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名乡:“中国镁都”大石桥
中新社辽宁分社 郑新玲 杨喜文
辽宁省大石桥市以其丰富的菱镁资源为世人关注,素有“中国镁都”之称,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其菱镁石储量高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八十六亿吨,矿床规模之大、储量之多、品质之优均居世界前列,一直为中外地学界所公认。
进入九十年代,大石桥人大力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镁质制品,带动了整个菱镁矿业的快速发展,牢固地树立起大石桥镁质制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到目前,全市已有镁质制品生产企业四百一十七家,年产各类镁质制品二百余万吨,出口量超过了一百万吨。涂层颗粒镁、连铸用耐火材料、镁铬砖等五十多种高新产品不仅高标准地满足了国内钢铁企业的需求,更辐射到美、日、俄等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潜力、有影响力的镁质制品企业。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装备有目前全国最长的一百一十米最高烧成温度一千八百五十度的超高温隧道窑四座,以及轻烧镁砂窑二十四座、重烧镁砂窑二十座,年产各类镁质耐火材料六十万吨,镁质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实际水平均居国内首位,所生产的电熔再结合镁铬砖、高纯镁铝铬砖、AOD炉镁钙砖等已完全取代进口同类产品,除销往中国各钢铁、有色冶金、玻璃、机械制造等行业外,还远销日、美、韩、俄及东南亚、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有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涂层颗粒镁脱硫剂生产企业,独家引进乌克兰涂层颗粒镁生产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实验结果证明,大石桥生产的涂层颗粒镁远远优于进口的切削镁粉,结束了中国长期依赖高价进口这种产品的局面,使中国钢铁企业含硫指标由千分之七下降到千分之一以下,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主要难题,并必将在中国的钢铁工业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目前,加拿大、韩国的钢铁企业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镁都——大石桥。
大石桥还有居全国领先地位的连铸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连铸用耐火材料是当今世界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高科技产品,有助于降低炼钢成本,提高钢的成材率,但多年来在中国却一直是个空白。去年,这里生产的连铸用“三大件”耐火材料(转动式水砖、浸水式水口砖、整体塞棒),替代进口产品,使中国炼钢连铸比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达到国外先进国家平均水平。国内的攀钢、重钢、涟钢、武钢、湘钢等钢铁企业已纷纷采用这种连铸用耐火材料。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石桥镁质制品行业正以强劲势头迅猛发展,出现了亚洲最大的高纯电熔镁砂企业和四十多家外商投资镁制品企业,大石桥的外向型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中国镁都——大石桥对国内外镁质制品市场的覆盖。
目前,大石桥人真诚地欢迎国内外客商来大石桥做“中国镁都”的“镁文章”。
辽宁名乡:鹿茸之乡——西丰
中新社记者 王湛国 唐姝 赵炳凯
古老相传,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乌拉草”其实不是药材,东北人用它编织草鞋,又轻柔又暖和。在霜冻期达半年之久的东北,它还真算个宝。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没人穿草鞋了。所以又有人重新为“三宝”定位:人参、貂皮和鹿茸。虽也说得过去,然终未那老话押韵顺口。
单说这鹿茸。出沈阳北行,驱车三小时左右,即是全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鹿茸集散地——铁岭市西丰县。这里的鹿茸全部产自梅花鹿,其价值远比马鹿高。梅花鹿仅中国东北产之,另在朝鲜和日本有少量存养,说东北一宝,实不为虚。西丰全县存养梅花鹿两万三千多只,占全国四分之一,虽比吉林少,但吉林鹿茸多贩至该地出售,故其销量则占全国二分之一。每逢割茸季节,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巨贾富商蜂拥而至,一时之间,小小县城遂成国际集市,世界鹿茸价格也在讨价还价中产生。
西丰古名“逃鹿”,原为清代皇家围场,乾隆帝在此箭中一鹿,百觅不得,御呼:“此地‘逃鹿’也!”遂名之。滥猎的结果最终导致鹿群锐减,地方官员遂指派当地百姓家养,待皇帝出猎时放逐之,以供御猎。如此承传下来,不意今日竟成一项产业。
鹿茸在阳历六至八月间,错过这一时节,鹿茸即角化成骨,失去价值。陪同的铁岭市对台办赵科长告诉记者,割茸需要用木头搭一狭长通道,终端封死,鹿被赶进出后,终将进退不得,只得低头认割。割茸时将有少许茸血流出,弥足珍贵,饮之大补。中国古代诸多皇帝遇急,多以之暂续性命。
记者一欲见识割茸奇观。城东十公里处即是全国最大的鹿场,常年存养一千六百头左右,名“育才”种鹿场。然中午赶至鹿场时,场长告之:迟了!原来,割茸需选在凌晨四点,时为一天之中气温最低之时,以保新鲜。场长打开一间间鹿舍供记者参观,一群群鹿们安安静静地聚拢在一起,亮晶晶的目光好奇地打量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头上一至二揸长的鹿茸泛着粉红色的血光。每头鹿的耳朵上均别着号码牌,场长的日记本上则记着它们的家谱以及各自产茸的数量。在野生的状态下,公鹿以角力决定交配权,而在此,惟有产茸数量最高的才有繁殖后代的权利。
记者遍寻割茸的木巷不见,场长告诉记者,现在改用麻醉针了,那种笨办法早已过时。鹿舍地上横放一食槽,散发着淡淡的酒香,抓起一看,原来是将熟未熟的玉米同玉米秆一起轧碎发酵而成。
梅花鹿浑身是宝,鹿皮是制革上品,鹿血大补、鹿肉珍馐,鹿鞭壮阳,鹿胎盘治女子不育有奇效,而鹿茸则收祛病强身、滋阴补阳、延缓衰老之功效,为日常进补之珍品。然而鹿茸割制十分费时,一头公鹿一年只割一茬,而鲜茸要经过数十次的热水烫、凉风吹,方可晾干备用。目前,干茸出厂价在每公斤三千至六千元之间,主要视其“形好”、“形差”而定。除中药铺外,现在人们购进整支鹿茸,多不为食用,仅为摆至百宝阁中,一赏“艺术”,二示富贵。因而,“二杠”(即两个杈)往往比“三杠”价昂。该场曾产过一架鲜重十公斤的鹿茸,可谓鹿茸王,如放诸客厅,想必着实显派。而最昂贵部分实为茸尖,茸尖最嫩,每公斤出价在四万元左右。虽然目前该地已开发出尾、鞭、片、粉、酒等十几个品种,但其实都谈不上深加工,据说原因主要是资金短缺云云。
出得鹿场,极目东望,一小时车程之后便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属长白山余脉,那里便是梅花鹿的故乡。
辽宁名乡:“林蛙之乡”美名扬
中新社记者 王湛国 郑新玲 高玉洁
位于辽宁东部清山绿水间的新宾县,目前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林蛙之乡。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新宾县开始掀起林蛙养殖的热潮,县政府将其列为优势产业,按照科学养殖、精深加工、规模发展的模式一手抓千家万户养蛙,一手抓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并于一九九五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林蛙之乡”的称号,成为中国一百个特产县之一。
从此,中国林蛙之乡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种蛙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推广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林蛙养殖精深加工的地区。如今全县已建起两座大型种蛙繁育基地,推行半人工养殖、雌性诱变等科技措施,极大提高了养蛙效应,年收入达十万元的农户逐年增加。同时,当地药厂与科研部门连手推出了林蛙油胶囊与口服液、高级活性蛙油、林蛙精肉等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使中国林蛙之乡的美名传扬天下。
辽宁名乡: 今日贡米之乡
中新社辽宁分社 :杨喜文
位于辽河入海口处的大石桥市水源乡,天空清澈而透明,一望无际的稻田碧绿如毯,纵横的沟渠又在这地毯上勾画出美妙的图案。水鸟不时地盘旋跳跃,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更多了几分幽雅,真可谓“北国小江南,塞外鱼米乡”。
这里地肥水丰,处于辽河三角洲的腹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历史上海浸和海退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盐碱土质,为这里盛产优质稻米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盐碱地上稻花香”形象而生动地写真了这里的水稻生产。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培育了这里独有的优质稻米。这里的大米口感十分好,饭香喷喷,粥油光光,没有菜,也能吃下三、四碗。由于这里的大米独一无二,历史上一直作为贡米,成为皇家御用米。
追溯水源“贡米之乡”的来历,还得从水源种植水稻的历史说起。清朝顺治年间,皇亲贵族跑马占地,顺治拨民,一群山东、河南平民来东北种植水稻。由于水源的地域优势,水稻种植首先在这里获得丰收,并产出了优质大米。几年后,水源大米已经远近闻名,当时叫“渤海米”。康熙年间,有人将“渤海米”带到北京,传进皇宫,康熙食用后大惊,当即封“渤海米”为皇家御用,并第二次拨民,派嫡系到这里“独家”种植。后来,“渤海米”进宫在当地传为佳话,“渤海米”也因此该称“贡米”,水源“贡米之乡”的美誉从此名扬大江南北。
日伪时期,“贡米之乡”一度落入日本人手里,“贡米”成了日本人的“御用”。光复后,水源人重新收回了属于自己的沃土,再次掀起种植稻米的高潮,并多次获国内大奖。一九五六年,水源“贡米”第二次进京,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专用米,直到改革开放后。
如今的水源人,已经把“贡米”作为了一项产业,走上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扩大了种植面积,实现了科学管理,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优质米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格局,成立了专业集团公司。今年,水源大米再次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奖,并打入国际市场。
面对新世纪,水源人充满了自信:二十一世纪,我们要让世界上更多人都能尝到水源“贡米”。
辽宁名乡: “荷花之乡”——红荷笑迎八方客
——访中共新民市市委书记郑朝权
中新社辽宁分社 杨喜文
“新民诚结四海情,红荷笑迎八方客”,在辽河右岸重镇新民市当了十多年负责人的郑朝权,在与记者谈起新民招商引资时,不无喜悦地向记者数起了家珍,介绍起新民招商引资,实行外向牵动的经济战略。
新民地处辽河右岸,这里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特别是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闻名的沈阳西湖,堪称自然风光中的一朵奇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万亩水田,千亩荷花,成为新民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也成为新民招商的一条纽带。新民人抓住这天赐宝地,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旅游促招商,招商办旅游”,以连续举办七届“荷花节暨经贸洽谈会”成为新民招商的重中之重。
郑书记说,旅游招商已成为新民的一大特点,发展大旅游也成为我们招商的目的之一。新民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尚待开发,有雁沙湖、辽滨塔、高台山等旅游景点和文物古迹,这是新民的一大优势。
从郑书记的目光中,记者看到了新民市在招商方面所表现的大手笔和大收获。新民已赢得了商家和投资者的关注。谈起这些,郑书记说,新民不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辽宁大中城市环抱之中,交通和通讯方便快捷,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为投资者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新民已经成为新一轮竞争的投资热土。曾在招商引资中构建“洼地”效应的新民人,愿意为更多的有识之士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郑书记说,他们为投资者提供了国内最优惠政策,最优良环境,最优质服务,并以“一站式”办公方便海内外客商,以“三优”承诺督察办公室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如今的新民,充满了新的商机,郑书记介绍,以荷花为纽带,以旅游为彩虹,新民又确定了七大招商切入点,分别是城、湖、地、厂、市、路、农。
“新民只是占了一点儿地域优势”。郑朝权脸上不断露出微笑。相信这种微笑,也将会留在海内外投资者的心中。
辽宁名乡: 人参之乡话人参
中新社记者 王湛国
东北三宝,人参为首,实不为过。这种“人形”的草本植物,至少在六十年代以前,还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关东老参客们的传奇总能引人遐想,关内民间对其认识甚至涉染迷信,诸如主贵之人方可野外见参;见参之人须大喊“棒槌”,人参才不会“遁形”云云。然而短短几十年功夫,这种尤物便撩起神秘面纱,走进了平民百姓的汤煲里,个中缘由从辽宁新宾的人参采植史中可见一斑。
自沈阳东行一小时,即是中国的“煤都”抚顺市;抚顺又东,一小时车程之后,地势渐高,路两边山岭连绵,油松、落叶松密不透风,车行其间,犹如遨游林海之中。密林的缝隙间,不时闪露出一些草木搭就的棚架,撩开那些遮掩的草帘、地膜,里面长着绿叶的,一行行全是人参。
林海深处即新宾、清源等满族自治县,又东,乃吉林通化县。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凉爽,极宜人参生长。据《奉天通志》载,“女真地绕山林,土产人参”,“参以……岗岭所产,称最上品”。所谓岗岭,即今新宾至通化钢山一带。但是,自古以降至建国初,人参下山上市数量极有限。
史载,早在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在新宾建立后金政权之前,女真人即常入深山老林挖参,但其时“限禁甚严,采者例以官参为名”;清代,朝廷恐伤其“龙兴之地,山禁甚严,人参采集数量甚微”。史载,光绪年间,境内每岁出参仅七八公斤;民国及东北沦陷时,因战乱祸患,进山采参者极少;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山林面积逐年减少,“放山”采参者亦寥若晨星。
山参虽绝,然而新中国的成立却使园参得以复兴。先是,道光、咸丰年间,“改征参税”,民间渐有“移山参营”之举,相传新宾夹河北村光绪时即有“棒槌营”之称,而后因战乱频仍,渐趋衰微。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即下大力气将此园参园艺发扬光大,并在传统的“志式栽参法”的基础上,试验出“双八条”新技术,园参种植面积因而飞速发展。到一九八五年,新宾园参面积已是一九六五年的三千三百多倍,终使人参“下凡”,走进千家万户。
根据加工方式,人参有不同的称谓。不过,据说人参之加工由清太祖首创。据《满族实录》载,建州女真“卖参与明国,以水浸润,明人嫌湿推延。国人恐水参难以耐久,急售之价,又甚廉,太祖欲熏熟晒干,诸臣不从。太祖不徇众言,遂熏晒徐徐发卖,果得价倍常。”这种加工方法,民间流传甚广,今虽引入诸多现代工艺,但多不离熏晒之法。
目前,和多数地区一样,新宾所产人参主要为生晒参、大力参和红参。生晒参以须芦齐全、浆不足或支头较小之鲜参为料,生晒致干而成,多销往浙江、上海等地;大力参也叫“洋参”,以四至六年参龄、体长须短、芦小浆足、皮白无疤之鲜参为料,去参须成棍形煮晒而成,成品挺直、坚实、淡黄色;而红参的主要品种为“边条红参”,均用蒸煮晾晒之法炮制,其体质充实、白胖光滑、须芦齐全、芽包肥大、无疤纹少,是出口外销的主要品种。此外,加工红参的副产品以及以人参为原料的高级补品,诸如人参浆、精、膏、酒等也多销往港澳、东南亚及北美、欧洲列国。
辽宁名乡:辽河三角洲地域文化风姿初现
-----访中共盘锦市委副书记 郭兴文
中新社记者 金果林
郭兴文自幼生长在辽河三角洲。对这片土地,他既了然于心,又深情满怀。他说,辽河三角洲过去是荒芜的地方,作为退海平原,这里开发得较晚,文化积淀不是很深厚;但作为一个地区,辽河三角洲总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土壤和积淀,如果另辟蹊径把这种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一方面是这个地区的,同时也是整个民族的,如果出了精品,那也就是世界的。
因此,郭兴文在一九九四年末出任辽河三角洲上的中共盘锦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开始负责这里的文化建设工作后,就于次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具有辽河三角洲特色的盘锦地域文化,抓自己具有特色的东西,抓住一点,生发开去,进行提炼和升华。他的观点是,文化首先具有个性,然后才具有共性,首先是地域的,然后才是民族的;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郭兴文认为,对于盘锦市而言,这么做是有根据的,因为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他如数家珍般屈指道来,如“石油文化”,从一九六七年开始,辽河三角洲开始了石油开发,石油产业在形成过程中,石油工人那种精神风貌、那种英雄气概、那些辉煌业绩,都具有很丰厚的文化内涵;这里是水乡,有二十一条河流穿境而过,且坑塘棋布,因此盘锦的“水文化”也很浓郁,而且这里双流绕境,南北各有一条大河,世界上凡是有这种地理特征的地方,文化类型都很特殊,形成所谓的“双流文化”。这里有一百五十万亩水田,平畴沃野、沟渠纵横,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又创造了带有水稻烙印的“稻作文化”。这里还有一百二十万亩苇田,是世界最大的苇荡,其产生的过程很神奇,因此在这里诞生了很多有关芦苇的神话传说,如说最初是发大水把芦根从塘沽冲过来后生根发芽形成的,正是芦苇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孕育了这里的“芦苇文化”。过去这里很荒凉,“绿林好汉”们曾在一望无际的大苇荡里出没,苇荡里“绿林”故事许多,中国近代最大的绿林头子之一张作霖就在此发迹,所以这里又形成了“ 绿林文化”。正是由于这里过去是不毛之地,关内迁过来很多人,他们在这里扎根垦荒,生存下来。从顺治年间开始,到近年开发开放,这里的移民活动始终在进行着,包括集体转业复员的军垦战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走“五七道路”的机关干部,石油开发的各路大军,还有辽西、四川、河北等地来的农民等。大批移民的涌入,带来了新的文化因素,产生了“移民文化”和“屯垦文化”。
集儒雅之气与豪侠性格于一身的郭兴文说,辽河三角洲上这种极富特色的多元化的地域文化,既体现在盘锦人的性格特点,又体现在其生活价值取向上;把这些东西加以提炼后,还能体现在文学艺术创作上,通过绘画、诗歌、摄影、雕塑、舞蹈、戏剧等等,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体现出来,纳入到新时代的文化链条当中,注入新的含义和新的表达方式,最终融入新的文化体系。盘锦市这几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组织作家、艺术家围绕辽河三角洲地域文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直接开发这种文化,取得的成果不少,如长篇小说《碱篷》,描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开发这片土地的经历。还有散文,描写辽河口的风物人情,有的文章写得很美。在诗歌创作方面,作品颇丰,还成立了“稻香诗社”。值得一提的是油田作家郭全创作的《阿娟与她的丹顶鹤》、《黑嘴鸥与红海滩》两本书,都是儿童读物,在北京开创作座谈会引起广泛好评。这里的辽河古码头“田庄台”是近代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一战之地,这场战争奠定了日本日后发展的基础,改变了日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格局,其影响直到现在。现在表现对这段历史的艺术作品不多,仅停留在海战上,盘锦很敏感地发现了这个题材,觉得自己有责任将其反映出来,填补“甲午陆战”这一空白,于是投巨资拍摄了电视连续剧“甲午陆战”,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盘锦市地域文化建设的一大喜人硕果。对于这里的其它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也在加紧保护与开发,如张学良将军故里、张学良创办的“新民小学”、“张氏祖茔”、日俄战争遗址、沙俄沉舰、历史名人传说等。
去年底升任中共盘锦市委副书记的郭兴文对今后辽河三角洲地域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又有一番自己新的思考。他的想法是,现在盘锦是经济大市,但文化不同步,因此要瞄准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主攻方向是地域文化,不仅文学艺术界,各界各阶层的人民都要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二是要组织文学艺术创作人员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多实践、多探索;三是要多出精品;四是要大力发展地域文化的相关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开发、风光艺术品制作、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
辽宁名乡: 苇荡深处听鹤鸣——鹤乡盘锦
中新社记者 刘丰
盘锦多鹤,故称鹤乡。作鹤乡行,必去赏鹤:观鹤舞,看鹤翔,听鹤鸣。
对于人类来说,盘锦是中国辽宁省的一座新兴城市。但对鹤类来说,它是驿站,是家园。
驱车从盘锦市出发向南,渐行渐觉风光好。待到辽河口自然保护区,人与车都已淹没在万顷碧绿的芦苇当中。突然一声高亢的鸣叫,一只大鸟展翅冲天而起,头上一点宝石红鲜艳夺目-----那就是丹顶鹤。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诗经》中所描绘的意境一下子活生生地涌现在每个人的眼前。
“皋”者,水边高地也。盘锦就是水边的高地。它南濒渤海,境内九河迂回蜿蜒、纵横交错,造就了世界闻名的湿地辽河三角洲。大片低洼沼泽地上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的芦苇田,面积超过一百万亩。
专家们说,这样一个鸟类觅食、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境地,恰好位于从澳大利亚到东北亚间的水禽迁徙路线上。而鹤正是来往于这条路线上的旅客之一。
盘锦因此多鹤。在盘锦的苇荡中生活着丹顶鹤、白鹤、灰鹤、白枕鹤、白头鹤、蓑羽鹤,占世界上现存十五种鹤类的五分之二。
最令鹤乡人骄傲的是,每年春季都有四五百只丹顶鹤来此停歇,栖息于芦苇沼泽之中,筑巢产卵,孵育后代。要知道,丹顶鹤在全世界的数量不过两千只。
为了保护鹤类的生存,一九八五年,盘锦市慷慨划地,在一片水域滩涂苇田基础上,成立了水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八万公顷。三年后,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鹤类及其栖息环境。
在鹤乡,常常听到人与鹤之间的动人故事。鹤乡人曾不辞辛苦在丹顶鹤经常出没的地方撒食喂鹤。为了保护鹤,有人常年在苇海中寂寞独处。那些受了伤的鹤,现在也有了专门的地方和饲养人员照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些生灵们要在盘锦生活二百四十天,保护区内有很多明文规定家喻户晓,如春季、秋季不许捕鱼捉蟹等等。
苇荡万顷,鹤鸣声声。鹤乡盘锦已经成为人们观鹤的绝佳去处。在浩荡无垠的芦苇园中,人们建起了观鹤台、放鹤亭,人与鹤一起,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图。
辽宁名乡:“蟹都”话蟹
中新社记者 孙志民
地处辽河三角洲的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河蟹产地,素有“蟹都”之称。当秋高气爽、稻香蟹肥时节,热情好客的盘锦人就用河蟹来招待客人。餐桌上,一面持蟹饮酒,一面听盘锦人讲述河蟹的故事,增长了不少见识。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它虽在淡水江河中生长,却出生于咸淡水汇融的浅海里。每年仲秋之后,河蟹成群结队奔向大海,在浅海海域交尾、产卵、孵化,待到来年春末夏初,成群的幼蟹顺潮汛溯江河而上,到淡水中继续生长,逐渐长为成蟹。
河蟹虽然浑身披甲,横行霸道,凶相毕露,但它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蟹肉不仅含有维生素A、蛋白质、糖、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疏通经络等药用功效。河蟹有多种食法,或蒸或煮,亦可生卤、捣酱,做成蟹豆腐、醉蟹,其味道更加鲜美。
盘锦盛产河蟹的历史无从考证,但当地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却引人入胜。相传当年唐王李世民御驾东征,车马行至此间的三岔河口,只见波涛汹涌,无桥无渡,百万大军望河兴叹。唐王心急如焚,命先锋王君可在三日之内务必找到渡河之策,否则问斩。王君可苦思无计,昏睡在帐。忽然河神进帐说:“明日辰时,河中有桥渡大军过河。”并叮咛过桥后切不可回头看,说完踪影不见。王君可惊醒,急令挥马察看,回报果然有桥现于河面。唐王闻讯大喜,令马急渡,王君可断后。大军抵达彼岸,王君可回头一看,原来这桥竟是由螃蟹堆聚而成!顷刻间,一声巨响,蟹桥陷,王君可连人带马喂了螃蟹。后人传说,螃蟹盖上的印是唐王大军马蹄所踏,蟹胃包的一条骨头,便是王君可的大刀。
神话总归是神话。但盘锦螃蟹之多,却非凭空杜撰。广为流传的民谣“棒打獐子瓢舀鱼,螃蟹到被窝里”,生动地描绘出了盘锦历史上盛产螃蟹的状况。
如今,盘锦的河蟹已经“爬”上了沈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餐桌,“横行”香港、日本的餐馆。盛产河蟹的盘锦也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