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与每个人有关

冥想是种古老的艺术,千百年来,不同宗教的圣贤都曾为它注入新的经验,时至今日,冥想已经成为具有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依据的一项实践。几天前跟我的瑜伽教练朋友们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冥想为什么会在西方如此流行?“

一种解释是:冥想修行者不必信仰特定的宗教,却能享受到练习带来的益处

当物质不再匮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大量时间训练,让身体和精神面貌呈现特定的审美标准。

当身体美学成为现代社会个人价值的一部分,人们为展示自己身体的独特一面而作冥想修行,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此外不少西方人、以及被西方现代化文明浸染的亚洲人,都把瑜伽当成是跟舞蹈、健身一样的锻炼方法,强调瑜伽体式的表演性。

冥想,与每个人有关_第1张图片
冥想沉静气息后的稳定性练习
冥想,与每个人有关_第2张图片
冥想和瑜伽中常用的祈拜手势


现代西方人,对接受冥想几乎没有任何顾虑,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脑科学的发展。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就开始利用仪器观测冥想过程中大脑的运转状况,得出“冥想有助于保持平静”的正面依据。同样的原因,科学家在观测哈达瑜伽高手的大脑时,也得到类似结论。

因此冥想在西方已经被广泛的接受,无论是作为个人实践,还是其背后的哲学传统。不仅教堂里设有冥想堂,企业、机场和医院里也设有冥想室。近年来,加拿大公立学校开设了冥想课程,中小学生们也开始练习冥想。同时冥想还受到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推荐。

冥想和瑜伽都是有关心灵的修行,几千年以来,修行者们都在探索一些共同的问题:

人的痛苦从何而来?

是否可以从根本剪除人的痛苦?

痛苦因何而来?

快乐是人的本性。之所以会产生痛苦,是因为我们执着于特定的心念(Thought),而不再倾听来自真实本性发出的声音。

瑜伽上师帕坦伽利说:“当心念的漩涡平息时,我才能回归本性。在所有其他时间里,我认为那心念便是自己。”

持续忽视本性,人的身体会出问题:头痛、胸闷、消化困难、四肢沉重、没有食欲、睡眠质量不高,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请看看“我”!

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经常出现这些问题,却很少意识到这是心灵执着的结果。

冥想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从不正常的关系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自由。


一年前,女孩过世。一年后女孩的家人在公园里为她装饰这棵树,纪念逝去的生命。

痛苦,是因为执着的心念。我们对生命的执著、对财物的执著、对爱情的执著,都可能让我们无法走出痛苦的纠缠。


如何从根本上剪除痛苦?

即使我们有权拥有的东西,也不应对它过于执着。

寻求生命的和谐,还需要我们克制一切伤害的倾向。不仅是对外在行为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内心中自然而然的依从状态。

沙吉难陀大师解读《瑜伽经》时提到:即使被称为快乐的思想 (比如同情心),最后也可能带来痛苦;而还有一些想法起初是痛苦的,最后却转变成平静祥和。

之所以转化,跟我们的出发点有关。我们的快乐很多时候都来自奉献和付出。

通过冥想,唤醒我们内在的生命能量,并学会从宇宙间吸收能量,让我们的心灵充电站重新接收补给,让我们拥有足够的能量,在经历最艰难的遭遇时仍能保持平静和喜悦的能力。

当你遇到生命中的逆境,别着急下定义说它是场灾难。

冥想,一方面以倾听连接精神世界为目的,同时又为如何去往那样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指出方法。


关于冥想,你可能还喜欢

灵魂唤醒 | 我推荐这10本书

逆境冥想,给自己的内心做一次大扫除

快乐,到底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冥想,与每个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