一次拷贝后所改变的数据。
3、软硬件投入成本低,人力维护成本高。
4、简单小数据量备份,个人不定期的文件保护

备份

备份:保留可恢复的副本,备份是容灾的基础,将数据集合从阵列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备份数据的格式会发生改变。
容灾:保证业务连续性,跨数据中心,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进行功能切换,常见镜像、复制技术。

通常说的灾备是将容灾与备份结合。即本地备份结合远程数据复制实现完善的数据保护。

备份的feature

1、备份是最基本的灾备技术,其目的是为数据定期保留可恢复的副本。
定期:备份数据不会与生产数据实时一致,而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备份,所以RPO较长。
可恢复:备份数据并不能代替生产数据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做恢复到生产系统中才能使用,所以RTO较长。
2、备份数据通常存放在离线介质
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

备份的基本元素

1、备份网络:用于备份数据传输的网络。
LAN备份:使用本地网络直接进行备份,数据通过LAN网络传到备份服务器上,再传到备份介质中。
集中备份集中管理,充分利用磁带库资源。占用网络资源,出现网络的瓶颈。
LAN-Free备份:建立生产服务器到备份介质的SAN网络,数据直接从生产服务器备到备份介质中
备份速度快,不存在网络备份瓶颈。需要SAN网络支持,占用服务器资源。
SERVER-FREE备份:数据从在线存储直接传输到离线存储,无需占用主机资源。需要应用系统支持。
2、备份软件:控制数据拷贝和管理
3、备份设备:数据存放位置。
常见的备份介质包括:
物理磁带库: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是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的一种半机械装置,工作原理很简单,磁带平常放在插槽里,需要读写时由机械臂抓取放到驱动器内进行读写。

虚拟磁带库:使用磁盘阵列虚拟成物理磁带库。通过固化了专门软件的控制器,使磁盘阵列对主机或应用软件体现为常规物理磁带库,也称作虚拟磁带库 。
优缺点:设备可用性提升;备份可靠性提升;恢复工作简便。备份介质不能直接移动,存储容量有限,价格略高。
光盘库:类似于物理磁带库,使用光盘作为存储介质。
磁盘阵列:部分备份软件支持直接使用磁盘阵列作为存储介质

规划时间

1、备份窗口:一个工作周期内留给备份系统进行备份的时间长度。 如果备份窗口过小, 则应努力提高备份速度 。
2、备份时间:数据从开始备份到完全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3、数据恢复时间:能够多快地恢复全部数据。

备份窗口大于备份时间。
备份窗口小于备份时间:增量备份,日志备份,使用快速备份设备,提高网络带宽,使用特殊备份功能。
.

规划策略

1、全备份:每次备份都备份所有数据。备份速度最慢、浪费空间、恢复最快。
2、差异备份: 每次仅备份全备以来差异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时间适中。
3、增量备份: 每次仅备份与上一次备份差异的数据。备份速度最快、节省空间、恢复速度最慢。

双活,灾备最强保护

灾备第一目标:RPO,恢复数据目标。
灾备第二目标:RTO,恢复时间目标。
如何建设RPO=0,RTO=0的双活解决方案成为灾备系统的第一选择。
双活的系统架构:
主机层:硬件采用服务器双机集群的方式,保护数据安全;
网络层:采用多台设备构建冗余网络;
存储层:基于存储镜像缓存技术,数据同时在2台存储上读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