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

如何整合儒释道三种学说为己所用,思考了很长时间。下面把最近一段时间的心得,以“无极太极和儒释道的整合”,进行简要解读。

太极图比较常见,但无极太极图见得不多。

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_第1张图片

上图就为无极太极图,中间的圆为无极,外围黑白相间的圆环为太极,象征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_第2张图片

无极太极图与河图非常像,区别在于中间的圈,河图有核,而无极为空。对于无极图中间空空的圆圈,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阴阳两种力量相互平衡后一个均衡能量场,蕴含着无穷力量。

对于抽象的无极太极图,可以具体形象化为下图。

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_第3张图片

1、“中”为无极世界

无极,可以描述为“无形、窈冥、寂寥、淡漠”,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讲的至虚至空的“大道”。

无极属于形而上的先天世界,既是宇宙的本源,也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本源,同时还是一个人能思之心体。

无极,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属于道家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属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也是西方所说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的佛世界。

人之心体犹如浩瀚宇宙,圆寂澄明,一尘不染。其实,当一个人至虚极守静笃,消除妄念、无思无欲、复归其根时,人体意识就变的寂寥虚空,人的大脑就进入无极境界,与宇宙能量进行交互的障碍就会自然消除,从而实现我与宇宙融合贯通,能量自由流动,人的智慧就会萌发,人的心理能量就会倍增,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人受损的有形生命体以自疗自复,具有不可思议的功效。

2、物质与精神世界由太极而生

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当保持阴阳平衡态的无极,由于自身“昏昏不宁”,“不自忍而作”的时候,无极世界的阴阳就会失衡,从而产生太极。

在太极阴阳两种力量的互冲互荡作用下,形成了宇宙,形成了后天世界,是谓物质世界。同时,由于无极的变动,就打破了心体空间的寂静,“气”自然就会生出,《恒先经》上讲“气是自生自作”,“有作,行出,生虚、情”,因此人就由虚无清静、恍惚杳冥的无极境界进入到有情世界。这个“气”,也是阴阳两种力量的互冲互荡,一个是人不断升腾的自然欲望,一个是人能够压抑自然欲望的理智;一个是原始本能的质朴,一个是后天克制本性的人文。在情与理、质与文的交相作用下,人的思想、情感就会涌现,不断汇聚就构建起了蔚为壮观的人类精神世界,佛学称为有情世界。

3、后天世界、有情世界的运行,属于后天道的范畴,其遵循的总原则为儒家的“中庸”之道,具体规律符合《周易》之易理。

中庸之原理可以形象地由锥形摆和钟摆来阐释。

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_第4张图片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阴阳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呈现两种运动形态,一是像天体、电子等的圆周运动,二是周期往复运动。《道德经》上将这两种运动形态表述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反者,道之动”。

圆锥摆的圆心,钟摆的垂线位置,就是中庸的“中”。“中”处于无极世界,属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事实也是如此,绝对的中或者是一闪而过,或者是存在于理想之中,但中不是可有可无,中是主心骨,中是中心思想,什么时候中心思想都不能丢,要永远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精神标杆。

在有情世界中,真正的做到“中”几乎不可能,因为他属于无极世界,而真正通达天下的至道则是“和”。

“和”就是阴阳两种力量的平衡态,即“阴阳冲气以为和”的状态才是世界的常态,这就好比圆锥摆的圆周运动和钟摆的往复运动。因此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世间任何事都有一种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囿于自己主观偏见,囿于掌握的材料不够,因此很难把握事物的真实情况,故做到中很难,但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境界。而“和”才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真实运动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有情世界的万物就是佛学所讲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儒家所谓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属于佛学受蕴范畴。

人的精神活动有几个层次,佛学中称为五蕴。“蕴”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积聚或者和合。

一种是因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闻到、舌头尝到、皮肤感受到,引起大脑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精神活动,因是外界具体的物质被身体感觉器官采集到,并传导到大脑,因此称为色蕴。色,最简单的理解是有颜色、有形态,可具体描述的物质。

第二种是因身体做苦工、遭到刑罚或者看到美女、美景等,心理上产生的苦、乐感受;还有当人看到悲惨的场景时,大多数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恻隐之心。这种由身体感觉器官遭受刺激而引起的感受,称之为受蕴。《礼记•礼运》讲到七情,就属于受蕴范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受蕴比色蕴高级一些了,是由色蕴而引起的情感感受。

第三种是把过去存储在大脑中已经沉寂的记忆,通过回忆重新激活展现在大脑中,因此称为想蕴。

第四种是行蕴。前面三种情况是向大脑中输入信息,但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这种支配人行为的大脑意识,就是行蕴。比如人饿了,就想吃东西;受到欺辱愤怒了,就想骂人,就想给对方施加暴力;贪欲起来了,就想非法占有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等等。行蕴非常重要,他使我们知道了,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从大脑那一念起处来控制。人们常说一念之差、念念不忘,如果能够从起心动念处来修身,来控制自身行为,就具有不可思量的效果。

第五种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比如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研究、文学创作等,因为是单纯的意识活动,因而称之为识蕴。

由以上五蕴阐释,可知佛学对人的精神世界研究,比儒学更为专业精深。

5、人的行为是行蕴结果,人类社会是精神世界的延伸。有情的精神世界,修养的理想状态是文质彬彬。

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_第5张图片
贲卦

《周易•贲卦》彖词“文,明以止,人文也”。贲卦离下艮上,离为火,代表人内心的自然欲望,是人心气发作而生的情,这是人没有修饰的质朴野性。艮为山,代表着人的理智。人之所以为高级动物,在于人有理性,可以用理性约束内心升腾的自然之情,这就是人文精神。文,与纹同意,老虎有黄黑相间的斑纹,人也有斑纹,人的纹理体现在,既有怒火、欲火等自然欲望,同时又有理性,能够用理性的大山把怒火、欲火降伏、压制,这就是人的纹理,即人文。所以有情世界的“和”,体现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每个人都能约束好自己了,都能修养成君子了,亿万人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则这个礼,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的人类社会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实现太平盛世,因此“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文化”的出处和本义。什么是有文化呢?能够止怒、克欲,才是真文化。

通过以上解读,笔者不免发出感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恍然如一物,物质世界进入大道,要时光倒流、追本溯源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先天世界;而有情的精神世界进入大道,要返璞归真,少私寡欲,关闭心机,如婴儿般归根复命到太虚的无极大道境界。

无极,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宇宙的所有奥妙与力量都蕴含于虚无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极太极与儒释道整合解读)