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1.简介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
HTTP基于客户端/服务端(C/S)架构模型,通过一个可靠的链接来交换信息,是一个无状态的请求/响应协议。
2.特点
(1)HTTP是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2)HTTP是媒体独立的: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知道如何处理的数据内容,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通过HTTP发送。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指定使用适合的MIME-type内容类型。
(3)HTTP是无状态: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HTTP请求报文
HTTP请求报文由3部分组成(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请求行:
①是请求方法,GET和POST是最常见的HTTP方法,除此以外还包括DELETE、HEAD、OPTIONS、PUT、TRACE。
②为请求对应的URL地址,它和报文头的Host属性组成完整的请求URL。
③是协议名称及版本号。
请求头:
④是HTTP的报文头,报文头包含若干个属性,格式为“属性名:属性值”,服务端据此获取客户端的信息。
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均包含在header中
请求体:
⑤是报文体,它将一个页面表单中的组件值通过param1=value1¶m2=value2的键值对形式编码成一个格式化串,它承载多个请求参数的数据。不但报文体可以传递请求参数,请求URL也可以通过类似于“/chapter15/user.html? param1=value1¶m2=value2”的方式传递请求参数。
HTTP请求报文头属性
Accept
请求报文可通过一个“Accept”报文头属性告诉服务端 客户端接受什么类型的响应。
如下报文头相当于告诉服务端,俺客户端能够接受的响应类型仅为纯文本数据啊,你丫别发其它什么图片啊,视频啊过来,那样我会歇菜的~~~
cookie
客户端的Cookie就是通过这个报文头属性传给服务端的哦!如下所示:
Referer
表示这个请求是从哪个URL过来的,假如你通过google搜索出一个商家的广告页面,你对这个广告页面感兴趣,鼠标一点发送一个请求报文到商家的网站,这个请求报文的Referer报文头属性值就是http://www.google.com。
Cache-Control
对缓存进行控制,如一个请求希望响应返回的内容在客户端要被缓存一年,或不希望被缓存就可以通过这个报文头达到目的。
HTTP响应报文
HTTP的响应报文也由三部分组成(响应行+响应头+响应体)
响应行:
①报文协议及版本;
②状态码及状态描述;
响应头:
③响应报文头,也是由多个属性组成;
响应体:
④响应报文体,即我们真正要的“干货”
响应状态码
和请求报文相比,响应报文多了一个“响应状态码”,它以“清晰明确”的语言告诉客户端本次请求的处理结果。
HTTP的响应状态码由5段组成:
◆200 (OK): 找到了该资源,并且一切正常。
◆302/307:临时重定向,指出请求的文档已被临时移动到别处, 此文档的新的url在location响应头中给出
◆304 (NOT MODIFIED): 该资源在上次请求之后没有任何修改。这通常用于浏览器的缓存机制。
◆401 (UNAUTHORIZED): 客户端无权访问该资源。这通常会使得浏览器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登录到服务器。
◆403 (FORBIDDEN): 客户端未能获得授权。这通常是在401之后输入了不正确的用户名或密码。
◆404 (NOT FOUND): 在指定的位置不存在所申请的资源。
常见的HTTP响应报文头属性
Cache-Control
响应输出到客户端后,服务端通过该报文头属告诉客户端如何控制响应内容的缓存。
常见的取值有private、public、no-cache、max-age,no-store,默认为private。
private: 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前端的同学,可以认为public和private是一样的)
max-age=xxx: 缓存的内容将在 xxx 秒后失效
no-cache: 需要使用对比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
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
默认为private,缓存时间为31536000秒(365天)也就是说,在365天内再次请求这条数据,都会直接获取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使用。
ETag
一个代表响应服务端资源(如页面)版本的报文头属性,如果某个服务端资源发生变化了,这个ETag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它是Cache-Control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客户端“更智能”地处理什么时候要从服务端取资源,什么时候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返回响应。
Location
我们在JSP中让页面Redirect到一个某个A页面中,其实是让客户端再发一个请求到A页面,这个需要Redirect到的A页面的URL,其实就是通过响应报文头的Location属性告知客户端的,如下的报文头属性,将使客户端redirect到iteye的首页中:
cookie机制:
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如果服务器需要记录该用户状态,就使用response向客户端浏览器颁发一个Cookie。客户端浏览器会把Cookie保存起来。当浏览器再请求该网站时,浏览器把请求的网址连同该Cookie一同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检查该Cookie,以此来辨认用户状态。服务器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改Cookie的内容。
Cookie的maxAge决定着Cookie的有效期,单位为秒(Second)。Cookie中通过getMaxAge()方法与setMaxAge(int maxAge)方法来读写maxAge属性。
如果maxAge属性为正数,则表示该Cookie会在maxAge秒之后自动失效。
如果maxAge为负数,则表示该Cookie仅在本浏览器窗口以及本窗口打开的子窗口内有效,关闭窗口后该Cookie即失效。
如果maxAge为0,则表示删除该Cookie。
Cookie并不提供修改、删除操作。如果要修改某个Cookie,只需要新建一个同名的Cookie,添加到response中覆盖原来的Cookie。
如果要删除某个Cookie,只需要新建一个同名的Cookie,并将maxAge设置为0,并添加到response中覆盖原来的Cookie。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username","helloweenvsfei"); // 新建Cookie
cookie.setMaxAge(0); // 设置生命周期为0,不能为负数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 必须执行这一句 输出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