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8 : 我为什么每周逼自己写一篇专栏?

文:梅晨斐

STORIES(www.stories.vc)品牌开始推广起,每周都会逼自己一定要写一篇深度的长文。内容涉及孵化器、早期创业和投资。现在反过来思考的是:为什么每周一定要逼自己写一篇专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背后的意义又是什么?


I 推广,推广,还是推广

一开始写专栏的目的很简单,纯粹是为了推广。

STORIES作为一个新进的独立孵化器,在品牌上等于从零起步。如何从零开始,在一个已经多如牛毛的孵化器市场当中脱颖而出,手头一定要有不一样的东西。全原创的内容是首先想到的。我们在孵化器领域有很多的经验,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能够有深度的思考。而这部分深度的思考,转化而成的文字,是原创且独有的。而这部分,是我们推广开始阶段,与所有其它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内容。


II 对内容的理解

上面提到,原创内容是推广最大的差异性和原动力。而内容如果要产生价值,也必须要完成闭循环:

第一步,内容原创。也是最上游,必须要有原创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对某一领域深度思考之后产生的,长短不限。

第二步,内容分类。原创的内容的上游,但是接下去不同的内容需要匹配不同的承载方式。对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适合用深度的长文表达。对于近期圈内现象的吐槽,适合用四格漫画的形式表达。对于经验与教训的总结,适合用两句或四句排句来表达。对于公司近期发生的变化,适合用严肃的文体来公告。总之,承接上游的原创内容,要做的是为每份内容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排版+配图。接下去要做的,是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最适合排版+配图方式。对于在Web上发布的长文,需要及时+干货的内容,文字可以居多,但是字体和字号要慎重。对于在手机上阅读的内容,要注意文字内容的精简和适当地配图。对于要发布成研究报告的内容,要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对于要组织成实体书的内容,要着重故事性和有趣。

第四步,渠道+发布。最后针对不同的形式,选择对应的渠道做发布,收集统计结果和反馈。

杂七杂八说了很多,其实对于内容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上游生产原创的内容,在中游匹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下游做渠道和分发


III逼自己思考与总结

另外一点没有想到的是,每周逼迫自己写专栏,反而增加了自己思考和系统性总结知识点的时间。现在每天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碎片是的阅读上,每个个体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接受各类终端带来的信息。能够静下来系统性思考一个课题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每周的专栏反而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机会,一定要静下来反思一些事情,沉淀一些内容。


Ⅳ 读更多高质量的内容,然后洗澡

一个只适用于个人的技巧,如何能够产生灵感,或者说系统性的思考。

读更多高质量的内容,我的建议是其他人的独立博客。现在写独立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仍然在坚持写的人,文章的质量一般都还不差。这些人还在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坚持写作。

然后洗澡。当然,洗澡只是形式的一种,你也可以跑步,瑜伽,游泳,冥想等。在阅读了大量高质量的内容之后,选择一种你最舒服放松的形式,让脑中的内容可以平行计算、自由碰撞、交叉思考。大部分的灵感都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古希腊的一些哲人不都是在泡澡的时候,突然裸奔出来叫喊我又发现xxx了嘛...


深度#8 : 我为什么每周逼自己写一篇专栏?_第1张图片
STORIES官方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8 : 我为什么每周逼自己写一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