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知道KPI么?
KPI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缩写,指的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是一个管理学术语。据我对百度百科不完全的理解,大概就是根据关键表现的数据来记录员工表现,从而激发员工积极性。
——胡说八道居士
“人生K法”
人生中第一次接触KPI评价指标,是在我的母校叽里旮旯幼儿园。规则简单得很,每人一张照片,贴在一个卡通纸飞机上,你的作业得了“优”,小飞机就飞高一点。一个学期,我的纸飞机都飞的最高,堪称叽里旮旯幼儿园人中龙凤、同辈马良。
多年以后,在我筹备着一百天理想生活计划的时候,又一次回想起了我幼儿园的小飞机。早睡早起,飞高一点;锻炼身体,飞高一点;温和积极,飞高一点;读书达标,飞高一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为小飞机和小红花而奋斗。
把人生KPI化,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我把这个叫做“人生K法”。
不过,想一想,奉行“人生K法”的人,似乎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呢。
明代KPI登记系统
前段时间读了明代人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在书中,袁了凡记述了他偶遇大师的故事。在和大师对坐几天并交谈后,大师就向他展示了明代KPI登记系统。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说来也简单,把你所做事都记录下来,好事就+1,坏事就-1,攒够了积分就能找佛祖开奖。利用这套考核系统,袁了凡先生成功登科,还喜提了一个大胖儿子。使用功过格检讨,是宋明以来理学家常用的修身方法,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用这个方法“修行”,上图即是一例。当然,我们生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不信这种阳善阴德的说辞,但是,记录下自己做了多少好事,似乎也没有坏处?
美国国父教你作图
富兰克林的KPI系统较袁了凡更加精密,也更加理性化。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他写道:
“我的目的是养成所有美德的习惯”。
“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当我掌握了一种美德后,接着就开始注意另外一种,这样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三种为止。因为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的培养”。
他想要的十三种美德包括节制、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平静、纯洁、谦逊等等。他也用了表格,在第一个礼拜,富兰克林每天盯着节制的表格,一天下来,做到了就给自己打勾勾,一个礼拜后,他好像确实比以前节制了。第二个礼拜,他盯着寡言打勾勾,顺便还不忘复习第一个礼拜学习的节制技能。这扛遗忘的觉悟,比艾宾浩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年下来,他把十三个品德过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他整个人都变成了一个谦逊、节制、果断的人。
看完这一段我仰天长叹,怪不得人家是国父呢。
想成为跨界奇才么?
第三个例子来自《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讲的是前苏联生物学家、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的的故事。想必你也发现了,这哥们是个跨界奇才。考虑到他的生活年代还不到二十一世纪,所以应该不是被"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时代"忽悠去学的生物再愤而转行的。
那么,柳比歇夫的小秘密是什么?KPI,彻彻底底的KPI。
他比富兰克林更进一步,他为自己每天的每个时间段精确计时。吃喝拉撒,散步遛弯,读书写作,用了多少时间,就是多少时间,最重要的是诚诚恳恳不自欺。听说每天踏踏实实工作五个小时,就可以成为跨界奇才了呢!
是不心动了呢?
是不是想要立刻行动起来呢?
但是,很遗憾,上面的人没有一个是我的朋友。说这句话的意思,你也该明白了,这不是普通人的事业。
只有把自我异化、自我物化到了极致的人,才配做一个跨界奇才。不过好消息是,当跨界奇才和美国国父要这么努力,喜提大胖小子倒不用这么幸苦。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一个对我死缠烂打的问题是,自我物化,自我异化是不是合道德的?不符合道德的生活,怎么能叫理想的生活呢?
我很快就想清楚了。自我异化是否是合道德的,取决于你是谁。
你是你身体的主人,还是你灵魂的主人?
把自己当劳动者,满脑子想得都是劳动者权益保障。但是,把自己当资本家,便总觉得自己还能压榨点剩余价值出来。善行、美德和时间,都像是员工身上的剩余价值,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不过,也不用对自己太过严苛,毕竟现在资本家也要遵守劳动法啦。
最后,我离70岁还远着呢,我离“随心所欲,不逾矩”还远着呢。大家或许比我强,或许和我一样需要自我强迫。不管怎么样,我开始给自己画表格,加小红花了,你呢?
end
图|网络
文|闻韶
最后的最后,时间已经不允许我讨论成为跨界奇才和幸福生活的关系了。或许下一次,或许以后,我们迟早还是要回到理想生活同世俗成功的关系这一议题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