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女生斩获“小诺尔贝奖”:科技行业男女应平分秋色

人大附中女生斩获“小诺尔贝奖”:科技行业男女应平分秋色_第1张图片

文:蝶思喵

1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被誉为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小诺贝尔奖”,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 ~ 12年级(即初三至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

每年五月,大约1500名来自52个国家的学生参加这个展览。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像祖冲之星、沈括星、袁隆平星、屠呦呦星等,都是在各个领域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年,在这次本赛中丑瑞华获“系统软件”一等奖并荣获“系统软件学科”最佳奖,为此将有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令人惊讶与感到自豪的是她还只是人大附中一名高二女生。

丑瑞华认为参加这次比赛,更多地是体验比赛的过程。在那几天里她认识了一些充满活力的国内外小伙伴们,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从这次比赛获奖看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传统刻板的女生理工科不好等印象影响和打击,反而鼓励学习STEM课程,在科技行业男女应是平分秋色的。

2

社会心理学范畴上有一个经常被探讨的题目叫“成见威胁”。成见威胁(英文:Stereotype threat)是指一个人在某种环境里,会担忧或焦虑自己的行为,将会验证那些对于自己所属社会团体的负面刻板印象,而这种焦虑将会影响该人的表现,使得他的表现变差。

也就是说,当一个群体成员形成一种负面的固有认知后,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按照这种认知行动。

比如,女生理工科不好,在理工科领域,男生比女生更加的擅长。

学文科比学理科容易,只需要死记硬背,学理科不好才去学习文科。

计算机从业者都是不通人情世故,情商低,呆板的。

这些各种成见,都会无比例外地会自我强化。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女性比较稀少,成见威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记得在我刚要上大学时,我跟我宿友因填志愿不当原因被调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当我周围的亲戚好友听到我被这个专业录取时,有的眉头一皱,劝说我重新复读,说女生学不好这个专业,有的担心我毕业后找不到对口工作,传统工科行业对女生有一定的歧视。

在大一时,当时有一些转专业的名额。我的宿友凭借自己的喜爱毫不犹豫的转去计算机专业。对于她的选择,还是有很多声音,有的说你怎么转到这个专业,以后会很累的。你这是一个坑跳进另外一个坑。她回,我喜欢!况且哪种工作是不累的。

今年,表妹在填选高考志愿时要选择计算机专业时,从一开始的坚持己见到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能力。当她告诉其他人时,有太多声音说,学计算机科学要数学好的,你不达标。你高中都没接触计算机,打字不熟练,学不来。

尽管我告诉她,你可以的,计算机范围特别广,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就可以,不对数学高要求。最后,她还是听从家人的安排选择另外一重点医科大学。

3

近几日,滴滴接连几起发生女性遇害命案,引起公众愤怒。有人搜出滴滴以前的广告方案,“紧”“硬”等低俗词语专门放大印在广告方案,让几万上亿人看到。

这最糟糕的是,传递这些低俗信息不仅仅是整个社会在鼓励这种肤浅的行为,而且还转而明显让女性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无可厚非。

这些赤裸裸的迎合的低俗文化,有一原因还是女性在科技行业的不存在话语权。我查过我学校的计算机电信学院的男女比例,结果显示,一个专业有一百多个人,而女生仅仅只有10个人左右。

不单单我学校,全国各大高校在计算机等科技专业,女性占之比例低之又低。毕业后,IT行业男女比例约为15%。最新人工智能方向,女生仅占12%左右。

前微软资深程序员、橙旭园儿童编程CEO陈斌指出科技将统领未来,所有的东西都是被软件控制,未来更多被人工智能控制。想想如果科技行业几乎没有女性,那么还有谁会为这对女性极不友好的产品和广告说不,还有谁会让产品的设计更为女性考虑?

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剥夺女性的受教育机会,限制女性进入社会。而今天,在致力于女性受教育平等和普及同时,更应该鼓励支持她们学习STEM课程。

在《向前一步》中提到,童年时期就被灌输的固有模式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进一步被强化,并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女孩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追求自己所要求的一切,不要早早的灌输“女生哪方面不行不能”的观念,不要打击她,让她多尝试多体验。

如果你是一个正想成为程序媛,别消极别妥协,你还拥有强大的毅力和对生活的野心勃勃,为有一天向昂首挺胸向地说出,我也是一名程序媛。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媛,不仅你要有雄心追求自己的梦想,还要多多鼓励其他女性加入,辟谣“女生理工科不行”假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大附中女生斩获“小诺尔贝奖”:科技行业男女应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