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
用来识别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MAC地址长度48位(6个字节),前24位代表厂商,后24位代表网卡编号,
MAC 地址的第8位为0时表示该MAC地址为单播地址,为1时表示组播地址。48位都为1表示广播地址。
ipconfig /all查看MAC地址
注:一块物理网卡的地址一定是一个单播地址,也就是第8位一定为0
类型/长度:用来标识上层协议的类型或后续数据的字节长度。
二、交换机
1、交换机是用来连接局域网的主要设备,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实现全双工通信
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
根据源MAC地址学习
除源端口外的端口广播未知数据帧 接收方回应
交换机实现单播通信(转发)
更新:老化时间300秒
交换机对应端口的MAC 地址发生变化时
3、交换机以太网接口双工模式 单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单一方向传输数据
半双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双向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两个数据站之间可双向且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4、冲突与广播域
广播域指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但是不分割广播域,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常用命令
查看MAC地址表
特权:show mac-address-table
一个端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
四、虚拟局域网VLAN
VLAN的优势
广播控制、安全性、带宽利用、延迟
查看vlan:show vlan(特权模式)
创建VLAN的方法
全局配置模式创建vlan
全局:vlan 2 //创建vlan2
name 名字 //给vlan2命名
配置vlan:# interface vlan 1
# ip address 192.168.0.5 255.255.255.0
# no shutdown
接口加入vlan
1)进入将要加入vlan的接口然后输入
全居: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2) 同时将多个接口加入vlan
全局: interface range f0/1 – 10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将1-10口同时加入vlan2
五、trunk中继链接
1、作用:实现交换机之间的单一链路传递多个vlan的信息
2、链路类型:
1)接入链路: 可以承载1个 vlan
2)中继链路:可以承载多个 vlan
3、vlan的标识
1)ISL(cisco私有的标记方法)
ISL外部封装头部26个字节,尾部4个字节共30字节
2)IEEE 802.1q(公有的标记方法)
内部封装在标准以太网帧内插入了4个字节,其中12位vlan标识。
4、ISL和802.1Q 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显示了VLAN的信息
不同点:
IEEE 802.1Q是公有的标记方式,ISL是Cisco私有的
ISL采用外部标记的方法,802.1Q采用内部标记的方法
ISL标记的长度为30字节,802.1Q标记的长度为4字节
5、trunk的配置
接口模式:switchport mode trunk(配置为trunk链路)
switchport mode access(配置为接入链路)
6、在trunk链路上移除某vlan
进入trunk接口: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3
7、在trunk链路上 添加某vlan
进入trunk接口: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3
8、查看接口模式
特权:show interfaces f0/5 switchport
六、EthernetChannel(以太网通道)
1、功能:多条线路负载均衡,带宽提高
容错:当一条线路失效时,其他线路通信,不会丢包
2、以太网通道的配置:
全局:interface range f0/6 – 8
switchport mode trunk
channel-group 1 mode on
3、查看以太网通道的配置:
特权: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4、以太网道必须遵循以下一些规则:
参与捆绑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如果是在中继模式下,要求所有参加捆绑的端口都配置成中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