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概述:
uboot下可以通过命令访问和修改环境变量,但是如果需要在arm-Linux系统下访问这些数据该怎么办呢?其实uboot早就帮我们想好了。
步骤
uboot版本:一般在2011年以后的都有(见过2011年版本的uboot教程)
编译fw_printenv
在你使用的uboot代码中用以下编译指令:
make env ARCH=xx CROSS_COMPLIE=xx-
这样就可以编译tools/env下的代码,编译出的fw_printenv工具有读写uboot环境变量区的能力。
安装fw_printenv
在tools/env
目录中,将编译好的fw_printenv拷贝到目标机的文件系统中,并通过ln -s fw_printenv fw_setenv
,创建一个fw_setenv到fw_printenv的软链。
配置
这个工具还需要一个配置文件,以获取uboot的ENV区域的位置信息。
默认状态下,请将fw_env.config文件拷贝到目标机的文件系统的/etc目录下。
然后结合uboot配置中定义的ENV区和Linux下mtd分区的情况修改配置文件。
具体的修改方法见fw_env.config文件中的说明及/tools/env/README文件。
配置一定要和系统的配置相同。
跟据以上三个定义修改fw_env.config
,以emmc为例:
# Configuration file for fw_(printenv/setenv) utility.
# Up to two entries are valid, in this case the redundant
# environment sector is assumed present.
# Notice, that the "Number of sectors" is not required on NOR and SPI-dataflash.
# Futhermore, if the Flash sector size is ommitted, this value is assumed to
# be the same as the Environment size, which is valid for NOR and SPI-dataflash
# NOR example
# MTD device name Device offset Env. size Flash sector size Number of sectors
#/dev/mtd1 0x0000 0x4000 0x4000
#/dev/mtd2 0x0000 0x4000 0x4000
# MTD SPI-dataflash example
# MTD device name Device offset Env. size Flash sector size Number of sectors
#/dev/mtd5 0x4200 0x4200
#/dev/mtd6 0x4200 0x4200
# NAND example
#/dev/mtd0 0x4000 0x4000 0x20000 2
# Block device example
# device name env_offset Env.bin_size Env.bin_size Env_partition_sectors
/dev/mmcblk0 0x3000000 0x20000 0x20000 0x8000
参数解析:
/dev/mtd0
是专门给环境变量分配的分区。Device offset 是只环境变量在此分区上的偏移,不是指在整个nand上的偏移。
环境变量的烧写地址是 0x80000,大小0x10000,block大小是0x20000。这里因为mtd0分区设定了起始地址是0x80000,所以环境变量在此分区上的偏移地址为 0了
使用 fw_printenv
其实fw_printenv使用起来和uboot下的printenv和setenv指令是一模一样的。
获取uboot环境变量
fw_printenv [[ -n name ] | [ name ... ]]
如果不指定name,fw_printenv会打印出ENV区中的所有环境变量
设置uboot环境变量
fw_setenv name [ value ... ]
如果不指定value,表示要删除这个name的环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