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的UML表示:空心三角形实线连接
2:接口的UML表示:空心三角形虚线连接
3:聚合关系的UML表示:空心菱形实线连接
4:合成关系的UML表示:实心菱形实线连接
5: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者叫描述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内容,链和索引等内容
6:水平分割后,查询数据使用UNION操作。
垂直分割后,查询数据使用JOIN操作。
7:结构图包括:用例图,类图,组件图,对象图,部署图。
8:通过需求分析过程,需要系统的描述整个应用系统的功能特征,性能特征和约束,并形成需求规范说明文档。
9: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和最大并发用户数量都是性能需求分析的重要指标。
10: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
11: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表。
1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
13:数据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从用户试图出发,分析与辨识应用领域所管理的各类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形成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
14: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需求分析员与用户充分沟通,并形成文档化的需求描述。
15:ORDER BY语句只能作为其他句子之后的最后一个句子出现;视图中也可以使用ORDER BY语句;子查询语句中不能使用DORDER BY语句。
16:使用游标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尤其对于大规模并发量的情况下,很容易使系统资源耗尽二崩溃。
17:关系表在逻辑上由一系列元组组成,元组由多个属性组成;元组的每个属性对应于文件记录中的一个域;每个元组可以用数据库磁盘文件中的一个逻辑记录来存储,记录多个域。
18:在C/S结构中,应用业务规则主要是在客户端实现的。
在B/S结构中,应用业务规则一般是web服务器端实现的。
在C/S结构中,客户端属于“胖客户端”,客户端需要专门开发。
在B/S结构中,客户端属于“瘦客户端”,客户端一般只需要安装浏览器。
19:“分片透明性”位于全局概念模式与分片模式之间。
20:数据仓库的四个特点:面向主题;集成的;稳定的(非易失);反应历史变化(随时间变化)。
21:事务的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22:left join(左连接);right join(右连接);inner join(等值连接)。
23:对数据库系统的监控分为手动监控机制和自动监控机制。
24:数据字典一般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管理和维护。
25:DBAS性能指标包括: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最大用户量;每个TPS代价值。
26:DFD建模方法采用自顶向下初步细化的结构化分析结果。
27:数据库物理设计并不包括文件和数据库的具体实现细节。
28:在数据库中,事务日志能够实现数据恢复。
29: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DBAS体系结构,软硬件选型和配置设计,应用软件总体设计和业务规则初步设计。
30:UML:用例图属于用例视图,描述系统的功能;行为视图包括顺序图,交互图和状态图,描述系统的活动;部署视图描述物理部署情况。
31:分布式数据库采用数据分片对数据进行管理;分片有以下按个原则:完整性原则;重构原则;不相交原则。(对于一个全局关系,要保证数据不丢失,则必须要属于某个片段,即不允许 不属于任何一个片段,也不允许一个全局关系)
32:索引技术被分成:有序索引和散列索引
33:触发器又三种类型:INSERT类型;UPDATE类型;DELECT类型
34:OLAP的实现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OLAP(ROLAP);②:基于多维数据库的OLAP(MOLAP);③:混合型OLAP(HOLAP)。
35:视图是外模式的实现方式之一。
36:联机事务处理(OLTP);联机分析处理(OLAP)。
OLTP系统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而OLAP对系统响应速度比较宽松。
OLTP的安全性比OLAP高,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OLTP一般由企业中下层使用,OLAP由企业中上层使用。
OLTP系统一般需要处理大量事务,且执行的事务内容比较简单且重复率高。
OLTP系统是生成数据的系统,OLAP系统是利用数据的系统。
37: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分为三部分: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
38: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着不同的逻辑实现结构,因此数据库空间管理办法随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同而不同。
39: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调整;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数据分布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40:并行数据库的目标是高性能和高可用性,通过多个处理节点并发执行数据库任务,提高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分布式数据库的目的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物理上分散,逻辑上机中的数据库系统)
41:分布式数据库特征是:本地自治;非集中式管理;高可用性;
使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分布式透明性的主要因素是:位置独立性, 数据分片独立性和数据复制独立性。
42:数据库系统式实施活动包括:创建数据库;装载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数据库的试运行。
43:@@FETCH_STATUS=0:FETCH语句成功。
=-1:FETCH语句失败或行不在结果集。
=-2:提取的行不存在。
44:对于经常出出现where子句,order by子句和group by子句中的属性使用索引;对于前后都是%的列查询不会访问索引,不适合建立索引。
45:并行数据库中以位数据的划分方法:
轮转法:最适合扫描整个关系。
散列划分法:比轮转法更适合点查询,也适合顺序扫描关系。
范围划分法:明显有利于范围查询和点查询。
46: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保证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使用;
主—主方式(Active-Active)两台服务器切换速度快,数据连接不中断,应用不受影响。
47:每TPS代价值,用于衡量系统性价或性能价格比的指标。
48:分布式数据库类型:水平分片;垂直分片;导出分片;混合分片。
49:新增汇总表的调优方法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调优方法。
50:创建索引:UNIQUE:唯一索引;CLUSTERED:聚簇索引;NONCLUSTERED:非聚簇索引。
51:一张表上可以建立多个后触发器,但只能建立一个前触发器。
52:分离数据库时需要停用被分离的数据库,但是不需要停用SQL服务。
53:简单恢复只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用于主要包含制度数据的数据库(如数据仓库)。
54:四类安全级别:A类:提供验证保护
B类:提供强制保护
C类:提供自主保护
D类:提供最小保护
55:ETL是实现数据集成的主要技术,即填充更新数据仓库的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数据采集过程。
56:表示层:进行人机界面设计;
业务逻辑层:梳理DBAS的各项业务活动,将其表示为各种系统构件(如类,模块,组件等),存储过程应该出现在本层;
数据访问层:把业务活动表示为系统构建;针对DBAS的数据处理需求设计用于操作数据库的各类事务;
数据持久层:进行应用系统的存储结构设计。
57:FOREIGN KEY和PRIMARY KEY应用于关系级别约束;
NOT NULL,UNIQUE应用于列级约束;
CHECK应用于元组约束;
58:元元模型层组成了UML得最基本的元素“事物”,代表要定义的所有事物。
元模型层组成了UML的基本元素,这一层中的每个概念都是元元模型中的事物概念是实例。
模型层组成了UML的模型,这层中的每个概念都是元模型层中概念的实例。
用户模型层中的所有元素都是UML模型的实例,这层中的每个概念都是模型层的一个实例。
59:索引一般会提高查询的效率,而不会提高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的执行效率。
60:在组合索引中,索引属性的顺序一般按照属性的区分度进行排列。
61:决策支持系统一般是指企业中以数据为基础对重要业务或事务实施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
62:数据仓库是服务于决策支持的的数据集合。
63: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的方法或过程。
64:机器学习是指机器采用一些方法或模型根据数据去习得知识的过程。
65:DFD由四种元素组成:外部项(圆角框或平行四边形);数据流(箭头);数据存储(圆角矩形);处理(矩形框)。
DFD中的箭头表示的数据的流向,不能表示控制流和约束。
IDEFO由两种元素组成:箭头和活动。
IDEFO中的箭头不是强调流或顺序,二十强调数据约束。
66:数据库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对象拥有者;普通用户。
67:差量转储是对最近一次数据库完全转储以来发生的数据进行转储,和完全转储相比速度快,占用较小的空间。
增量转储只复制上次转储后发生变化的文件或数据库。
68:在T-SQL语句中恢复数据库使用RESTORE DATABASE语句,恢复事务日志使用RESTORE LOG语句
69: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处于分配模式与局部模式之间。
70:对于复合索引,在查询使用时,最好将WHERE条件顺序作为索引列的顺序,这样效率最高。
71:不能在视图上定义AFTER型触发器。
72:在删除架构时,如果使用CASCAD选项,则会将该架构中的所有架构对象一起全部删除;如果使用RESTRICT选项,如果被删除的架构中包含架构对象,则拒绝删除此架构。
73:每次启动SQL Server时都会重新创建tempdb数据库,因此损坏没有必要恢复。
Master数据库记录了所有其他数据库的数据库文件的物理存储位置。
SQL Server实例的作业信息存储在msdb数据库中。
Resource数据库是个只读数据库,包含了SQL Server中所有系统对象。
74:数据库重构一般由DBA完成,不需要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参与调试。
75:为了进行数据分析,将OLTP系统中数据利用抽查程序抽取出来的最主要原因是解决OLTP应用与分析型应用之间的性能冲突问题。
76: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属于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
77:UML提供的图:
78:如果要是某用户可以将授权他的权限再转授给其他用户,那么在授权语句中加上“WITH GRANT OPTION”选项
79:事物内部故障
80:创建分区表的步骤:创建分区函数,创建分区方案,使用分区方案创建表。
创建分区函数的目的:告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以什么方式对表进行分区。
创建分区方案的作用是将分区函数生成的分区映射到文件组中。
不同的分区可以映射到相同的数据库文件中。
81: 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及终端用户看到的逻辑上并未分布的表,视图等。
全局概念模式用于描述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
分片模式用于描述每个数据片段以及全局关系到片段的映像,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的逻辑划分视图。
分配模式用于描述各片段到物理存放场地的映像。
局部概念模式用于描述全局关系在场地上存储的物理片段的逻辑结构以及特征。
局部内模式用于描述局部概念模式涉及的数据在本场地的物理存储。
82:创建视图属于数据库设计阶段内容,不属于优化内容,只有物化视图属于数据库性能优化中的存储优化内容。
83:数据库性能优化一般可以从数据库运行环境,数据库参数调整,模式调整,数据库存储优化和查询优化进行操作。
83:需求分析过程包括标识问题,建立需求模型,描述需求,确认需求。
其中DFD和IDEF0可用于建立需求模型;而IDEF2用于系统模拟,建立动态模型。
84:在IDEF1X中一个非确定联系又称为多对多关系或m:n联系。侧重于分析,抽象和概括应用领域中的数据需求,被称为数据建模方法。
85:在UML中用例用椭圆形表示,用例位于系统边界的内部。
用例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是动作的集合。
用例间的组合关系用于描述一个包及其组成用例间的关系。
用例间的扩展关系用于描述一个已有用例及在其基础上增加新动作形成的用例间的关系。
86:除了guest外,每个数据库用户都必须有对应的登陆账户。
87:差量转储和增量转储相比,速度慢,占用空间较多,但恢复速度比增量转储快。
88:XML数据库适合管理复杂数据结构的数据集,当数据本身具有层次特征时,由于XML数据格式能够清晰表达数据的层次结构,因此XML数据库便于对层次化的数据进行操作。
89:用例模型通过对系统参与者及其重要行为的描述,表达系统的功能需求。
90:声明游标的语法:DECLARE 游标名 cursor FOR SQL语句。
91:事务日志备份仅可以用在完整恢复模式和大容量日志恢复(但是不允许对大容量操作日志备份进行时点恢复)模式中。
92:在分类预测任务中,需要用到的数据一般包括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
93:事务规范(数据处理需求分析结果)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描述,事务所访问的数据集,事务用户。
94:顺序图强调的是时间,通信图强调的是空间。
95:日志文件不包括在文件组内,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开管理的。
96:guest在未启用时不能使用
可以为guest收权
guest时SQL Server中一个特殊的数据库用户
guest主要用于提供匿名访问。
97:数据库重组是指按照系统设计要求对数据库存储空间进行全面调整,如调整磁盘分区方法和存储空间,重新安排数据的存储,整理和回收碎片等,以提高数据库性能。
数据库的重构是指由于数据库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加了新的应用或新的实体,取消了某些应用,有的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也发生了变化等,使得原有的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新的需求,此时需要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
数据库的重组并不修改数据库原有设计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而数据库的重构则不同,她可以部分修改数据库得模式和内模式。
98:冗余列的作用是在查询时减少连接操作,避免使用聚合函数。由于增加了派生性冗余字段,破坏了规范化规则。
99:数据库备份设备可以是磁带也可以是磁盘,数据库备份设备可以分为本地设备,也可以使用远程网络设备。
SQL Server支持两种备份方式,一种是先建立备份设备,再将数据库备份到备份设备上,这样的备份设备称为永久备份设备,另一种是直接将数据库备份到物理文件上,这样的设备称为临时备份设备
创建备份设备的T-SQL存储过程为sp_addumpdevice.
100:纯日志备份只包括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事务日志,不包括大容量操作日志记录。
101:架构(Schema,也称为模式)是数据库下的一个逻辑命名空间,可以存放表,,视图等数据库对象。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架构,架构由特定的授权用户拥有;在同一个数据库中,架构名必须唯一;架构名可以是显示的,也可以是DBMS提供默认名。
102:监控分析机制分为两种:由数据库系统建立的自动监控机制;由管理员手动实施的监管机制。
103:SQL Server2008支持数据库,数据文件两个级别的数据恢复。
104: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条件的作用对象分别为列,元组和关系三种级别。元组对应于行,关系对应于列。
105:在数据仓库中,元数据一般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
106:范式:1NF:属性不能再分。
2NF:满足1NF并满足完全依赖。
3NF:满足2NF,且每个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R的主码。
107:常用的OLAP多维分析操作有切片,切块,旋转,钻取和卷起。
108:用例模型由用例,角色,系统三部分组成。
109:函数依赖研究一个关系中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
110:当用CHECK进行约束条件限制时,若其只涉及对某一列的约束则可以放在该列后面,如果是约束条件中涉及两列或两列以上,则为对整个数据表的约束,放在表的最后面。
111:分片模式是描述每个数据片段以及全局关系到片段的映像
分配模式是描述各片段到物理存放场地的映像。
112:协作图主要用于描述对象在空间中如何交互,即除了动态交互,它也直接描述了对象如何链接在一起的情形;状态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其生存期间的动态行为,用于显示状态机,重点在于描述状态图的控制流;
113:通用安全性分级模式:A类:提供验证性保护;
B类:提供强制保护;
C类:提供自主保护;
D类:提供最小保护;
114:分片透明性是最高级别的透明性,位于全局概念模式与分片模式之间;
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位于分配模式与局部概念模式之间。
115: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GDBMS,全局数据字典,通信管理四部分组成
116:在分类预测任务中,需要用到的数据一般包括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
117:数据仓库中数据特征包括面向主题性,集成性,不可更新性,时间特性
118:数据库回复顺序如下:①恢复最近的完全数据库备份;②恢复完全备份之后的最近的差异数据库备份;③按日志备份的先后顺序恢复自最近的完全或差异数据库备份后的所有的日志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