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之设计模式

模式和描述配对

  1. 装饰者模式:包装一个对象,以提供新的行为。
  2. 状态模式:封装了基于状态的行为,并使用委托通过改变状态来切换不同的行为。
  3. 迭代器模式:在对象的集合之中游走,而不暴露集合的实现。
  4. 外观模式:简化一群类的接口。
  5. 策略模式:封装可以互换的行为,并使用委托来决定要使用哪一个行为。
  6. 代理模式: 包装对象,以控制对此对象的访问。
  7. 工厂方法:由子类决定要创建的具体类是哪一个。
  8. 适配器模式:封装对象,并提供不同的接口。
  9. 观察者模式:让对象能够在状态改变时被通知。
  10. 模板方法:由子类决定如何实现一个算法中的步骤。
  11. 组合:客户用一致的方式处理对象集合和单个对象。
  12. 单件(例)模式:确保有且只有一个对象被创建。
  13. 抽象工厂:允许客户创建对象的家族,而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
    14.命令:封装请求成为对象。
    15.桥接模式:不只改变你的实现,也改变你的抽象。
    16.生成器模式:使用生成器模式封装一个产品的构造过程,并允许按步骤构造。
    17.责任链模式:当你想要让一个以上的对象有机会能够处理某个请求的时候,就使用责任链模式。
  14. 蝇量模式:如想让某个类的一个实例能用来提供许多”虚拟实例“,就使用蝇量模式。
    19.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为语言创建解释器。
  15. 中介者模式:使用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来集中相关对象之间复杂的沟通和控制方式。
  16.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当你需要让对象返回之前的状态时(例如,你的用户请求”撤销“),就使用备忘录模式。
  17.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当创建给定类的实例的过程很昂贵或很复杂时,就使用原型模式。
  18.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当你想要为一个对象的组合增加新的能力,且封装并不重要时,就使用访问者模式。

在大多数的类目中,模式通常根据某种做法被归为几类。最广为人知的分类方式,根据模式的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类目:创建型、行为型和结构型。
1. 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涉及将对象实例化,这类模式都提供一个方法,将客户从所需要实例化的对象中解耦。
Singleton(单件也称为单例)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 、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Prototype(原型模式) 、 Builder(生成器模式)
2. 行为模式:只要是行为型模式,都涉及到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及分配职责。
Template Method(模板模式) 、Iterator(迭代器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State(状态模式) 、Strategy (策略模式)、Mediator(中介者模式) 、Visitor (访问者模式)、MementoInterpreter (备忘录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
3. 结构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可以让你把类或对象组合到更大的结构中。
Decorator(装饰者模式) 、Composite(组合模式) 、Facade(外观模式) 、Adapter(适配器模式) 、Proxy(代理模式)、Flyweight (蝇量模式)、Bridge (桥接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iOS,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