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

作者简介:杨景芝,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从事高等美术教育及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研究50余载, 曽主持多项国家科研项目, 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著作有: 《基础素描教学》《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从直觉到理性》《青少年艺术发展中的转型教育》《绘画给予孩子的爱》(上册 “做个懂艺术的妈妈”、下册“做个懂孩子的教师” ) 《图像·创造》等。

 创新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新型的学科,我一辈子都是在朦朦胧胧的摸索中研究。现在,我对很多问题重新反思,生发很多体会想跟大家说。过去我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教育理论,并通过观察儿童来印证,我发现结合中国的特点,“全盘西化”是有问题的。这些问题暂且不谈,今天,我要通过亲身经历,像讲故事一样和大家谈一谈“儿童艺术创作与视觉思维的发展”。

       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后曾问我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艺术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到底有什么好处?对儿童最根本的影响是什么?

        以往教学给出很多答案:一是对儿童的创造力开发有好处,二是提高儿童在审美意识上的素养,三是对儿童智力、情感、人格发育都有好处,四是具体到美术,对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有好处。我觉得这些答案都对,但我现在认识到最根本的是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儿童经过自己的思维去创造艺术表现

       我的小外孙江米刚三岁多。从他的发展过程,我发现艺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当人一出生,他就在一个环境中思考、认识并提高自己。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张图片

        第一个小故事,大家看他的涂鸦,这个圆的是蛋糕,那有两条线是蜡烛,这就是儿童最早的艺术创作。如果你认为这个东西毫无意义,而且是糊涂乱抹,就会压抑了他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儿童的艺术创作来源于他的兴趣。

       第二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女儿在画画,江米也在画,他的妈妈问他在画什么,他说在画洗澡水,妈妈问他为什么用红颜色画洗澡水,他说水是热的。多棒!我们一讲色彩就灌输三原色、三基色——但这些是成人的认识。对于小孩,我认为不必要的知识不用讲。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2张图片

    三个故事,江米拿着一个干莲蓬,冲我说:“花洒!”我带他认识莲蓬,并问他:“你为什么说这是花洒呀?”然后我们来到卫生间,我说:“你是不是认为它们都有洞,就认为它是花洒了?”——这就是相似形,由一个东西转化成另一种东西,这是美术培养中很重要的概念。

       这是我们培训中心的一个题目叫“有趣的并置”。为了发展儿童的发散思维,我们要求他们把两个不相关的东西放一起,所以这个孩子就把电话的听筒变成了喷头。我看了很多儿童的创作,我感觉如果我们从小就重视儿童的思维发展,现在就不会很费力气地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而且还弄得很怪异、很不符合情理了。我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生活中发展,所以如果你有了那样的基础,画出这种画就很容易了。

      现在乐高玩具是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给江米买了乐高玩具以后,他有一个特点:绝对不会按照图纸来做,他一定要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我认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儿童都有绘画的潜在能力,关键是这种能力能不能被及早地发现并得到重视。在哪个年龄段应该给他什么营养和启发,他就会在这个教育基础上,沿着自己的路子正常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你给过了,你拔苗助长,给了他很多成人的东西,就糟蹋了一个孩子的创造力。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3张图片

       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枪,是他自己插接出来的。我这个小外孙很有意思,他只要犯错误,他爸爸就惩罚他,要进小黑屋,所以这个冷色调是给爸爸的。孩子是有情感的,不是大人教的,他会选择暖颜色给妈妈。这就是儿童,他知道谁爱他,他跟谁亲近,所以他做的作品是有情感的,色彩是有感觉的。我们要启发儿童,让他们真正的内心表达出来,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4张图片

       再看这个,每天晚上睡觉前,江米都要爸爸给他讲故事,那天讲了一个飞艇的故事,飞艇是在飞机之前发明的,他爸爸说:飞艇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因为飞艇很危险,当它遇到雷雨天的时候,就会爆炸。这件事给他的印象特别深,所以第二天他马上画了一个《飞艇在雷雨天》。我女儿当时激动得不得了,她说江米可以表现他的思想了,他已经开始写实了!——其实不是,这是象征符号。儿童跨越了一大步,到3岁的时候刚刚进入“象征期”,所以我觉得他这张画是一个典型,就是进入了另外一个时期。说明什么?引起儿童注意的东西,他会很深地印在脑子里,然后迫不及待地要反映出来。

2、儿童探索用图像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有些儿童画在大人看来可笑,但我认为是儿童的一种探索,他要用图像来表达他对生活的观察、记忆、理解和感悟——这是儿童进入创作的一个前提。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5张图片

       李晓菲4岁时画的《家宴》:4岁的儿童很多还在涂鸦,而她已经能够从正面把人的位置、方向和透视感都画对了。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但她还不能处理物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原因是在这个阶段,儿童心理认为每一个物体都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有一个课题,当时给小朋友看了一个日本的绘本,主要讲的是一个孩子很喜欢音乐,他在家里每天拉大提琴,刻苦练习的这么一个故事。对几乎所有4岁、5岁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一般教学用图像和故事作为引导,画的时候绝对不让孩子看,就要求他们依靠记忆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到小学考试,考试他的记忆能力时就出了一个图,给他几分钟看,结果这个孩子背着把所有的细节都画对了,当时这个小学老师非常震惊。我们实际就是这么训练的,给他看东西,但是不让他描摹去画。其实儿童记忆力最强的时候,给他什么都进到脑子里去了。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6张图片

      这个小孩叫侯伯文,5岁,他特别聪明,不会画人具体怎么拉提琴,他就把人和提琴并排在那儿。在儿童思维发展初级阶段的时候,人和物体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是那样一个构图。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7张图片

      大家看这一个构图,这个5岁的孩子,画的女孩是弓着腿——是坐姿,这个椅子她坐不上去。如果你认为孩子是错误的就不对了,我们老师经常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思维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赞赏孩子的创造力,他能够用这个方式把他的意思告诉你就很了不起。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父亲是社会科学院的,他给了我很多这个孩子童年画的画:3岁10个月,画的人是各自分离的,人在这边,椅子在旁边,手托着一个杯子,这是一种象征性的绘画;将近5岁的时候,人飞在空中;到了6岁才把人正确地画在椅子上。这个说明什么?——我们不要纠正,儿童通过生活的经验和他的观察,会逐渐解决技能问题,这才是真正促使儿童发展思维的正确方法。这几张图可能一般的老师会说根本就画得不对——但是,儿童艺术没有对错,儿童艺术怎么画都是合理的,因为符合他的思想逻辑。所以我劝老师不要轻易地让他改到你认为正确的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我们还有一个幼儿的课题,题目叫《滑梯》,有两个5岁孩子的画作,他们画得不一样。滑梯中间是梯子,两边滑下来的小朋友,为什么是倒着的?——其实他是要找到方向,他告诉你,他从那个梯子下来,要跑到这个上面去。这就是这个时期儿童的方向还没有垂直定向的这样一个思维状态,所以我觉得如果老师看不懂儿童画就很难教了。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8张图片

     上面是绍兴一个小朋友的日记画,他说“我在宾馆里可以自己洗澡”,他一边洗一边玩儿,这同样也是5岁的孩子,但是他的能力已经接近于真实了。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接受意识、引导、环境不一样,他们就有差别——这是很自然的。

       马健翔小朋友5岁半时,画了家里的《过年》。人物的安排,前面是二维空间,很有秩序,他在伴奏,后面在吃大餐。我感觉这个小孩是很有艺术发展潜力的,但是到了10岁就不接受艺术教育了,只要他妈妈让他参加教育,他就哭,不愿意去。所以,他到10岁的时候,还在画蚂蚁打仗。儿童不管有多么大的天才,如果你坚持不干预就不会有非常好的发展。不能不干预,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创造力,但是不等于是放羊、让他自由地发展。所以,后天教育是人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我现在认识到了,我们过去很害怕说孩子要接受我们的引导,而现在的关键是这个度怎么把握,要给多少,要给得适时才对,该给不给就不能使他得到发展。

       一般来说,从儿童的发展阶段来看,5-7岁应该是儿童获得再现事物的表征能力,能够画出具有和谐感、平衡感构成的图像。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发展不一样,所以大家看到国外11、12岁的孩子还像我们5、6岁的孩子一样,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干预,儿童的思维就跟不上了。所以今天为什么说创新儿童艺术教育,这是我们现在要共同努力的问题。

3,儿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发展视觉思维的创造力

       为什么我特别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儿童在生活中不是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表现出来,他要经过视觉思维加工整理创造图像。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9张图片
漂亮的老师

  《漂亮的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小女孩画的我女儿。我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特别爱漂亮,经常挂像宫廷还有藏族的首饰,还戴大花,有一种吉普赛女郎的感觉,这个小女孩就为她画了一幅肖像:两边的大耳环,头发上的“门帘儿”,小眼睛,鸭子嘴,后边很长的马尾拉过来,两只手上戴的手链……她都能够抓住,不是完全对对象的描摹,画得非常有意思。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0张图片
《游乐场的记忆》

      《游乐场的记忆》通过这张画大家看他在游乐场玩了什么:那边是海盗船,这边是摩天轮。这么复杂的图像,经过儿童的陈述就变得很清晰和易于理解了。这是儿童特别棒的地方,能够凭记忆把这么复杂的过程简明概括下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思维成果。

     下面这个画是一个小孩给他的爸爸送月饼。但他为什么把人表现成这个样子?爸爸是侧面用两个手在接,小孩是正面。因为在儿童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他认为每一个物体都是独立存在的。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1张图片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2张图片

       上面是一个5岁的小朋友的画。画的两只手在写作业,有意思的是,椅子是背面,椅子腿下面还有橡皮垫。我看了以后感到这个孩子虽然还处在象征期,但是已经有了复合关系的概念。所以我看儿童画的时候,往往从他们的思维发展去理解。我们有时候评画容易看它是不是完整、是不是像作品,现在有的作家还在评论儿童画是不是艺术品。我觉得没有必要,连毕加索都在向孩子学,你认为它不是写实就不对了吗?

      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人在他的生存环境当中,对世界的认识、认知、感知以及对于美的一种表达。所以艺术是个人化、个性化的,但我觉得我们中国在整个的艺术发展上,不是像西欧那样强调极端个人的艺术。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艺术教育就像张誉腾馆长讲得那样,博物馆有很多东西不适合给孩子看,他看不懂、接受不了,就会对这个东西有另外一种想法。比如一个爸爸带孩子到798去,孩子说如果以后艺术家是这样,我就不当艺术家了。还有观看毕加索的艺术,有孩子就留言说毕加索是大流氓——画的男的是怪兽,女的是裸体。所以,我们要正面地引导孩子。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中西文化要互学互鉴”,那么究竟儿童艺术怎么搞才是对的?我们要研究,要找到一条路,把国外好的东西接受过来,然后结合着我们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发展。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3张图片

       《坐飞机》也是一个孩子的日记画。当儿童构思一幅画的时候,他会通过自己的大脑琢磨如何把看到的、知道的呈现给大家。特别有意思的是,前面是飞行员,但是飞机里边的乘客就只有他自己,他把自己画得非常突出,然后他从飞机上往下看,结合原来的经验,他把自己了解的北京给画出来了。为什么我认为他是把他的经验给表现出来了呢?——301环形车是北京的一个特点,在三环路上要环形地走。他将平视和俯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画面——非常有创意。所以,我认为儿童艺术是记忆加想象,加上他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来展现;不是非得要求他很真实,现在艺术是很多元的,不一定非得符合我们三维透视空间的关系才是好的。

4、儿童在直觉感受中发展艺术表现技能

       儿童艺术是靠什么发展,是靠教吗?是靠艺术技法的提高吗?我觉得不是,儿童在直觉感受中发展艺术表现技能,且主要依靠视觉。我的女儿从4岁开始写生,现在她画得非常好。她从附中美院毕业的时候,用毛笔画了一张4尺大的人物画,一边画一边卷,打开后动态比例结构都对,当时老师都惊奇了。我跟他们讲,这叫童子功——拿来一张纸不许修改,徒手画。她也是徒手画工笔画的第一人。因为她从小有这个习惯,不需要起草稿,这个习惯对脑子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关键。

     下面是《看爸爸修车》:这是一个5岁小孩的日记画。这幅画空间关系很好,把汽车架起来,人站在下面修东西,他站在旁边非常惊讶地看。这里有一点不真实的是,他爸爸一边修车还一边吸烟,怎么可能呢?但这是孩子的创造力,可能他爸爸平常就喜欢夹一个雪茄在那儿抽。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4张图片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5张图片
《打针》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6张图片
《打点滴》

      上面是林牧的日记画:6岁时,在屁股打针的时候,他表示他很勇敢不怕;9岁上医务室打吊针,室内室外人物的安排完全都符合真实的情况。所以儿童的发展,他们很自然地要走向写实,这受社会和他自身要求的影响;再看11岁,一家人去听音乐会,他好动,妈妈说:“你回家把音乐会给我画下来。”结果他画得太好了,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个人坐什么位置,演出人员的各种动作,他都画出来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教,是人自身能力的发展。

    下面《看谁骑的快》:是一个5岁孩子的画,他的画面安排得特别有意思,比一般的孩子有了一种艺术的感觉。看起来骑自行车是三个人,但实际上是四个,因为跑在前面的已经冲出了画面,只留下一个轱辘。这是儿童构图能力的发展。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7张图片

       下面6岁孩子画的《老鹰抓小鸡》:老师在前面当老鹰,第一个孩子躲在老师后面这样看,后面的孩子随着韵律、惯性跑,太有意思了!我觉得他很有透视感,而且能够很真实地把孩子心态的感觉画出来。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8张图片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19张图片
我和同学研究岩石特性

        上面我们搞日记画大赛的时候,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张画。他把人很投入地观察岩石的感觉画出来了,通过人物的感觉和动态展现出了他的内心世界。有的老师说他画的东西不是很美,线条也不是很流畅。但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看画时候的毛病:往往从技法上、技术上去看,而忽略了儿童所要传达给你的东西。

5、儿童是在体验当中,使美感瞬间升值

      我们美学家说“美感”是天人合一的,不是主客观的结合。儿童的美感来自于他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蝴蝶是对称形的,它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鹦鹉螺,它的花纹多美;残荷,也美,因为悲伤也是一种美,也可以入画。

       6岁孩子画人物,为什么可以把头发和胡子点得这么合结构,且这么有韵律和节奏感呢?因为人的呼吸和心跳是有节奏的,他很自然地随着这个,只要他进去了,很自然地就能画出来。这不是技能的教育,是他自己的脉搏、心跳的感受,是无意识的。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20张图片

     还有7岁的儿童的色彩画,向日葵居然用绿,向日葵的叶子用红,说明儿童的色彩是表现性的,不画固有色。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21张图片

6、想象使儿童从已知走向未知,生发灵感

      想象画不是乱教育,不是胡思乱想。比如我们的一节课,叫“叶子的故事”,一个孩子家里养了长生草,他想为什么长生草不死呢?于是他画了一个小天使守护它,我觉得太美了。我们的另一节课叫“台阶”,不要求孩子画真实的台阶,而以自己内心的生发来画,一个11岁的孩子用钢琴画台阶,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代表美的前景。

      最后总结:儿童创造思维发展是以儿童在生活中的吸收能力、记忆能力、感悟能力为基础,通过联想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对新事物的创作灵感,所以儿童的原创艺术不等于说简单不合理,或者很幼稚——而是每一个人的吸收能力、感悟能力不一样,有差别,但是他们都会沿着自己的路子成长的。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22张图片

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_第2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杨景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