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对比

串行、并行与并发

  • 串行:单个线程执行垃圾回收,并且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
  • 并行:指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
  • 并发:指用户线程与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不一定是并行的,可能会交替执行),用户程序在继续运行,而垃圾收集程序运行于另一个CPU上。

新生代回收器

名称  串行/并行/并发 回收算法 适用场景 可以与cms配合
SerialGC 串行 复制 单cpu
ParNewGC 并行 复制 多cpu
ParallelScavengeGC 并行 复制 多cpu且关注吞吐量

 Serial(串行GC)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是一个新生代收集器,单线程执行,使用复制算法。它在进行垃圾收集时,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用户线程)。是Jvm client模式下默认的新生代收集器。对于限定单个CPU的环境来说,Serial收集器由于没有线程交互的开销,专心做垃圾收集自然可以获得最高的单线程收集效率,适用于单cpu机器的场景。在用户的桌面应用场景中,即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ParNew(并行GC)收集器

ParNew收集器其实就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除了使用多条线程进行垃圾收集之外,其余行为与Serial收集器一样。它是许多运行在Server模式下的虚拟机中首选的新生代收集器,其中有一个与性能无关但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Serial收集器外,目前只有它能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

ParNew在单CPU环境下绝对不会有比Serial收集器更好的效果,甚至由于存在线程交互的开销,该收集器在通过超线程技术实现的两个CPU的环境中都不能百分百保证可以超越Serial收集器。当然,随着可以使用的CPU的数量的增加,它对GC时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很有好处的。

Parallel Scavenge(并行回收GC)收集器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也是一个新生代收集器,它也是使用复制算法的收集器,又是并行多线程收集器。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特点是它的关注点与其他收集器不同,CMS等收集器的关注点是尽可能地缩短垃圾收集时用户线程的停顿时间,而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目标则是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

吞吐量= 程序运行时间/(程序运行时间 + 垃圾收集时间)

虚拟机总共运行了100分钟。其中垃圾收集花掉1分钟,那吞吐量就是99%。由于和吞吐量关系密切,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也经常被称为“吞吐量优先”收集器。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有一个参数-XX:UseAdaptiveSizePolicy,当这个参数打开,虚拟机会根据当前系统的运行状况收集性能监控信息,动态调整一些如新生代大小、Eden与Survivor区的比例等等细节参数。这种自适应调节策略也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与ParNew收集器的一个重要区别。

老生代回收器

名称  串行/并行/并发 回收算法 适用场景
SerialOldGC 串行 标记整理 单cpu
ParNewOldGC 并行 标记整理 多cpu
CMS 并发,几乎不会暂停用户线程 标记清除 多cpu且与用户线程共存

Seral Old(串行GC)收集器

Serial Old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它同样使用一个单线程执行收集,使用“标记-整理”算法。主要使用在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如果在Server模式下,那么它还有两大用途:一种用途是在JDK1.5以及之前的版本中与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搭配使用,另一种用途是作为CMS收集器的后备预案,在并并发手机发生Concurrent Mode Failure时使用。

Parallel Old(并行GC)收集器

Parallel Old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线程和“标记-整理”算法。在注重吞吐量以及CPU资源敏感的场合,都可以优先考虑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加Parallel Old收集器。

CMS(并发GC)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适用于集中在互联网站或者B/S系统的服务端的Java应用。

CMS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整个收集过程大致分为4个步骤:

  1. 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
  2. 并发标记(CMS concurrenr mark)
  3. 重新标记(CMS remark)
  4. 并发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其中初始标记、重新标记这两个步骤需要停顿其他用户线程。初始标记仅仅只是标记出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速度很快,并发标记阶段是进行GC ROOTS 根搜索算法阶段,会判定对象是否存活。而重新标记阶段则是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因用户程序继续运行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这个阶段的停顿时间会被初始标记阶段稍长,但比并发标记阶段要短。

由于整个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过程中,收集器线程都可以与用户线程一起工作,所以整体来说,CMS收集器的内存回收过程是与用户线程一起并发执行的。

优点:并发收集、低停顿,但是CMS还远远达不到完美。

缺点:cpu敏感,浮动垃圾,空间碎片。

CMS收集器对CPU资源非常敏感。在并发阶段,虽然不会导致用户线程停顿,但是会占用CPU资源而导致引用程序变慢,总吞吐量下降。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是:(CPU数量+3) / 4。

CMS收集器无法处理浮动垃圾,可能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后而导致另一次Full  GC的产生。由于CMS并发清理阶段用户线程还在运行,伴随程序的运行会有新的垃圾不断产生,这一部分垃圾出现在标记过程之后,CMS无法在本次收集中处理它们,只好留待下一次GC时将其清理掉。这一部分垃圾称为“浮动垃圾”。

由于在垃圾收集阶段用户线程还需要运行,即需要预留足够的内存空间给用户线程使用,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收集器那样等到老年代几乎完全被填满了再进行收集,需要预留一部分内存空间提供并发收集时的程序运作使用。

在默认设置下,CMS收集器在老年代使用了68%的空间时就会被激活,也可以通过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的值来提供触发百分比,以降低内存回收次数提高性能。

要是CMS运行期间预留的内存无法满足程序其他线程需要,就会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这时候虚拟机将启动后备预案:临时启用Serial Old收集器来重新进行老年代的垃圾收集,这样停顿时间就很长了。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设置的过高将会很容易导致“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性能反而降低。

CMS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收集器,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收集后,会产生大量碎片。空间碎片太多时,将会给对象分配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说大对象,内存空间找不到连续的空间来分配不得不提前触发一次Full  G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S收集器提供了一个-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开关参数,用于在Full  GC之后增加一个碎片整理过程,还可通过-XX:CMSFullGCBeforeCompaction参数设置执行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之后,跟着来一次碎片整理过程。

G1收集器

G1(Garbage First)收集器是JDK1.7提供的一个新收集器,G1是一款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收集器。HotSpot开发团队赋予它的使命是(在比较长期的)未来可以替换掉JDK1.5中发布的CMS收集器。

G1具备如下特点:

  1. 并行与并发:G1能充分利用多CPU、多核环境下的硬件优势,使用多个CPU(CPU或CPU核心)来缩短Stop-The-World停顿的时间,部分其他收集器原本需要停顿Java线程执行的GC动作,G1收集器仍然可以通过并发的方式让Java程序继续执行。
  2. 分代收集:与其他收集器一样,分代概念在G1中依然得以保留。虽然G1可以不需要其他收集器配合就能单独管理整个GC堆,但它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新创建的对象和已经存活了一段时间、熬过多次GC的旧对象已获得更好的收集效果。
  3. 空间整合:与CMS的“标记-清除”算法不同,G1收集器从整体上看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实现的,从局部(两个Region之间)上看是基于“复制”算法实现的,但无论如何,这两种算法都意味着G1运行期间不会产生内存空间碎片,收集后能提供规整的可用内存。这种特性有利于程序的长时间运行,分配大对象时不会因为无法找到连续内存空间而提前触发下一次GC。
  4. 可预测的停顿:这是G1相对于CMS的另一大优势,降低停顿时间是G1和CMS共同的关注点,但G1除了追求低停顿外,还能建立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能让使用者明确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不得超过N毫秒,这几乎已经是实时Java(RTSJ)的垃圾收集器的特征了。

G1 内部结构和机制

G1 同样存在着年代的概念,但是其内部是类似棋盘状的一个个 region 组成。

在新生代,G1 采用的仍然是并行的复制算法,所以同样会发生 Stop-The-World的暂停。新生代的清理会带上old区已标记好的region。

在老年代,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并发标记,而整理(Compact)则是和新生代GC时捎带进行,并且不是整体性的整理,而是增量进行的,也就是原本新生代的区域中对象在足够old时,该区域可以直接成为老生代。

region

大小在 1M 到 32M 字节之间的一个 2 的幂值数,JVM 会尽量划分 2048 个左右、同等大小的 region。当然这个数字既可以手动调整,G1 也会根据堆大小自动进行调整。

在G1实现中,一部分region 是作为Eden,一部分作为Survivor,除了Old region,G1 会将超过 region 50% 大小的对象归类为 Humongous 对象,并放置在相应的 region 中。逻辑上,Humongous region 算是老年代的一部分,因为复制这样的大对象是很昂贵的操作,并不适合新生代 GC 的复制算法。

缺点:

region 大小和大对象很难保证一致,这会导致空间的浪费。特别大的对象是可能占用超过一个 region 的。并且region 太小不合适,会令你在分配大对象时更难找到连续空间。

Humongous 对象的分配和回收

Humongous region 作为老年代的一部分,通常认为它会在并发标记结束后才进行回收,但是在新版 G1 中,Humongous 对象回收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策略。G1 记录了老年代 region 间对象引用,Humongous 对象数量有限,所以能够快速的知道是否有老年代对象引用它。如果没有,能够阻止它被回收的唯一可能,就是新生代是否有对象引用了它,但这个信息是可以在 Young GC 时就知道的,所以完全可以在 Young GC 中就进行 Humongous 对象的回收,不用像其他老年代对象那样,等待并发标记结束。

GC 开关参数

选项/默认值 说明
-XX:+UseG1GC 使用 G1 (Garbage First) 垃圾收集器
-XX:MaxGCPauseMillis=n 设置最大GC停顿时间(GC pause time)指标(target). 这是一个软性指标(soft goal), JVM 会尽量去达成这个目标.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n 启动并发GC周期时的堆内存占用百分比. G1之类的垃圾收集器用它来触发并发GC周期,基于整个堆的使用率,而不只是某一代内存的使用比. 值为 0 则表示"一直执行GC循环". 默认值为 45.
-XX:NewRatio=n 新生代与老生代(new/old generation)的大小比例(Ratio). 默认值为 2.
-XX:SurvivorRatio=n eden/survivor 空间大小的比例(Ratio). 默认值为 8.
-XX:MaxTenuringThreshold=n 提升年老代的最大临界值(tenuring threshold). 默认值为 15.
-XX:ParallelGCThreads=n 设置垃圾收集器在并行阶段使用的线程数,默认值随JVM运行的平台不同而不同.
-XX:ConcGCThreads=n 并发垃圾收集器使用的线程数量. 默认值随JVM运行的平台不同而不同.
-XX:G1ReservePercent=n 设置堆内存保留为假天花板的总量,以降低提升失败的可能性. 默认值是 10.
-XX:G1HeapRegionSize=n 使用G1时Java堆会被分为大小统一的的区(region)。此参数可以指定每个heap区的大小. 默认值将根据 heap size 算出最优解. 最小值为 1Mb, 最大值为 32Mb.

不要设置年轻代大小,如果通过 -Xmn 显式地指定了年轻代的大小, 则会干扰到 G1收集器的默认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jvm,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