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Morning
- 创建列表
- 创建列表和创建普通变量一样,用中括号括起一堆数据即可(这里的数据可以是整型、字符串、浮点型...甚至可以包含另一个列表),数据间用逗号隔开。
- eg:number=[1,2,3,4,5]
- mix=[1,"maggie",3.14,[1,2,3]]
- 如果暂时不知道忘列表里加什么数据时,可先创建一个空列表
- eg:empty=[]
- 可结合range()创建列表————将一串数字转换为一个列表
- eg:numbers=list(range(1,6))
print(numbers)
执行结果:[1,2,3,4,5]
- eg:numbers=list(range(1,6))
- 创建列表和创建普通变量一样,用中括号括起一堆数据即可(这里的数据可以是整型、字符串、浮点型...甚至可以包含另一个列表),数据间用逗号隔开。
- 向列表添加元素
- 在列表尾添加单个元素:append() append()不是一个BIF,它属于列表对象的一个方法
- eg:number=[1,2,3,4,5]
number.append(6)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1,2,3,4,5,6]
- eg:number=[1,2,3,4,5]
- 在列表尾添加多个元素:extend() 用一个列表来扩展另一个列表,即它的参数应该是一个列表
- eg:number=[1,2,3,4,5]
number.extend([7,8])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1,2,3,4,5,7,8]
- eg:number=[1,2,3,4,5]
- 在列表任意位置插入元素:insert() 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代表在列表中的位置,第二个参数是在该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eg:number=[1,2,3,4,5]
number.insert(1,0)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1,0,2,3,4,5]
该例子为在1后插入0;但因为0习惯用语表示第一个数,即,应该为在0后插入0 - eg:number=[1,2,3,4,5]
number.insert(0,0)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0,1,2,3,4,5]
- eg:number=[1,2,3,4,5]
- 在列表尾添加单个元素:append() append()不是一个BIF,它属于列表对象的一个方法
- 从列表中获取元素
- 和数组一样,可通过元素的索引值(index)从列表获取单个元素(列表索引值从0开始)
-
number=['0','1','2','4','3'] print(number[3]) number[3],number[4] = number[4],number[3]#交换位置,前面的位置顺序 = 后面的位置顺序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4'
['0','1','2','3','4']
- 从列表删除元素
- remove() 删除元素:不需知道要删除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只需知道它存在于该列表即可(若不存在,则报错;若有多个,则只删除第一个)
-
number=['0','1','2','4','3'] print(number[3]) number.remove("4")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4'
['0','1','2','3'] - del 是一个语句,而不是一个列表的方法,因此不必有()小括号。且,del可指定删除某个位置的元素;也可直接删除整个列表(del 列表名)
number=['0','1','2','4','3'] print(number[3]) del number[3]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4'
['0','1','2','3'] - pop() 方法“弹出”元素:默认弹出列表中最后一个元素;但也可以将索引值作为参数,弹出相应元素
number=['0','1','2','3','4'] print(number.pop()) print(number.pop()) print(number.pop(0)) print(number)
执行结果:'4'
'3'
'0'
['1','2']- 评判使用del语句还是pop()方法的标准:
- 若要从列表中永久删除一个元素,且不再以任何方式使用它,则使用del语句
- 若要在删除元素后还能继续使用它,则使用pop()方法
- 评判使用del语句还是pop()方法的标准:
- 列表分片(slice)
- 列表分片是建立在原列表上的一个拷贝(或副本),原列表不会发生改变。
number=['0','1','2','3','4'] print(number[0:2]) #['0','1'] print(number[:2]) #['0','1'] print(number[1:]) #['1','2','3','4'] print(number[:]) #['0','1','2','3','4']
-
格式:开始位置 (冒号): 结束位置 (不包括结束位置的元素)
- 若没有开始位置,则默认0
- 若没有结束位置,则从开始位置一直到列表末尾的所有元素
- 若没有放入任何索引值,只有冒号,则将得到整个列表的拷贝
-
- 进阶玩法:三个参数(第三个代表步长,默认为1)
number=[0,1,2,3,4] print(number[0:3]) #[0,1,2] print(number[0:3:1]) #同上,默认步长为1 print(number[0:5:2]) #[0,2,4] 步长为2(每两个取出一个)
print(number[::2]) #同上 print(number[::-1]) #[4,3,2,1,0] 步长为-1,相当于复制一个翻转的列表(逆序)
- 列表分片是建立在原列表上的一个拷贝(或副本),原列表不会发生改变。
- 常用的操作符
- 比较运算符:列表比较大小,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同理,字符串也是从第一个字符对应的ASCII码值得大小开始比较
list1=[123] list2=[234] print(list1>list2) #False list3=[123,456] list4=[234,123] print(list3>list4) #False
- 连接操作符(+):可将多个列表对象合并在一起(相当于extend()),但不能实现列表添加新元素的操作(用append()或insert())
list1=[123,456] list2=[234,123] list3=list1+list2 print(list3) #[123,456,234,123]
- 重复操作符(*)
list1=[123] print(list1*3) #[123,123,123]
- 复合赋值运算符
list1=[123] list1*=3 print(list1) #[123,123,123]
- 成员关系操作符(in和not in)----只能判断一个层次的成员关系,若要判断列表里面的列表的元素,则应先进入一层列表
list1=[123,456,[789]] print(123 in list1) #True print(789 in list1) #False print(789 in list1[2]) #True
可用索引号去访问列表中的值,那访问列表中的列表的值,就相当于访问二维数组,eg:list1[2][0] 结果为789
- 比较运算符:列表比较大小,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同理,字符串也是从第一个字符对应的ASCII码值得大小开始比较
- 列表的方法:print(dir(list))
- count():计算其参数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index():返回其参数在列表中的位置
- index()还有两个参数,用于限定查找范围。(因此可查找重复出现的目标的下一个位置)
# coding=gbk list1=[1,1,2,3,5,8,13,21] print(list1.count(1)) #2 1出现2次 print(list1.index(1)) #0 1在0位置(但其实在1位置仍出现,所以再加入参数限定范围查找) start=list1.index(1)+1 #起始点为0位置+1 stop=len(list1) #结束点为整个列表长度处(末尾) print(list1.index(1,start,stop))#1 这样就可以找完所有目标出现的位置
Q:只能返回一个值?所以只能一个个地查找?而不能将start设为列表开头,stop设为列表结尾?
- index()还有两个参数,用于限定查找范围。(因此可查找重复出现的目标的下一个位置)
- reverse():将整个列表原地翻转(逆序)eg:list1.reverse()
- sort():用指定方式对列表的成员进行排序【永久性】,默认不需要参数,从小到大排序 eg:list1.sort()
- 若需要从大到小的排序,则先sort()从小到大,在reverse()翻转
- 或者:sort()三个参数:sort(func,key,reverse)
func和key参数用于设置排序的算法和关键字,默认是归并排序;reverse默认为False,要颠倒顺序,只需改为list1.sort(reverse=True)
- sorted():临时排序,不影响列表元素原来的排列顺序
- 元组:不可改变(像字符串一样)————不可改变的列表称为元组
- 创建和访问一个元组:大部分时候用小括号(,逗号才是关键!)
# coding=gbk tuple1=(1,2,3,4,5,6) print(tuple1) #(1,2,3,4,5,6) print(tuple1[1]) #2 访问元组1的索引号为1的元素 print(tuple1[4:]) #(5,6) 分片方式访问 temp1=(1) print(type(temp1))#
type()为返回参数的类型 temp2=1,2,3 print(type(temp2))# 没有小括号,有,逗号,temp还是元组类型,小括号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 temp3=() print(type(temp3))# 创建空元组,直接用小括号即可 temp4=(1,) print(type(temp4))# 若要创建的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在后面加上一个,逗号,明确你要的是一个元组 temp5=1, print(type(temp5))# 证明逗号(,)的关键作用例子:
print(8*(8)) #64 print(8*(8,)) #(8,8,8,8,8,8,8,8)
- 更新和删除元组:先构造一个新的元组(同字符串)
- 同样使用分片的方法
# coding=gbk temp=("小鸡","小鸭","小猪") temp=temp[:2]+("小狗",)+temp[2:] #不能省略小括号(),也不能省略逗号(,)! print(temp) #("小鸡","小鸭","小狗","小猪") temp=temp[:1]+temp[3:] #保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间接删除第二个和第三个 print(temp) #("小鸡","小猪")
- 同样使用分片的方法
暂告一段落~明天回家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