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

      我在看书时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根据历史人物的生卒年算出他(她)的寿命。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它却提醒我不要像周瑜、王勃那样英年早逝。

      去年阿桑和罗京的不幸早逝令我颇感惋惜。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活得长一点,只是怎么活却是一个问题。

人寿_第1张图片

       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的天年都是六十三岁。虽然这个年纪在现在不算长,但这三个人都在有限的人寿活出了他们的精彩。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也活到了这个年纪,历史却把他们遗忘了。陶渊明曾发出“人生似幻化”、“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叹。他自知人寿有限,所以才在幻化的人生中留下了125篇诗,11篇文,成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欧阳修的“三上”(厕上、马上、枕上)佳话传唱至今,成了北宋文坛的领袖。苏轼曾“立志识遍天下字,发奋看尽人间书”,终成一代文豪。他们都知道怎么活:在有限的生命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挖掘,把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有一个成语叫“人寿年丰”,意思是人长寿,年成也好。现在还能看到有人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来寄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人寿有限。只有当人们真正知道去把握时间,珍惜寸阴的时候,美好生活的实现才更具有可能性。


注:此为2010年旧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