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原理(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JVM内存管理及垃圾回收机制)

转载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cutesource/article/details/5904501

JVM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是指操作系统装入JVM是通过jdk中Java.exe来完成,通过下面4步来完成JVM环境.

1.创建JVM装载环境和配置

2.装载JVM.dll

3.初始化JVM.dll并挂界到JNIENV(JNI调用接口)实例

4.调用JNIEnv实例装载并处理class类。

 

在我们运行和调试Java程序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JVM的概念.JVM是Java程序运行的环境,但是他同时一个操作系统的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进程,因此他也有他自己的运行的生命周期,也有自己的代码和数据空间.

首先来说一下JVM工作原理中的jdk这个东西,不管你是初学者还是高手,是j2ee程序员还是j2se程序员,jdk总是在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在了解Java之前首先大师们会给我们提供说jdk这个东西.它在Java整个体系中充当着什么角色呢?我很惊叹sun大师们设计天才,能把一个如此完整的体系结构化的如此完美.jdk在这个体系中充当一个生产加工中心,产生所有的数据输出,是所有指令和战略的执行中心.本身它提供了Java的完整方案,可以开发目前Java能支持的所有应用和系统程序.这里说一个问题,大家会问,那为什么还有j2me,j2ee这些东西,这两个东西目的很简单,分别用来简化各自领域内的开发和构建过程.jdk除了JVM之外,还有一些核心的API,集成API,用户工具,开发技术,开发工具和API等组成

好了,废话说了那么多,来点于主题相关的东西吧.JVM在整个jdk中处于最底层,负责于操作系统的交互,用来屏蔽操作系统环境,提供一个完整的Java运行环境,因此也就虚拟计算机. 操作系统装入JVM是通过jdk中Java.exe来完成,通过下面4步来完成JVM环境.

1.创建JVM装载环境和配置

2.装载JVM.dll

3.初始化JVM.dll并挂界到JNIENV(JNI调用接口)实例

4.调用JNIEnv实例装载并处理class类。

一.JVM装入环境,JVM提供的方式是操作系统的动态连接文件.既然是文件那就一个装入路径的问题,Java是怎么找这个路径的呢?当你在调用Java test的时候,操作系统会在path下在你的Java.exe程序,Java.exe就通过下面一个过程来确定JVM的路径和相关的参数配置了.下面基于Windows的实现的分析.

首先查找jre路径,Java是通过GetApplicationHome api来获得当前的Java.exe绝对路径,c:\j2sdk1.4.2_09\bin\Java.exe,那么它会截取到绝对路径c:\j2sdk1.4.2_09\,判断c:\j2sdk1.4.2_09\bin\Java.dll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把c:\j2sdk1.4.2_09\作为jre路径,如果不存在则判断c:\j2sdk1.4.2_09\jre\bin\Java.dll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这c:\j2sdk1.4.2_09\jre作为jre路径.如果不存在调用GetPublicJREHome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JavaSoft\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当前JRE版本号”\JavaHome的路径为jre路径。

然后装载JVM.cfg文件JRE路径+\lib+\ARCH(CPU构架)+\JVM.cfgARCH(CPU构架)的判断是通过Java_md.c中GetArch函数判断的,该函数中windows平台只有两种情况:WIN64的‘ia64’,其他情况都为‘i386’。以我的为例:C:\j2sdk1.4.2_09\jre\lib\i386\JVM.cfg.主要的内容如下:

  1. -client KNOWN   
  2. -server KNOWN   
  3. -hotspot ALIASED_TO -client   
  4. -classic WARN   
  5. -native ERROR   
  6. -green ERROR  

在我们的jdk目录中jre\bin\server和jre\bin\client都有JVM.dll文件存在,而Java正是通过JVM.cfg配置文件来管理这些不同版本的JVM.dll的.通过文件我们可以定义目前jdk中支持那些JVM,前面部分(client)是JVM名称,后面是参数,KNOWN表示JVM存在,ALIASED_TO表示给别的JVM取一个别名,WARN表示不存在时找一个JVM替代,ERROR表示不存在抛出异常.在运行Java XXX是,Java.exe会通过CheckJVMType来检查当前的JVM类型,Java可以通过两种参数的方式来指定具体的JVM类型,一种按照JVM.cfg文件中的JVM名称指定,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指定,它们执行的方法分别是“Java -J”、“Java -XXaltJVM=”或“Java -J-XXaltJVM=”。如果是第一种参数传递方式,CheckJVMType函数会取参数‘-J’后面的JVM名称,然后从已知的JVM配置参数中查找如果找到同名的则去掉该JVM名称前的‘-’直接返回该值;而第二种方法,会直接返回“-XXaltJVM=”或“-J-XXaltJVM=”后面的JVM类型名称;如果在运行Java时未指定上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一种参数,CheckJVMType会取配置文件中第一个配置中的JVM名称,去掉名称前面的‘-’返回该值。CheckJVMType函数的这个返回值会在下面的函数中汇同jre路径组合成JVM.dll的绝对路径。如果没有指定这会使用JVM.cfg中第一个定义的JVM.可以通过set _Java_LAUNCHER_DEBUG=1在控制台上测试.

最后获得JVM.dll的路径,JRE路径+\bin+\JVM类型字符串+\JVM.dll就是JVM的文件路径了,但是如果在调用Java程序时用-XXaltJVM=参数指定的路径path,就直接用path+\JVM.dll文件做为JVM.dll的文件路径.

二:装载JVM.dll

通过第一步已经找到了JVM的路径,Java通过LoadJavaVM来装入JVM.dll文件.装入工作很简单就是调用Windows API函数:

LoadLibrary装载JVM.dll动态连接库.然后把JVM.dll中的导出函数JNI_CreateJavaVM和JNI_GetDefaultJavaVMInitArgs挂接到InvocationFunctions变量的CreateJavaVM和GetDefaultJavaVMInitArgs函数指针变量上。JVM.dll的装载工作宣告完成。

三:初始化JVM,获得本地调用接口,这样就可以在Java中调用JVM的函数了.调用InvocationFunctions->CreateJavaVM也就是JVM中JNI_CreateJavaVM方法获得JNIEnv结构的实例.

四:运行Java程序.

Java程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jar包,一种是class. 运行jar,Java -jar XXX.jar运行的时候,Java.exe调用GetMainClassName函数,该函数先获得JNIEnv实例然后调用Java类Java.util.jar.JarFileJNIEnv中方法getManifest()并从返回的Manifest对象中取getAttributes("Main-Class")的值即jar包中文件:META-INF/MANIFEST.MF指定的Main-Class的主类名作为运行的主类。之后main函数会调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装载该主类(使用JNIEnv实例的FindClass)。main函数直接调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装载该类。如果是执行class方法。main函数直接调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装载该类。

然后main函数调用JNIEnv实例的GetStaticMethodID方法查找装载的class主类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方法,并判断该方法是否为public方法,然后调用JNIEnv实例的

CallStaticVoidMethod方法调用该Java类的main方法。

从Java平台的逻辑结构上来看,我们可以从下图来了解JVM:

从上图能清晰看到Java平台包含的各个逻辑模块,也能了解到JDK与JRE的区别

对于JVM自身的物理结构,我们可以从下图鸟瞰一下:

对于JVM的学习,在我看来这么几个部分最重要:

  • 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
  • JVM内存管理及垃圾回收机制

下面将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学习

Java代码编译是由Java源码编译器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字节码的执行是由JVM执行引擎来完成,流程图如下所示:

 

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包含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机制:

  • Java源码编译机制
  • 类加载机制
  • 类执行机制

Java源码编译机制

Java 源码编译由以下三个过程组成:

  • 分析和输入到符号表
  • 注解处理
  • 语义分析和生成class文件

流程图如下所示:

最后生成的class文件由以下部分组成:

  • 结构信息。包括class文件格式版本号及各部分的数量与大小的信息
  • 元数据。对应于Java源码中声明与常量的信息。包含类/继承的超类/实现的接口的声明信息、域与方法声明信息和常量池
  • 方法信息。对应Java源码中语句和表达式对应的信息。包含字节码、异常处理器表、求值栈与局部变量区大小、求值栈的类型记录、调试符号信息

类加载机制

JVM的类加载是通过ClassLoader及其子类来完成的,类的层次关系和加载顺序可以由下图来描述:

1)Bootstrap ClassLoader

负责加载$JAVA_HOME中jre/lib/rt.jar里所有的class,由C++实现,不是ClassLoader子类

2)Extension ClassLoader

负责加载java平台中扩展功能的一些jar包,包括$JAVA_HOME中jre/lib/*.jar或-Djava.ext.dirs指定目录下的jar包

3)App ClassLoader

负责记载classpath中指定的jar包及目录中class

4)Custom ClassLoader

属于应用程序根据自身需要自定义的ClassLoader,如tomcat、jboss都会根据j2ee规范自行实现ClassLoader

加载过程中会先检查类是否被已加载,检查顺序是自底向上,从Custom ClassLoader到BootStrap ClassLoader逐层检查,只要某个classloader已加载就视为已加载此类,保证此类只所有ClassLoader加载一次。而加载的顺序是自顶向下,也就是由上层来逐层尝试加载此类。

类执行机制

JVM是基于栈的体系结构来执行class字节码的。线程创建后,都会产生程序计数器(PC)和栈(Stack),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方法内的偏移量,栈中存放一个个栈帧,每个栈帧对应着每个方法的每次调用,而栈帧又是有局部变量区和操作数栈两部分组成,局部变量区用于存放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和参数,操作数栈中用于存放方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结果。栈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JVM内存组成结构

JVM栈由堆、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等部分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1)堆

所有通过new创建的对象的内存都在堆中分配,其大小可以通过-Xmx和-Xms来控制。堆被划分为新生代和旧生代,新生代又被进一步划分为Eden和Survivor区,最后Survivor由From Space和To Space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 新生代。新建的对象都是用新生代分配内存,Eden空间不足的时候,会把存活的对象转移到Survivor中,新生代大小可以由-Xmn来控制,也可以用-XX:SurvivorRatio来控制Eden和Survivor的比例
  • 旧生代。用于存放新生代中经过多次垃圾回收仍然存活的对象

2)栈

每个线程执行每个方法的时候都会在栈中申请一个栈帧,每个栈帧包括局部变量区和操作数栈,用于存放此次方法调用过程中的临时变量、参数和中间结果

3)本地方法栈

用于支持native方法的执行,存储了每个native方法调用的状态

4)方法区

存放了要加载的类信息、静态变量、final类型的常量、属性和方法信息。JVM用持久代(Permanet Generation)来存放方法区,可通过-XX:PermSize和-XX:MaxPermSize来指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垃圾回收机制

JVM分别对新生代和旧生代采用不同的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的GC:

新生代通常存活时间较短,因此基于Copying算法来进行回收,所谓Copying算法就是扫描出存活的对象,并复制到一块新的完全未使用的空间中,对应于新生代,就是在Eden和From Space或To Space之间copy。新生代采用空闲指针的方式来控制GC触发,指针保持最后一个分配的对象在新生代区间的位置,当有新的对象要分配内存时,用于检查空间是否足够,不够就触发GC。当连续分配对象时,对象会逐渐从eden到survivor,最后到旧生代,

用java visualVM来查看,能明显观察到新生代满了后,会把对象转移到旧生代,然后清空继续装载,当旧生代也满了后,就会报outofmemory的异常,如下图所示:

 

在执行机制上JVM提供了串行GC(Serial GC)、并行回收GC(Parallel Scavenge)和并行GC(ParNew)

1)串行GC

在整个扫描和复制过程采用单线程的方式来进行,适用于单CPU、新生代空间较小及对暂停时间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应用上,是client级别默认的GC方式,可以通过-XX:+UseSerialGC来强制指定

2)并行回收GC

在整个扫描和复制过程采用多线程的方式来进行,适用于多CPU、对暂停时间要求较短的应用上,是server级别默认采用的GC方式,可用-XX:+UseParallelGC来强制指定,用-XX:ParallelGCThreads=4来指定线程数

3)并行GC

与旧生代的并发GC配合使用

旧生代的GC:

旧生代与新生代不同,对象存活的时间比较长,比较稳定,因此采用标记(Mark)算法来进行回收,所谓标记就是扫描出存活的对象,然后再进行回收未被标记的对象,回收后对用空出的空间要么进行合并,要么标记出来便于下次进行分配,总之就是要减少内存碎片带来的效率损耗。在执行机制上JVM提供了串行GC(Serial MSC)、并行GC(parallel MSC)和并发GC(CMS),具体算法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上各种GC机制是需要组合使用的,指定方式由下表所示:

 

指定方式

新生代GC方式

旧生代GC方式

-XX:+UseSerialGC

串行GC

串行GC

-XX:+UseParallelGC

并行回收GC

并行GC

-XX:+UseConeMarkSweepGC

并行GC

并发GC

-XX:+UseParNewGC

并行GC

串行GC

-XX:+UseParallelOldGC

并行回收GC

并行GC

-XX:+ UseConeMarkSweepGC

-XX:+UseParNewGC

串行GC

并发GC

不支持的组合

1、-XX:+UseParNewGC -XX:+UseParallelOldGC

2、-XX:+UseParNewGC -XX:+UseSerialGC

 

内存调优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JVM内存调优的时候不能只看操作系统级别Java进程所占用的内存,这个数值不能准确的反应堆内存的真实占用情况,因为GC过后这个值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内存调优的时候要更多地使用JDK提供的内存查看工具,比如JConsole和Java VisualVM。

对JVM内存的系统级的调优主要的目的是减少GC的频率和Full GC的次数,过多的GC和Full GC是会占用很多的系统资源(主要是CPU),影响系统的吞吐量。特别要关注Full GC,因为它会对整个堆进行整理,导致Full GC一般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 旧生代空间不足
    调优时尽量让对象在新生代GC时被回收、让对象在新生代多存活一段时间和不要创建过大的对象及数组避免直接在旧生代创建对象 
  • Pemanet Generation空间不足
    增大Perm Gen空间,避免太多静态对象 
  • 统计得到的GC后晋升到旧生代的平均大小大于旧生代剩余空间
    控制好新生代和旧生代的比例 
  • System.gc()被显示调用
    垃圾回收不要手动触发,尽量依靠JVM自身的机制 

调优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堆内存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和GC策略来实现,下面来看看各部分比例不良设置会导致什么后果

1)新生代设置过小

一是新生代GC次数非常频繁,增大系统消耗;二是导致大对象直接进入旧生代,占据了旧生代剩余空间,诱发Full GC

2)新生代设置过大

一是新生代设置过大会导致旧生代过小(堆总量一定),从而诱发Full GC;二是新生代GC耗时大幅度增加

一般说来新生代占整个堆1/3比较合适

3)Survivor设置过小

导致对象从eden直接到达旧生代,降低了在新生代的存活时间

4)Survivor设置过大

导致eden过小,增加了GC频率

另外,通过-XX:MaxTenuringThreshold=n来控制新生代存活时间,尽量让对象在新生代被回收

由上述可知新生代和旧生代都有多种GC策略和组合搭配,选择这些策略对于我们这些开发人员是个难题,JVM提供两种较为简单的GC策略的设置方式

1)吞吐量优先

JVM以吞吐量为指标,自行选择相应的GC策略及控制新生代与旧生代的大小比例,来达到吞吐量指标。这个值可由-XX:GCTimeRatio=n来设置

2)暂停时间优先

JVM以暂停时间为指标,自行选择相应的GC策略及控制新生代与旧生代的大小比例,尽量保证每次GC造成的应用停止时间都在指定的数值范围内完成。这个值可由-XX:MaxGCPauseRatio=n来设置

 

最后汇总一下JVM常见配置

  1. 堆设置
    • -Xms:初始堆大小
    • -Xmx:最大堆大小
    • -XX:NewSize=n:设置年轻代大小
    • -XX:NewRatio=n:设置年轻代和年老代的比值。如:为3,表示年轻代与年老代比值为1:3,年轻代占整个年轻代年老代和的1/4
    • -XX:SurvivorRatio=n:年轻代中Eden区与两个Survivor区的比值。注意Survivor区有两个。如:3,表示Eden:Survivor=3:2,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5
    • -XX:MaxPermSize=n:设置持久代大小
  2. 收集器设置
    • -XX:+UseSerialGC:设置串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lGC:设置并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dlOldGC:设置并行年老代收集器
    •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并发收集器
  3. 垃圾回收统计信息
    • -XX:+PrintGC
    • -XX:+PrintGCDetails
    • -XX:+PrintGCTimeStamps
    • -Xloggc:filename
  4. 并行收集器设置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行收集器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 -XX:MaxGCPauseMillis=n:设置并行收集最大暂停时间
    • -XX:GCTimeRatio=n:设置垃圾回收时间占程序运行时间的百分比。公式为1/(1+n)
  5. 并发收集器设置
    • -XX:+CMSIncrementalMode:设置为增量模式。适用于单CPU情况。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发收集器年轻代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附:

本系列学习资料主要来自博文http://rednaxelafx.javaeye.com/blog/656951里提到的PPT和《分布式Java应用》里有关JVM的章节,推荐大家继续深入学习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ob-wzb/p/5321208.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JVM原理(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JVM内存管理及垃圾回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