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CM格式分析
- 音频知识简介
- 两种可能
- GitHub项目
- 格式分析
- 总体结构
- 密钥问题
- 代码分析
- main函数
- 导入模块
- dump函数
- 参考资料
- 代码完整版
- 转换工具
- ncmdump
- ncmdump-gui
- ncm-mp3
- NCM文件转换
昨天,我想将网易云上下载的歌曲拷到MP3里面,方便以后跑5公里的时候听,结果,突然发现不少歌都是ncm格式,不禁产生了好奇。
NCM格式分析
音频知识简介
特意读了一下《音视频开发进阶指南》,总结如下:
我们平常说的mp3格式、wav格式的音乐其实是说的压缩编码格式。
一首歌是怎么从歌手的喉咙里发出后变成一个文件的呢?
需要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 采样
声音是连续的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将之转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其中要遵循的是奈奎斯特定理:只要采样频率不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就能保真地记录、还原声音。
人耳能够听到的范围是20Hz到20kHz,所以采样频率一般为44.1kHz,这样就可以保证采样声音达到20kHz也能被数字化,从而使得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人耳听到的声音质量不会被降低。而所谓的44.1kHz就是代表1秒会采样44100次 - 量化
量化是指在幅度轴上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就是用多少位的数据来记录一个采样。比如用16比特的二进制信号来表示声音的一个采样,而16比特(一个short)所表示的范围是[-32768,32767],共有65536个可能取值,因此最终模拟的音频信号在幅度上也分为了65536层 - 编码
编码就是我们按一定的格式对采样和量化后的数字数据进行记录。直接存储的话,文件可能过大,像CD那样直接存储下来的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要在网络中在线传播,就必须进行压缩。
压缩的原理是压缩掉冗余信号,包括人耳感知不到的信号以及人耳掩蔽效应(指人耳只对最明显的声音反应敏感)掩蔽掉的信号。同时压缩算法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无损压缩是指解压后的数据可以完全复原。有损压缩是指解压后的数据不能完全复原,会丢失一部分信息。
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网易独立进行了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创造出来的新的格式。
第二种是在现有格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冗余信息,相当于将一首MP3格式的歌放入密码箱中,付费者可开启。
不管是哪种,都必须了解格式的构成。
GitHub项目
我自知学艺不精,所以去万能的GitHub上寻求答案。
果然有先驱者,貌似是anonymous5l提供了最初的ncmdump版本,然后再由其他几位大佬进行重构和功能完善
- anonymous5l(C++,MIT协议)
基于openssl库编写,所以速度非常快,而且又好。 - nondanee(python,MIT协议)
依赖pycryptodome库、mutagen库,比较完善了。 - lianglixin(python,MIT协议)
fork的nondanee作者的源码,修改了依赖库依赖pycrypto库,会有一些安装和使用问题 - yoki123(go,MIT协议)
依据anonymous51的工作,使用go语言实现
格式分析
总体结构
首先,我从yoki123那里找到了一张NCM结构图
由此可得知,NCM 实际上不是音频格式是容器格式,封装了对应格式的 Meta 以及封面等信息
密钥问题
另外,NCM使用了NCM使用了AES加密,但每个NCM加密的密钥是一样的,因此只要获取了AES的密钥KEY,就可以根据格式解开对应的资源。
AES我知道,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嘛,这学期刚好学了网络密码。
AES是一种迭代型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为128bit,密钥长度为128、192或256bit,不同的密钥长度对应的迭代轮数不同,对应关系如下:
密钥长度 | 轮数 |
---|---|
128 | 10 |
192 | 12 |
256 | 14 |
我最好奇的是AES的密钥是怎么搞到的。出于“不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好奇”的信念,看了好几个项目的README.md以及issues
结果只有一个人在yoki123的项目中issues了这个问题,
大佬表示,他的密钥也是从annoymous51处获得的,但他推测是通过反编译播放器客户端得到的。
并给出了三条原因:
- 播放器也需要读取ncm格式,客户端就包含有解密逻辑
- 解密算法是AES,是对称加密
- 恰巧所有的文件都使用了相同的AES key,那么key在客户端播放器中就是一个常量
而作为第一个搞到密钥的大佬annoymous51,他的项目中竟然没有一个人问这个问题,我自己问了一下,看大佬会不会回复
代码分析
密钥的问题暂时不纠结了,接下来对照lianglixin的代码来钻研,
lianglixin
可以看到项目中有两个文件
从提交说明来看,folder_dump.py实现的是批量的转换,虽说Python文件操作的部分不难,但是有人做了这个工作也省得我自己动手了。
在她的README.md中说明了需要安装依赖库pycrypto,使用pip install pycrypto
安装,但如果使用了Anaconda
,就不需要装了
代码地址为:https://github.com/lianglixin/ncmdump/blob/master/folder_dump.py
相比于C++版本和Go语言版本,Python实现出来相对比较好懂,结构十分明朗,
只有main函数和dump函数
main函数
main函数中用来进行文件操作,根据输入的参数中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中进行筛选,找到.ncm格式的文件,执行dump函数
这个程序按理来说,运行的方法是在命令行中cd到此文件所在路径,然后输入python folder_dump.py ncm保存文件夹路径
但这种方式挺麻烦的,而且程序中竟然还有变量都没有定义,比如rootdir,因此无法运行成功,
于是我对她这一部分再次进行了修改,我将main函数改成如下所示的内容:
if __name__ == '__main__':
file_path = input("请输入文件所在路径(例如:E:\\ncm_music)\n")
list = os.listdir(file_path) # Get all files in folder.
for i in range(0,len(list)):
# path = os.path.join("E:\\ncm_music",list[i])
path = os.path.join(file_path, list[i])
print(path)
if os.path.isfile(path):
if os.path.isfile(path):
if file_extension(path) == ".ncm":
try:
dump(path)
except:
pass
导入模块
然后看看导入的模块
import binascii
import struct
import base64
import json
import os
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
- binascii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进制和字符串之间的转换。
- Python提供了struct模块,它是一个类似C或C++的struct结构,配合其模块提供的方法可以将二进制数据与Python的数据结构互相转换。
- Base64 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 8Bit 字节码的编码方式之一,Base64 就是一种基于 64 个可打印字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方法。可查看 RFC2045 ~ RFC2049,上面有 MIME 的详细规范。Base64 编码是从二进制到字符的过程,可用于在 HTTP 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比如使二进制数据可以作为电子邮件的内容正确地发送,用作 URL 的一部分,或者作为 HTTP POST 请求的一部分。
- json模块提供了对JSON的支持,它既包含了将JSON字符串恢复成Python对象的函数,也提供了将Python对象转换成JSON字符串的函数。
- os模块提供了多数操作系统的功能接口函数。当os模块被导入后,它会自适应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相应的操作,在python编程时,经常和文件、目录打交道,所以离不开os模块。
- Crypto是一个加密算法模块,Cipher是该模块下的对称加密算法对象。
dump函数
最后看看dump函数,这个才是重点
1. def dump(file_path):
2. core_key = binascii.a2b_hex("687A4852416D736F356B496E62617857")
3. meta_key = binascii.a2b_hex("2331346C6A6B5F215C5D2630553C2728")
4. unpad = lambda s : s[0:-(s[-1] if type(s[-1]) == int else ord(s[-1]))]
5. f = open(file_path,'rb')
6. header = f.read(8)
7. assert binascii.b2a_hex(header) == b'4354454e4644414d'
8. f.seek(2, 1)
9. key_length = f.read(4)
10. key_length = struct.unpack('= key_length: key_offset = 0
28. key_box[i] = key_box[c]
29. key_box[c] = swap
30. last_byte = c
31. meta_length = f.read(4)
32. meta_length = struct.unpack('
第2行,core_key = binascii.a2b_hex("687A4852416D736F356B496E62617857")
第3行,meta_key = binascii.a2b_hex("2331346C6A6B5F215C5D2630553C2728")
第2行和第3行用到的binascii.a2b_hex函数,作用是将16进制数据转为字符串,同时必须是偶数个十六进制数字,否则会报错
所以core_key
等于b'hzHRAmso5kInbaxW'
,meta_key
等于b"#14ljk_!\\]&0U<'("
第7行用到的binascii.b2a_hex函数与之相反,是将字符串转成16进制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b'4354454e4644414d'是什么意思,
在Python3.x中,字符串前面加个b表示后面的字符串是bytes类型。类似的还有字符串前面加个r,用来取消后面字符串中反斜杠的转义含义,比如r"\n\n",表示我就想输出\n\n这个字符串,不要把它理解为换行符。还有前面加个u的,用来表示后面的字符串以Unicode编码,防止出现因中文字符导致的乱码问题。
而这个4354454e4644414d
是什么呢?对照一下前面我贴出来的NCM结构图,这个就是8字节的magic header。可以用二进制编辑器打开ncm文件,比如UltraEdit,如果你只需要验证这个magic的话,普通编辑器如记事本也可以。
换了几首歌,这个值都一样,都是CTENFDAM
然后看第4行,
unpad = lambda s : s[0:-(s[-1] if type(s[-1]) == int else ord(s[-1]))]
Python中定义函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def定义,就如这个dump函数的定义一样,这是比较常规的做法。第二种是用lambda定义,称为lambda函数(或匿名函数)。
lambda的格式如下:
lambd 参数:表达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add = lambda x, y : x + y
sum_ = add(2, 3)
print(sum_)
输出为5
也就是通过lambda可以定义一个函数,然后冒号前面是函数的参数,冒号后面是执行的表达式,其值作为输出返回,然后它将创建的函数对象分配给一个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就是具有这个功能的函数了。
如果用熟悉的方式来看,这个相当于
def unpad(s):
return s[0:-(s[-1] if type(s[-1]) == int else ord(s[-1]))]
其中ord函数的作用是将一个字符,转换成ASCII码对应十进制的值,比如ord('a')的结果是97
再来看第5行、第6行以及第8行,
第5行,f = open(file_path,'rb')
第6行,header = f.read(8)
第8行,f.seek(2, 1)
把这几行放到一起,是因为它们都与文件操作的知识有关。
open(file_path,'rb')
file_path是读取的文件名,'rb'是读取文件的一种模式
进行读文件操作时,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直到读到文档结束符(EOF)才算读取到文件最后,Python会认为字节\x1A(26)转换成的字符为文档结束符(EOF)
那么如果如果二进制文件中存在1A会怎样呢?
如果使用'r'进行读取,则读到字节为1A时,就认为文件结束,此时可能造成文件读取不完全的问题。
如果使用'rb'按照二进制位进行读取的,不会将读取的字节转换成字符,从而避免了上面的错误。
f.read(8)
read中可以没有参数,f.read()则会一直读取到文件结束,如果有参数,f.read(size)表示读取size个字节的数据。
f.seek(2, 1)
在文件操作中,有个指针指向当前读写的位置,刚打开一个文件时,这个指针指向文件的开始位置,并且会随着读写操作的进行而移动,使用f.close()关闭文件后,再次打开,该指针会重新指向开始位置。
但在关闭之前,如果想要改变该指针的位置,就要用到seek函数,格式如下:
seek(offset,whence)
offset是偏移值,也就是需要将该指针移动多少个字节,为正时表示向后移动,为负时表示向前移动。
whence是对offset的定义,要移动指针,总得知道从哪开始移动吧。当whence为0时,表示从文件起始处开始,whence为1时表示从当前位置开始,whence为2时表示从文件末尾开始。
所以这个f.seek(2,1)的含义就是将指针从当前位置处,向后移动两个字节。
结合NCM的结构图来看,对应的是2 bytes gap,
我不禁开始猜测这两个字节的含义,比如是不是这个文件的校验值之类的
但我发现正如每前8个字节都是4354454e4644414d
一样,第9个和第10个字节每个ncm文件中也都是0170。
于是我稍稍更改了一下代码,进行试验
原版:
header = f.read(8)
assert binascii.b2a_hex(header) == b'4354454e4644414d'
f.seek(2, 1)
更改后:
header = f.read(10)
assert binascii.b2a_hex(header) == b'4354454e4644414d0170'
# f.seek(2, 1)
重新运行之后,发现一样可以转换为MP3格式
也就是说,其实这两个字节没什么特别之处,和前面八个字节一样,应该也属于magic才对,或许有别的什么原因,不过这两个字节无论是跳过还是和前八个字节一起读取识别,都是一样的效果。
第9行和第10行
这两行的作用是获得密钥长度
key_length = f.read(4)
key_length = struct.unpack('
第9行是正常的读取4个字节的数据,
根据结构图中的提示,这部分是记录的密钥的长度
第10行则是将第9行读取的二进制数据以小端字节序、无符号整型的格式来解析读取的数据。
struct有三种常用方法:
- pack(fmt, v1, v2, ...)
按照指定格式(fmt)将数据(v1, v2, ...)封装为指定格式,就是把存储的对象转成二进制数据。 - unpack(fmt, string)
按照指定格式(fmt)将想要解析的数据(string)解析后以元组(tuple)对象返回,将二进制数据还原成Python对象。 - calcsize(fmt)
计算指定格式(fmt)占用多少字节。
我将struct.unpack('的结果赋给了变量
key_length_struct
变量
然后下个断点,检查一下运行过程中对应的值,结果如下:
再来对照unpack方法,就能理解了,
通过f.read(4)
获得4字节的数据为b'\x80\x00\x00\x00'
然后通过struct.unpack('十六进制数据按照小端字节序,无符号整型数据解析,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据也就是0x00000080,对应的十进制数就是128,前面介绍过,AES有三种密钥长度128、192、256,此处用的正是最常用的128位的密钥长度。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unpack方法返回的确实是一个元组对象,包含一个元素128,对应的元组为(128,)
补充:
struct函数中用到的格式
第11行到第18行
key_data = f.read(key_length)
key_data_array = bytearray(key_data)
for i in range (0,len(key_data_array)): key_data_array[i] ^= 0x64
key_data = bytes(key_data_array)
cryptor = AES.new(core_key, AES.MODE_ECB)
key_data = unpad(cryptor.decrypt(key_data))[17:]
key_length = len(key_data)
key_data = bytearray(key_data)
写出这些代码的大佬,虽然厉害,但是变量名重用次数极多,而且也没有一点注释,可读性有点差,一定要分清哪个变量当前处于什么值。
第11行,key_data = f.read(key_length)
第11行处的key_length
承接的是第10行的整数128,因此第11行的意思是向后读取128字节的内容,并赋给key_data
此时的key_data为b',\xce\xd5\xebi\xea\xfb\x14U\rE\xbfa\xdd\x17\x1d\xff\xdfj\x1dWxF\x85z\xc6e\x82\xd4\x8f\x00\x0f= 2\xda\xe7\x03U!\x91q\xa2H\xfe\x8f\x88\xbe'e\xceNbet\xd7\x91\xd4-\xbe'\xd2\xd1\xc0\xbcd\x8d\xf30\xf8\xba\x8a@ ]R(\x10q\x003\xa5\xc3\xf3"\xbc`\xf3\xa8\xb2\x90\xfc\xa5\x95zm\xf7\xa4\xe9%R(\xd6\x00\x9f\x05\xb2r\xf3\xda~<\x14\x05\xa4\xc6\xa6\xf4X\x0f_\x84\xc5\xaf\xfc\xd7M\x1e'
第12行,key_data_array = bytearray(key_data)
通过bytearray将128字节的数据转换成字节数组。
bytearray与bytes的区别在于它是可变的,可以通过元素赋值进行修改,方法是将对应的字节处赋一个范围为0-255的整数,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 x = bytearray(b"Hello!")
>>> x[1] = ord(b"u")
>>> x
bytearray(b'Hullo!')
要将第一个字节处的字符“e”替换成“u”,首先得借助ord函数将“u”转换成整数再赋给x[1]
第13行,for i in range (0,len(key_data_array)): key_data_array[i] ^= 0x64
将字节数组key_data_array
的每个字节中的值与0x64进行异或操作
这一步挺让人费解的,这个0x64像是从天而降一般毫无征兆。
但我估计这是一种混淆策略(推测而已),0x64可能只是加密的人随意构造的一个数,用来进一步加强解密的难度,只不过不知道这个项目的创始人anonymous5l
是怎么发现的。
第14行,key_data = bytes(key_data_array)
这128字节的内容逐字节与0x64异或完之后,再次用bytes函数将其转为不可更改的字节序列。
第15行,cryptor = AES.new(core_key, AES.MODE_ECB)
AES.new()函数创建一个AES实例,通常是三个参数,分别为密钥key,模式mode以及初始向量iv
由于此处是电码本模式(ECB),所以不需要初始向量iv
补充:
分组加密有四种工作模式
- 电码本ECB(electronic codebook mode)
- 密码分组链接CBC(cipher block chaining)
- 密文反馈CFB(cipher feedback)
- 输出反馈OFB(output feedback)
第16行,key_data = unpad(cryptor.decrypt(key_data))[17:]
第16行可以分成三步来看。
- 第一步是
cryptor.decrypt(key_data)
得到明文,cryptor
是上一行代码中创建的AES实例,包含了密钥和解密模式,decrypt
是Crypto.Cipher.AES
库中的解密函数,key_data
是待解密的密文。 - 第二步是用第4行用匿名函数lambda定义的函数unpad,结合起来看就是将
cryptor.decrypt(key_data)
得到的明文中的第1位到第-s[-1]位的数据提取出来,s[-1]是最后一位的值,这个第-s[-1]位是指倒数第s[-1]位。
以“不再犹豫”这首歌为例,通过cryptor.decrypt(key_data)
得到的明文为
b'neteasecloudmusic116782465020426E7fT49x7dof9OKCgg9cdvhEuezy3iZCL1nFvBFd1T4uSktAJKmwZXsijPbijliionVUXXg9plTbXEclAE9Lb\x0c\x0c\x0c\x0c\x0c\x0c\x0c\x0c\x0c\x0c\x0c',
那么第-1位为十六进制的c,也就是12,
那么unpad(cryptor.decrypt(key_data))
之后得到的结果为b'neteasecloudmusic116782465020426E7fT49x7dof9OKCgg9cdvhEuezy3iZCL1nFvBFd1T4uSktAJKmwZXsijPbijliionVUXXg9plTbXEclAE9Lb',
也就是从第一位到倒数第13位(不包括倒数第12位)
需要这一步的原因是分组加密的工作原理决定的,分组加密中给定加密消息的长度是随机的,因此,最后一个分组的消息不一定够一个标准的分组长度,此时需要进行填充,填充的原则如下:
如果数据的长度不是分组的整数倍,需要填充数据到分组的倍数,如果数据的长度是分组的倍数,需要填充分组长度的数据,填充的每个字节值为填充的长度。 - 第三步是将第二步去掉填充后的结果去掉前面的neteasecloudmusic,并将这个最终的结果赋值给key_data
第17行,key_length = len(key_data)
计算key_data
的长度,我们自己都可以算出来了,128位-12位填充-17位“neteasecloudmusic”,那就是99位,也就是说此时key_length
等于99
第18行,key_data = bytearray(key_data)
将bytes类型的key_data再次转为可变的bytearray类型
RC4(来自Rivest Cipher 4的缩写)是一种流加密算法,密钥长度可变。它加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加密。因此也属于对称加密算法。突出优点是在软件里面很容易实现。
包含两个处理过程:一是秘钥调度算法(KSA),用于打乱S盒的初始排列,另外一个是伪随机数生成算法(PRGA),用来输出随机序列并修改S的当前顺序。
- 根据秘钥生成S盒
- 利用PRGA生成秘钥流
- 秘钥与明文异或产生密文
s盒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函数,一个字节通过这个函数可以转换到另一个字节,这个过程称为字节代换
第19行到第30行,是标准的RC4-KSA算法生成S盒
key_box = bytearray(range(256))
c = 0
last_byte = 0
key_offset = 0
for i in range(256):
swap = key_box[i]
c = (swap + last_byte + key_data[key_offset]) & 0xff
key_offset += 1
if key_offset >= key_length: key_offset = 0
key_box[i] = key_box[c]
key_box[c] = swap
last_byte = c
第19行,key_box = bytearray(range(256))
生成一个字节取值为0-255的字节数组,作为s盒的初值。
bytearray(b'\x00\x01\x02\x03\x04\x05\x06\x07\x08\t\n\x0b\x0c\r\x0e\x0f\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1a\x1b\x1c\x1d\x1e\x1f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_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x7f\x80\x81\x82\x83\x84\x85\x86\x87\x88\x89\x8a\x8b\x8c\x8d\x8e\x8f\x90\x91\x92\x93\x94\x95\x96\x97\x98\x99\x9a\x9b\x9c\x9d\x9e\x9f\xa0\xa1\xa2\xa3\xa4\xa5\xa6\xa7\xa8\xa9\xaa\xab\xac\xad\xae\xaf\xb0\xb1\xb2\xb3\xb4\xb5\xb6\xb7\xb8\xb9\xba\xbb\xbc\xbd\xbe\xbf\xc0\xc1\xc2\xc3\xc4\xc5\xc6\xc7\xc8\xc9\xca\xcb\xcc\xcd\xce\xcf\xd0\xd1\xd2\xd3\xd4\xd5\xd6\xd7\xd8\xd9\xda\xdb\xdc\xdd\xde\xdf\xe0\xe1\xe2\xe3\xe4\xe5\xe6\xe7\xe8\xe9\xea\xeb\xec\xed\xee\xef\xf0\xf1\xf2\xf3\xf4\xf5\xf6\xf7\xf8\xf9\xfa\xfb\xfc\xfd\xfe\xff')`
第20行到第22行,
c = 0
last_byte = 0
key_offset = 0
对三个变量赋初值,三个变量的含义可以在后面看出来
第23行到第30行,
for i in range(256):
swap = key_box[i]
c = (swap + last_byte + key_data[key_offset]) & 0xff
key_offset += 1
if key_offset >= key_length: key_offset = 0
key_box[i] = key_box[c]
key_box[c] = swap
last_byte = c
这个for循环用来生成s盒,i是用来保证s盒中的每个元素都得到处理。c保证s盒的搅乱是随机的。last_byte是上一轮的c。key_offset是偏移值,每轮加1。swap用于key_box[i]和key_box[j]的交换,是一个中间值。c = (swap + last_byte + key_data[key_offset]) & 0xff
,这个& 0xff,主要是用来防止c的值超出0-255的范围,起到了一个模256的作用。
第31行到第40行,
meta_length = f.read(4)
meta_length = struct.unpack('
不少东西都和前面相同,不懂的地方看看前面的分析。简要说一说大致的流程。
首先读取4字节的内容,然后以小端字节序、无符号整型的格式解析这个字节序列,得到长度为514
然后再向后读取514字节,得到的字节序列转为字节数组。再将这个字节数组逐字节异或0x63。
异或操作完成之后,再转为不可变的bytes类型的字节序列,此时得到的meta_data的值为:b"163 key(Don't modify):L64FU3W4YxX3ZFTmbZ+8/YZCV9ufCcdlM1ujbONJR87i4NNPDeH1CSepQa8pfIqD6YVjsvwuQ/0tZRYHJ1WPIzm9r25BGMoAzMdfkiEjlif8VGkcV9qxjuDCrfs4kyw3Qk0MO38TqO13dP1QFqwyGBg136s014agaLb9aILz/o5prV1bJzeMAPIcLaztgyAHUYOoG71Vntk8qjah8nRwtvu9RK3E+q0xbYQZo4MLizOFaRlU0qT0hskVCmbJqb8rwXymivivZlZtw+HRd+OlevtsE4alT+R591CFU3rZ3WNaofo+jD5KYCGNEjMW1EGCoa2RPFaCgbY5dR3Czw3XPnZAFnyCywhp8QkvM+AU3FLRCJxIaTMcRRWpQcGzi/MlFJ5MhX5fSF/ahlk370d5nd3AMqRuII8TSN7rEzZ/wa/vLE45eMglcQ4Kp0YFlDpscxh/q1K3chuIVviUu1QG3spTcmRaiz/b6YnyZDz7S5k="
前面这一串莫名的眼熟,原来是格式表中当初感到莫名其妙的东西
去掉前22个字节163 key(Don't modify):
后,以base64的方式解码,得到的又是AES算法的密文,同样还是以ECB电码本模式解密的。
顺便一提,电码本模式不愧为最简单的加密模式,相同的明文对应相同的密文,我觉得直接根据密文都可以将这段数据的结构分析出来。
然后解密之后,以“不再犹豫”这首歌为例,unpad(cryptor.decrypt(meta_data)).decode('utf-8')
得到的结果为music:{"musicId":347597,"musicName":"不再犹豫","artist":[["Beyond",11127]],"albumId":34250,"album":"犹豫","albumPicDocId":54975581392009,"albumPic":"https://p4.music.126.net/jFVtPnc0-cBv4k2_Fuld-A==/54975581392009.jpg","bitrate":192000,"mp3DocId":"dcc2aa566779833f1630c34e603a41b4","duration":255896,"mvId":5501499,"alias":[],"transNames":[],"format":"mp3"}
有点牛逼,把“music:”去掉不就是一个json格式嘛,所以后面加了一个[6:]
而且最后的"format":"mp3"
,感觉有种卖萌的意思,这就是爷下的无损音乐?
中间还有个url,点开一看原来是封面图片,写个简单的爬虫就可以下载到本地了,但是对我来说没啥用,就没搞了。
第41行到第43行
crc32 = f.read(4)
crc32 = struct.unpack('
这个是读取4字节的数据,然后转为十进制整数,得到CRC校验码
然后跳过5字节的数据,这5字节的内容好像确实没啥用,我尝试读取了一下,得到的结果每次还不同,我人都看傻了。反正不用管这5字节,直接seek函数跳过即可。
第44行到第46行
image_size = f.read(4)
image_size = struct.unpack('
得到封面的数据信息
第47行到第60行
file_name = meta_data['musicName'] + '.' + meta_data['format']
m = open(os.path.join(os.path.split(file_path)[0],file_name),'wb')
chunk = bytearray()
while True:
chunk = bytearray(f.read(0x8000))
chunk_length = len(chunk)
if not chunk:
break
for i in range(1,chunk_length+1):
j = i & 0xff;
chunk[i-1] ^= key_box[(key_box[j] + key_box[(key_box[j] + j) & 0xff]) & 0xff]
m.write(chunk)
m.close()
f.close()
第47行,file_name = meta_data['musicName'] + '.' + meta_data['format']
结合第40行通过json.loads得到的字典类型的meta_data,可以根据对应的键获得对应的值,从而得到想要的命名合理的音乐文件名。
第48行,m = open(os.path.join(os.path.split(file_path)[0],file_name),'wb')
创建了一个文件对象m,第一个参数是文件所在的路径,该路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输入的ncm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的路径,由用户输入;第二部分是生成的对应的mp3文件的名称,
比如输入E:\ncm_music
,然后得到的文件是E:\ncm_music\不再犹豫.mp3
wb的含义是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其他模式可以参考:https://www.runoob.com/python3/python3-file-methods.html
第49行,chunk = bytearray()
得到一个长度为0的字节数组chunk
从第50行开始进入一个死循环,每次读取32768个字节的数据,并把得到的字节数组赋给chunk,直到chunk长度为0时跳出循环。
然后while循环中有个for循环,这个循环是RC4算法的第二部分,伪随机序列产生算法(Pseudo Random Generation Algorithm,PRGA),每次从S盒选取一个元素输出,并置换S盒便于下一轮取出,取出来的伪随机序列就是RC4算法的密钥流。
最后依次关闭文件对象m和f,否则可能会导致文件出现错误。
参考资料
RC4加密算法:《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2.4.3节
RC4原理以及python实现
python3 Cipher_AES(封装Crypto.Cipher.AES)解析
python 内置函数bytearray
Python3 File(文件) 方法
代码完整版
# -*- coding = utf-8 -*-
# @time:2020/8/3/003 23:26
# Author:cyx
# @File:folder_dump.py
# @Software:PyCharm
# Modifier: Liang Lixin
# Folder dump version by LiangLixin
import binascii
import struct
import base64
import json
import os
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
def dump(file_path):
core_key = binascii.a2b_hex("687A4852416D736F356B496E62617857")
meta_key = binascii.a2b_hex("2331346C6A6B5F215C5D2630553C2728")
unpad = lambda s : s[0:-(s[-1] if type(s[-1]) == int else ord(s[-1]))]
f = open(file_path,'rb')
header = f.read(8)
assert binascii.b2a_hex(header) == b'4354454e4644414d'
f.seek(2, 1)
key_length = f.read(4)
key_length = struct.unpack('= key_length: key_offset = 0
key_box[i] = key_box[c]
key_box[c] = swap
last_byte = c
meta_length = f.read(4)
meta_length = struct.unpack('
使用方式为:运行该程序,输入ncm文件保存的路径,然后回车即可。
转换工具
ncmdump
-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gM8RBKiKYpwdxuemE0H8w
提取码:cyx6 - 使用方法
把ncm文件拖进main.exe,就会在ncm文件所在目录下生成同名的MP3文件 - 优点
支持批量操作,生成的MP3文件与ncm文件保存在同一目录,且与该文件同名 - 缺点
操作不够方便,无法自由选择保存路径
ncmdump-gui
-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MVQo4bYlJtPPHA1LQPCIQ
提取码:cyx6 - 使用方法
直接打开DesktopTool.exe
将待转换的ncm文件拖入框中
- 优点
具有可视化的图形窗口 - 缺点
生成的mp3文件会保存在可执行文件所在的文件夹中,无法自由选择保存路径
ncm-mp3
- 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cB36Nafyfn5MwdyEUNjig
提取码:cyx6 - 使用方法
- 优点
配合ctrl键和shift键选中多个文件,可以实现批量转换,而且新生成的MP3文件保存在原ncm文件所在路径下,相对比较合理 - 缺点
不够方便,需要将ncm文件拖拽到main.exe处,且无法自由选择保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