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演义》之三十一、死马难当活马医

(大刘,死马当作活马医我倒是听说过,可你这个“死马难当活马医”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又卖关子,快说正事儿!)

好吧!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子顺先生的故事。

(子顺先生是谁?)

子顺先生是孔子的第六世孙,本名孔斌。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唯一可信的是他曾经做过魏安釐王的国相。

说起来当年子顺先生也是布衣之身。安釐王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子顺先生贤能,就派人带着黄金布帛去聘请人家了。

面对这一片敬贤之意,子顺先生却并没有冲动,他说:如果魏王能够相信并施行我的治国之道,那我即使只吃青菜喝水也可以效劳,不必要什么黄金布帛,因为我的方法本来就是为了治理国家的。可是如果您只是为了让我臣服,为了您自己倍儿有面子,而不是为了施行我的主张,那我和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魏王难道还会缺少一个下人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十分清楚了。可是使者不干,任务完不成怎么回去交差呢?估计子顺先生也是想近距离考察一下魏王,于是就跟着去了。

到了之后,魏王果然很给面子,不但亲自迎出城外,而且马上就任命子顺为国相。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子顺先生也觉得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于是在魏国施行政治改革。

说起来子顺先生的改革举措并不复杂,只有两条:“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就是把那些虽然国君喜欢但是没人么本事的人赶走,留出位子给有本事的;将那些冗员全部裁撤,省下来的工资发给功臣。其实说到底就是保证公平。

但是这个举措就是推行不下去,为啥?得罪人啊!你想啊,那个亲近大臣是吃素的?能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坐得住没有能力还没有人脉吗?没有人脉,还不会耍赖吗?所以一时之间魏王耳朵里充满了各种诽谤子顺的话。

这时候,有人就找到了子顺,对他说,先生啊,您刚来魏国,怎么就有那么多人攻击您呢?您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啊?

子顺说,普通人本来就不能一起讨论开创问题啊!商鞅当年说: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无论是谁,开始执政时都一定会有诽谤,当初我的先祖孔子治鲁还经历了三个月的诽谤呢!没啥,等新政见效人们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正当子顺焦头烂额进行改革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秦国围攻邯郸。这是长平之战后赵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之前秦赵交兵,齐魏都装作看不见,现在不行了,那么到底管不管呢?魏王召集大臣们商量这件事。

大多数人都说不用管,赵国败了,我们可以趁机找便宜,赵国要是胜利了,我们就趁机打秦国报仇!子顺说,别做梦了,秦国自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就没打过败仗,现在又有千载难逢的良将白起,怎么会败?要知道,灭了赵国,下一个恐怕就轮到我们了。你们啊,就像那住在屋檐下的小燕子一家,只顾尽享天伦,连烟囱着火都觉得和自己无关,根本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啊!

这样一番话可谓入情入理,可结果您也一定想到了——没人听!

子顺在魏国一共呆了九个月,《通鉴》里说“陈大计辄不用”,于是就称病辞职了。

他一辞职,就有人对他说,听人说,贤者在的地方,必然大治,您在魏国做国相才几天,魏国还没什么变化,您怎么就辞职了呢?

子顺说,正因为没变化,我才辞职啊!“死病无良医”,现在秦国一心吞并天下,无论怎么对待秦国,都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是救亡也来不及啦,还说什么礼乐教化?

再说,当年伊尹曾做过夏朝的官,吕望(姜太公)曾做过商朝的官,但这两个王朝最终无法救药,难道是伊尹、吕望不愿意救吗?实在是因为大势已不可挽回啊。

现在山东六国都已经疲惫不堪、萎靡不振了,韩、赵、魏三国争相割地以求苟且偷安,二周也已经折腰归顺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屈服了。由此预见,不出二十年,天下都将归秦国所有了!

说这番话时,正是公元前259年,距离秦始皇一统天下还有三十几年。虽然有些出入,但是子顺对大势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实在是这二者有太多相似之处。如同良相不愿意看到国家日益糜烂一样,又有哪个医生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病人死去呢?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且行且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演义》之三十一、死马难当活马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