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诗词摘

叠字诗词是指诗词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民歌中用得最多。

在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叠字诗词,这些诗词用叠字手法准确的表达情感,独树一帜,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



这些古诗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表达的情感曲折委婉、深刻悠扬,林林总总,形成天然的的美感。

所以很多诗词人都很喜欢用到叠字,再加上他们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很快便被赏识传唱,能够流传至今的叠字诗词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李清照



这首《声声慢》,是中国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历来极受推崇,据今人统计,在千年以来的百首宋词经典名篇中,位列第三。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杰作,它在叠字运用上具有登峰造极的成就。

全篇97个字,用惊心动魄的描写,细腻地展示作者曲折的内心世界;用精炼概括的语言,集中地反映词人复杂的精神面貌。

哀愁的词语、凄惨的调子,无一不是她饱经忧患后低沉的倾诉,无一不是她历尽折磨后急促的忧叹。

“寻寻觅觅”,写主人公起床伊始若有所失,到处寻找。写出女主人公的空虚、不安和恍惚。

“冷冷清清”,承上启下,交待寻觅的结果——毫无所获,仍然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冷清至极,自然而然引出下文:“凄凄惨惨戚戚”,极力渲染她此时此刻的凄凉、悲惨和优戚。

这种悲愁、凄厉的气氛笼罩全篇。

这些叠字是作者长期积郁的反映,均含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七个叠字中,“寻寻、清清、凄凄”都是平声,“冷冷、惨惨”都是上声,“觅觅、戚戚”都是入声;其中又杂以同声、迭韵,变化中有统一。

几种不同调值的叠字交错运用,造成节拍局促、舒缓交替出现,张驰有致。“觅、戚”等押韵,使种种变化归于统一,这两种叠字使韵脚扩大,统一的因素由此得到加强。

众多叠字连用本身,又有特殊的表达作用,不仅加强了艺术效果,而且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当然,这一切既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更是她思想感情的写照。可见,这些叠字集音乐美、形式美、抒情美于一身。

《声声慢》一口气连用七个叠字,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批评家大都认为,这篇作品写于南渡之后,是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惨痛之后,写下的感情记录。

以词写愁,颇为常见,但李清照由于特定的生活经历,还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仍然能够把这个传统主题写得充满创造力。

李清照有一个非常美好的过去。现在,她所拥有的一切都随着金兵南下,而完全被摧毁了,难免产生梦幻感,所以要“寻寻觅觅”。

但寻觅的结果,当然是“冷冷清清”,所以,她的心境也就注定是“凄凄惨惨戚戚”的了。

由于这样的感情基调,她对天气的变化格外敏感,欲以酒抗寒而不得,一切都是由于沉浸在往事中无法自拔。

过片从仰视转为俯视,是一种自然流程,也是刻意的安排,不仅是写实,也暗含回忆,从而和上片互相呼应。

清初的彭孙遹在《金粟词话》中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句评价非常高:

“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李清照曾经在《念奴娇》中有“险韵诗成,扶头酒醒”的描述,可见她是善于押险韵的。

这个“黑”字,正是个险韵,很难押,但作者却用得既稳妥,又自然,艺术表现力惊人。

而那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正是这个感觉到度日如年的主人公融合视觉和听觉的自然表现,于是,最后也就自然地点出主题,逼出一个“愁”字。

事实上,通篇都是在为这最后一个字做铺垫的。


https://mp.weixin.qq.com/s/KjutcMqBl-8ZmoOLgmUamQ(诗词世界)


叠字|诗词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你可能感兴趣的:(叠字|诗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