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的价值链构成与公司治理的“投票权”、“分配权”和“控制权”问题

                                                                              2018/3/18    闫安

    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讨论、请教,进一步做延伸性的分析,问题自会明了,所谓谋定而后动。在信息透明的时代,可以分享。相互保险行业需要协同发展。须知中国的保险业“大而不强”,需要砥砺互进,推进行业发展。

    先和国外比。2015年数据,美元计。比较如下:

人均寿险保费

中国153

美国1719

日本2717

台湾3397

    就整体资产负债量在金融业中的比重而言,2015年中国保险业和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占比不到7%。邻国日本为25%,韩国为37%。

    相互保险是指有相同风险保障需求的投保人,在平等自愿、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以互相帮助、共摊风险为目的,为自己办理保险的经济活动。具有“共担、共保、共享”特点。

    国内相互保险与传统商业保险比。几乎没法比较。因为2017年,中国保监会才批了信美、众惠、住友三家相互保险试点。

    但作为筹备中的济安相互保险,价值链构成和“投票权”,发展定位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无论相互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是通过销售保险产品获得保费收入,计提准备金后与公司的净资产共同组成投资资产,进行资产配置投资后获得收益。原保费收入、股东(或会员)权益和资产增值三者构成保险业务可供各方分配的价值基础。

    可以看出,传统商业保险的“三差”盈利模式,即“死差、费差、利差”,首先在“利差”方面演变为“资产管理和投资收益增值”。其次,在“死差”和“费差”方面,随着商业保险公司竞争主体的增多(国内近200家左右),产品同质化,马太效应明显。表现在强者恒强,弱者维艰。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让后来新成立商业保险主体经营困难。在互联网保险兴起之下,前后夹击,单靠“费差”、“死差”的竞争已呈红海之势。

    投资方面,显然不是传统商业保险行业强项。比较一下保险和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投资绩效即可看出。

    举例,按统一口径,从2008年到2016年,公募基金管理为主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投资业绩为7.04%,企业年金理事会业绩为5.26%,以保险公司法人受托投资管理的是4.43%。(数据来源:《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企业年金理事会托管行)

    我们再看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布的《养老金指数:中国企业年金指数·济安腾讯系列》,按照持牌的济安独立第三方专业评级,使用公募基金三星级的历史真实收益率模拟5种不同风险偏好下企业年金的业绩表现,结果显示,自指数基期2011年5月1日至2017年7月28日,保守、防御、平衡、积极、激进型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99%,6.09%,6.16%,6.21%,6.24%。(数据来源: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官网,中国企业年金指数·济安腾迅系列)

    如果按照企业年金万亿规模做基数计算,乘以彼此受托投资业绩收益率差额0.83%及份额占比,可大致估算出投资效率损失。加上传统商业保险机构庞大的“人吃马喂”等各类资源性费用成本投入,整个商业保险的成本投入和效率损失呈现的是惊人的数字!虽无具体数据统计,但从“侧面”也能看出传统商业保险发展的“阶段性红利”主要来源构成之特点。

    反之,这也体现了相互保险的巨大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空间。因投保人会员与保险人利益一致,“死差”即风险赔付性价比最高,“费差”成本最低,关键的投资收益又可“反哺”会员利益,实现弹性费率及增厚保障水平,“养医结合”的预防康养及提升服务。这构成了相互保险三轮驱动、竞争力强化的正循环关系。

    对比相互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特点,在“死差”即风险赔付方面,因为相互保险的互助和不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特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一致,相比之下,保险性价比优势最为明显。

    再看“费差”,因为是会员制,不同于传统商业保险几占二分之一成本的人海招聘、系统培训、高淘汰率、职场房租水电等,相互保险的会员制营销成本几乎最小化。

    相互保险发展历史悠久,起源早于股份制商业保险,目前在国际保险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因其互助特点,尤其在高风险领域和中低收入人群风险保障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十九大倡导的“不平衡”、“不充分”、和谐发展在保险领域的重要突破口。即相互保险在普惠保障方面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所在!

    从出资看,商业保险是股份出资,股东权益体现在经营主导权控制上。相互保险经营费用来自捐赠和借款,体现在经济利益的借款合同,在公司治理方面与资金出借方没有更多法律性权利义务约束。公司治理更多取决于相互保险的会员章程约定。中国保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规定,初始运营资金由主要发起会员负责筹集,可以来自他人捐赠或借款,必须以实缴货币资金形式注入。其他形式的初始运营资金偿付和回报方式由相互保险组织章程另行规定。

    未来,相互保险主体增多是必然趋势。随之而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相互保险公司竞争之间,如何确立发展定位和竞争优势?在透明化时代,筹备之初,就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换个角度说,就是相互保险的治理机构和会员章程,该如何约定“规则”?即“投票权”或“决策权”、“控制权”的问题。

    由于没有股东盈利压力,相互保险资产投资盈余主要用于被保险人的福利和保障,可以发展有利于被保险人长期利益的养老金、长期健康险等险种。

    根据上述分析,相互保险的治理,应该根据相互保险的价值链贡献原则,确定经营治理结构,确定“投票权”。依次权重为:资产管理能力;发起行业性会员资源能力;风险保障及保险科技创新等。(因风险精算及保障与传统商业保险运营同,风险赔付贡献,不以利源为目的。保险科技创新考虑竞争策略,非“必选项”)

    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以区块链、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保险科技平台,去中心化的信任加密、分布式资产登记及价值互换、智能化合约等应用将对传统商业保险“行业痛点”进行颠覆性解决。相互保险与区块链应用框架的分布式+智能合约+时间戳等高度契合。保险科技创新将推动未来保险业商业模式的重构。例入先是闭环的行业私有链,再是打通产业上下游的联盟链,然后是公有链。只是,发展非一蹴而就。

    以济安相互保险产业链发起会员为例,有职业健康医联体、养老社区(医养康养)、行业性会员、养老资产管理、风险保障、经纪外包合作等几大类主要发起会员。其中,基于会员利益的独立财务顾问服务,又是未来保险代理人、银行理财师重要的职业转型方向,为相互保险会员提供一揽子的风险保障、养老及财富管理、税务等金融服务。在国外,最典型的就是爱德华·琼斯模式。

    拟定发起会员规则的投票权,也应该按照上述贡献原则来选择最合适的发起发起会员单位,确定其经营治理的代表。方为科学合理。

    在原先筹备会上讨论交流和概括的三大经营特色,即“保险姓保”的互助保险特色,养老保障与资产管理特色,以及经营特色,就需要做进一步的厘清和聚焦。

    按照相互保险的价值链构成权重分析,费用支出及经营成本相对稳定;原保费收入的展业成本与主要发起会员单位的资源密切相关,因而发起会员的行业资源和投票权要相应体现;经营能力包括保险及养老金资产FOF投资增值能力、区块链保险科技、职业健康医联体HMO是相互保险最关键和主要收益来源及核心竞争能力,权重最大。

    在此意义上说,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在会员保险的规模最大化,体现在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体现在保费的“量”的规模积累。且风险赔付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特征,保险资产投资收益是主要利源。

    “关公的特色,不在于花脸”。济安相互保险的筹备和发展聚焦,核心在于互助保险,这是本源。也是前提。

    附着其上的保险资产管理,是以之为基础的核心能力体现。保险资产管理领域,即可以辐射到多支柱养老金(资产最大规模来源)长期寿险及领取年金;又可以覆盖到与互助保险有着天然联系的公益慈善基金;以及长期健康险的投资增值上。合伙人机制,则是相互保险未来经营模式、网络化发展的特色之一。

    后两者,属于“公司治理”和“规则设定”层面的问题。是在济安相互保险申请、批筹、开业之后第二阶段经营过程中的能力和特色。并且,还要兼顾正在考察过程中的国内几个主要养老保险创新示范区或保险产业园对济安相互保险,作为金融推动实体产业升级的作用和要求等。

    故此,在筹备之初的“规则”(投票权或控制权)的规则设定,需要前瞻性的考虑。并且,达成共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互保险的价值链构成与公司治理的“投票权”、“分配权”和“控制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