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内心柔软,你才能把事情做对。

场景1

过马路闯红灯的漂亮姑娘在车流中漂移,这时你站在街旁等红灯,安静的看着她,她会倔强倨傲的别过眼神,一副“关你鸟事”的阵势。你就知道那一刻她一定是克服了羞愧和柔软,内心里刚硬起来了。

场景2

地铁里。你前面出现了空座,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一个大妈从远处斜斜的穿过来,抢步侵身冲进去坐在你前面。你看着她理直气壮的背后,何尝没有“抢到了就是本事”的实用主义,压制着“不好意思”的想法。

其实,说中国是个面具社会,这并不全然对。中国的面具是为了实用主义被迫带上去的,开始只是为了一点儿所谓的“实惠”。说是所谓的实惠,是因为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无论是牺牲脸面抢了一个座位,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抢了一个红灯的时间(但根本就屁事没有)。

我认为,中国的“男子汉”也是一个巨大的面具。什么男人流血不流泪啊,什么刚毅什么勇敢,如果没有追求真理这一前提,其余的都是表演系。

而表演就要牺牲真实的情感,这种牺牲久而久之,就需要说服自己。当说服不了自己时,就会摆出一副“我就这样,我是流氓我怕谁,我的事要你管”等等嘴脸,无论是否言说,无论表达的方式是否文雅,大抵如此。

但是,人是非常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动物。人的感官非常敏感,当被拒绝以后,也会非常的受伤。一旦人们习惯了伪装、习惯了带着错误的方式(习惯嘛,改不了了blahblah)去生活,拒绝改变时,渐渐地人就失去了对现实的敏感性,以及对未来细节的把握能力。

创新产品也是如此。当你在做一个创新产品时,面临的挑战非常非常多。不仅要说服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去改变世界,还要与时间赛跑,与每个人的惰性赛跑。当某一天,大家都已经近乎崩溃时,你发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特别好的方法。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1、这样吧。大家都辛苦了。要崩溃了。以后再改吧。

2、我们都已经这么辛苦了,为什么不把事情做对?这个产品饱含着每个人的心血,怎么能让它以垃圾的形态诞生?

乔布斯总是选择后者。主动或被动(老板要求的期限到了)选择前者的人咬咬牙,安慰自己说以后一定会改。但可能因为今天的方向错了,下次就改不回来了;或者因为今天错了,就没有再改的机会了。更何况,拖延是一种习惯:今天拖延到以后的事,以后还会拖延。当你刚硬起来以后,慢慢习以为常,以后就会失去了敏感。也就再没有了艺术天份。

不艺术的创业者或企业家,会死掉。

时间回到2011年底。乔布斯病逝后,《乔布斯传》一时洛阳纸贵。

但很多中国自诩为大佬的企业家,看了乔布斯传反而疑惑了,因为乔布斯在书里面经常哭,各种哭。很容易被感动得哭了。落泪,这算什么真男人?!

中国的企业家们早就不哭了,想让他们哭也只能嚎啕了。很多时候,这意味着,他们“成熟”了;但事实上,他们是失去了对细微生活感知的能力。看看他们的产品创造和美感就知道了——他们从来没有创造出让人感动的产品。

在过去——我称之为体制时代,依靠组织和KPI进行企业管理,也可以称之为MBA时代——他们需要不断的强调领袖魅力和管理强度,喜欢“救火队长”一样的铁腕英雄。通过一系列的安排和选择,用人和做事,一个职业经理人可以带领企业的大船平稳前进。这时候,管人带团队,依靠的是经验,以及宏观管理。“一把手”亲自做产品什么的是不可能的,这可以笼统的被归为“微观管理”,是不值得提倡的。产品和创新确实很重要,但那只是CEO要管理的若干个部门之一。它们从来不是主角。

但是,未来即将到来。

未来——我称之为产品时代,依靠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持续的创新带动企业发展,也可以称之为苹果时代,因为苹果的努力颠覆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创业者(或企业家)是产品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必须知道产品应该怎样发展,他们必须知道用户的初心和企业的愿景,他们必须成为产品的第一监护人。

产品和婴儿一样,需要从对方角度体贴揣摩照顾。而未来真正的领导力是产品在用户中的美誉度和同行中的影响力,是定义行业标准的能力。

如果你内心柔软,就会发现艺术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而大美,是未来产品的第一竞争力。

如果你能敏感而且热情的想颠覆现有的产品体验(注:不是把过去产品推翻),并且照顾你的产品如同父亲照顾婴儿般坚定,你就会发现乔布斯的坚持和发飙并不是因为谁,而是因为对方都没能用尽潜力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内心柔软、热情且坚定。创业者需要的不是商学院的管理教程,而是驾驭产品的能力。只要建立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秩序,只要在产品创新处注入动力(当然来自创始人),企业就会具有自趋力,不断向前。而由于每个团队成员都围绕这一核心而提供自己的服务,大家又会骄傲于产品的创造,当成自己的孩子。

产品才应该是老板。


指尖儿(zhijianer.me)版权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爱的,内心柔软,你才能把事情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