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9

卯三、增上慧學(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增上慧學?】

  這是第三科,怎麼叫做「增上慧學」呢?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增上慧學」呢?下面第二科解釋。

辰二、釋

【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是名增上慧學。】

  就是你在奢摩他的四靜慮裡面,觀察苦集滅道的「四聖諦」,你成就了「如實的智見」。就是「如實」,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成就了聖人的無漏的智慧,見到第一義諦了。這樣的智慧是名「增上慧學」。那這也是增上慧學。這樣說呢,這個「增上慧學」是指無漏的智慧說的,指無漏的智慧說的。前面的「增上心」還是通於有漏,因為初開始成就「增上心學」你還沒得聖道,所以是屬於有漏。但是成就了增上心學之後在修學毗缽舍那觀得聖道了,得了聖道的智慧的時候這個定就變成無漏「定」了,無漏的「禪」。所以那個「增上心」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而這裡說的「增上學慧」就是純是無漏的智慧,但是前面初開始也學習佛法有聞思的智慧,所以聞思是屬於有漏的智慧。這個「修慧」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這是「略別辨」,簡略的說明這個「三增上學」。

寅二、廣分別(分二科) 卯一、三學差別(分六科) 辰一、數(分三科) 巳一、問

【問:何緣唯有三學非少非多?】

  這下面的「廣分別」,這「三增上學」分二科,第一科是「三學的差別」。三學的差別裡面分六科,第一科是「數」。三增上學,這個三是數,分三科,第一科是「問」。「何緣唯有這三學非少非多」。什麼「因緣」,什麼原因只有三種學?而不是一、二,也不是四、五,非少也不多呢?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標義

【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

  這下面回「答」也就是解釋了,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義」,標出來它的原因。為什麼只有三學而不少不多?「建立定義故」這是一個理由。「智所依義故」一個理由。「辨所作義故」這是一個理由。這三個理由,所以只有三而不少不多。

  下面第二科「隨釋」。前面是「標義」下面隨所標的義來加以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釋「建立定義」,現在是「標」

午二、隨釋(分三科) 未一、建立定義(分三科) 申一、標

【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

  「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建立定」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戒學說的,「增上戒學」,有「建立定」的功能。這是「標」,下面就是「徵」。

申二、徵

【所以者何?】

  為什麼它能夠建立定呢?「徵」。下面第三科是解釋。

申三、釋

【由戒建立心一境性,能令其心觸三摩地。】

  「由戒建立心一境性」,由於你能夠持戒的關係,你就是能夠「建立」。這個「建立」也是創造的意思,就是成就的意思,能夠成就「心一境性」。這個持戒清淨了,就是「建立心一境性」的基礎,是這樣的意思。如果你不修禪定,持戒清淨,只是持戒清淨而已,還是沒有定,還要另外修禪定才能得禪定的。所以「由戒建立心一境性」,由於你持戒清淨了,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建立這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心安住一境這就叫做定。這是「定的體性」,就是要有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這是定的體性。

  「能令其心觸三摩地」,你持戒清淨的時候,你再修學禪定,它這個戒就能幫助你的心接觸那個三摩地的境界,使令你心裡面明靜而住,而不散亂也不昏沈,這樣子。這是建立定義,就是這樣解釋,這樣意思。

  下面第二科「智所依義」分三科

未二、建立定義(分三科) 申一、標

【智所依義者:謂增上心學。】

  是指增上心學說的。下面第二科。

申二、徵

【所以者何?】

  「問」。第三科解釋。

申三、釋

【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

  「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由於你成就了「心一境性」的時候,你的心「正定」,當然這是佛法中所說的定不是外道的邪定。就不是那個味禪,應該是屬於淨禪。在那正定心的時候,你的心專念一所緣境的時候。這個時候「於所知事」,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於所緣境有「如實智如實見轉」,就是那個無常、無我、畢竟空的智慧了現起來,這個「轉」就是現起。這個「如實智」是毗缽舍那,「如實見」就是奢摩他。這個奢摩他成就了,毗缽舍那成就了,就有「如實智如實見」現起,所以就叫做「智所依」。這個智慧,要你這個清淨的智慧,要以「心一境性」的靜慮為所依止處。這個「依」實在就是住處,這個清淨無漏的智慧要以禪定為住處才可以,這個禪定要以持戒清淨為住處,是這樣的意思。你若沒有住處的時候,你沒有「戒」為住處,「定」建立不起來,沒有「定」,「智慧」也不能建立。所以是「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

未三、辨所作義(分三科) 申一、標

【辨所作義者:謂增上慧學。】

  「辨所作義者」這是第三科「辨作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謂增上慧學」。「辨所作義」就是指增上慧學說的。

申二、徵

【所以者何?】

  這是「徵」。

申三、釋

【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以煩惱斷,是自義利。是勝所作。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由善清淨若智若見」由於你成就了特別清淨的「智慧和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就能夠證悟第一義諦能究竟的斷除一切煩惱,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見第一義諦就是非要有智慧才行,要有無我的畢竟空的智慧才可以。所以只是得了禪定,你沒能成就諸法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不能見第一義諦。不見第一義諦就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你還是個生死凡夫。所以這上面說,「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

  「以煩惱斷,是自義利」你斷了煩惱,這是在你自己這一方面的大功德,是一個最清淨莊嚴的利益。你原來想要離苦得樂的這件事現在辦成功了,是「辦所作義」,把這件事辦好了。如果你沒能夠成就增上慧,這個離苦得樂這件事沒辦成功。說我得了禪定有神通,還是會再流轉生死,還會這樣子。所以「煩惱斷是自義利」。

  「是勝所作」這是最殊勝的事情,你作成了一個最殊勝的事情。「過此更無勝所作故」。「過此」離開了這件事,再沒有其他最殊勝的事情。「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前面這個「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由此因緣,所以有戒定慧的三學。這是解釋這個數目,為什麼是三學不少不多的理由就在這裡。我感覺《瑜伽師地論》非常好!解釋的非常清楚。
(2018.7.29)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